華文網

國際博物館日:走進博物館 走近新津歷史

5月18日,第41個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新津縣圍繞“博物館與有爭議的歷史:博物館講述難以言說的歷史”這一宣傳主題,

組織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搭建起了博物館與觀眾溝通、互動的平臺。

廣場宣傳 與群眾零距離

早上九點,縣文體廣新局幾位工作人員早早來到金三角廣場,拉好橫幅、擺好宣傳資料,靜待附近社區群眾的到來。很快,周邊散步的、健身的、買菜的群眾被吸引過來。工作人熱情地將“國際博物館日介紹”“新津縣文物消防安全知識”等宣傳資料送到群眾的手中。

一位騎電瓶車路過的大姐也被活動吸引,停下電瓶車,走到宣傳點領取宣傳資料。“我還是拿點資料回去學習一下,以前還從來沒聽說過有國際博物館日呢!”大姐笑著說。

此次宣傳活動除了現場為市民答疑解惑,還向社區群眾散發文博知識、文物法規等宣傳資料3000餘份,贈送文保宣傳環保袋600餘個。

民辦博物館發展座談 促收藏界百花齊放

當天上午十點,我縣民辦博物館發展座談會在文博玉庭苑召開,新津縣文體廣新局相關負責人,以及縣上8家民辦博物館負責人圍坐一桌,就新津民辦博物館的建設、發展各抒己見。

座談會上,文體廣新局負責人傳達解讀了成都市關於民辦博物館扶持的各項政策,

表示將從政策、專案、資金上給與我縣民辦博物館最大的支持。民辦博物館負責人就發展民辦博物館、繁榮新津文博事業建言獻策。

“我們新津縣民辦博物館多,但分散,如果能夠有足夠的土地和場館將民辦博物館集中在一起,勢必能夠成為我縣的一大亮點。”成都工商聯古玩藝術品商會新津分會會長、成都文寶軒博物館館長文守輝建議到。

“目前,我們也在計畫將純陽觀片區打造為文博集群地。”縣文體廣新局負責人介紹說。

“在國際博物館日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能和各位館長齊聚一堂,感覺很榮幸。成都市對民辦博物館的扶持政策也讓我們充分感受到黨委、政府對文博事業的關心,我們信心更足,今後,將乘風破浪,更好地發展、經營自己的博物館。” 成都九百村藝術博物館館長吳得民感慨地說。

相關連結:目前新津縣國有博物館主要有三處,分別為:新津縣文物陳列室、寶墩遺址展示廳和以民國建築群展示陳列為主題的純陽觀博物館(內有新津縣抗日戰爭紀念館和文物整理修復基地)。登記註冊了8座民辦博物館,分別為:文寶軒博物館、成都蜀江博物館、香米園漢陶藝術博物館、成都宬玘陶瓷博物館、成都石韻石雕博物館、成都刻韻木雕博物館、成都市九百村奇石根雕博物館、成都岳漢古器博物館,數量居成都市前五名,且各具特色。

數量居成都市前五名,且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