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榆林居民今起有了道德契約——全省首例《社區公約》今出臺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5月19日上午,由榆林市社區文化建設促進會策劃實施的陝西省福彩公益金支援專案“‘社區公約’培訓/創建/推廣”項目推廣發佈會暨武漢百步亭社區先進經驗報告會,

在榆林西沙青山路街道辦隆重舉行。會上,全省首例用於居民自治、自製的道德規範——《社區公約》誕生。這篇要求轄區居民從自我居家到鄰里關愛互助乃至入世處事的集體文明守則,好似一部務求居民人人認真遵守並以身作則的公眾文明律法。《公約》一經發佈,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

據悉,《社區公約》創建專案是有榆林市社區文化建設促進會於2016年3月申報至榆林市民政局,並最終獲批執行的一項社區服務專案。落地基礎較好的保甯路社區作為先行試點。在經過市民政局、省民政廳相關業務培訓後,於2017年1月12日在保甯路社區舉行了啟動儀式。之後,市社促會決定帶領青山路街道辦事處及各社區負責人“走出去”,

前往全國社區文化建設最典型的武漢百步亭社區進行為期一周的學習、考察。在借鑒百步亭經驗基礎上,結合本地實際,於3月份草擬出《“社區公約”草案》22條。隨後召開“社區公約”創建討論會,召集街道辦、社區幹部、專職人員、退休黨員幹部及居民代表約50人逐字逐句對草案進行了認真的討論及修改,最終確定為20條。

公約內容涵蓋愛國愛家,遵紀守法、維護秩序,誠實守信、勤儉節約,

敬老愛幼、禮貌待人,舉止文明、保護環境,熱心公益、健康生活等。

專案負責人丁富升會長首先對專案概況、目前進展及遠景目標做了介紹。他說,“社區公約”是從學習、摸索中來,從與社區群眾的討論中來,從創建文明城市的需要出發,從不單單是應對“創文”,而是實實在在以百姓自發的愛心和善意出發付諸實踐行動並通過文明的感召、道德的力量規範城市居民言行舉止、文明禮儀的切實實踐做起的一件長期的、瑣碎的、具象的工程。

他還說,《社區公約》的實施目標很明確,就是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和廣大城市居民一道,創建睦鄰友善、友愛互助、衛生環保、文明禮貌的社區新氛圍新風貌,創造安居樂業、充滿愛與關懷、幸福祥和的社區居住環境,更希望以點帶面,以《社區公約》推廣作為起點,切切實實的推進全市街道、社區、集鎮、村莊的社區文化、文明建設。
目前,專案進度過半,前期學習調研考察已經完畢,社區居民討論工作也已完成,《公約》已經在社區服務中心、居民區街巷廣泛上牆公示,《社區公約》印刷小開本也已開始發放,為宣傳推廣而舉辦的社區文藝演出也已策劃完成。

保甯路社區主任緊接著宣讀並發佈了《社區公約》,青山路街道辦事處杜飛書記最後做了推廣動員。隨後,特邀全國社區文化建設最典型的武漢百步亭社區專家,曾獲得武漢省優秀黨務工作者、武漢市最美社區工作者、武漢市“時代楷模——武漢精神踐行者”、 中級社工講師——夏瑋女士為大會作了題為《》的先進經驗報告。與會的 社區書記 接受採訪時稱,保甯路20條《社區公約》,條條入心,貼近生活。非常值得全面推廣。本次會議還有幸聽取了主辦方“引進來”的全國示範社區專家講授的百步亭社區先進的工作經驗,真的對我們社區工作者啟發很大。

會議由榆林市社區文化建設促進會、青山路街道辦事處、保甯路社區聯合主辦。榆林城區8個街道辦事處、140個社區相關負責人、青山路街道辦事處及下轄保甯路社區全體幹部、保甯路社區各物業公司代表、業主代表共150余人與會。市、區文明辦、創建辦,市文廣局、民政局應邀出席指導。

曾獲得武漢省優秀黨務工作者、武漢市最美社區工作者、武漢市“時代楷模——武漢精神踐行者”、 中級社工講師——夏瑋女士為大會作了題為《》的先進經驗報告。與會的 社區書記 接受採訪時稱,保甯路20條《社區公約》,條條入心,貼近生活。非常值得全面推廣。本次會議還有幸聽取了主辦方“引進來”的全國示範社區專家講授的百步亭社區先進的工作經驗,真的對我們社區工作者啟發很大。

會議由榆林市社區文化建設促進會、青山路街道辦事處、保甯路社區聯合主辦。榆林城區8個街道辦事處、140個社區相關負責人、青山路街道辦事處及下轄保甯路社區全體幹部、保甯路社區各物業公司代表、業主代表共150余人與會。市、區文明辦、創建辦,市文廣局、民政局應邀出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