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老僧的這個方法使他戒除了色☆禁☆欲,反向思考有助打碎人生執念

《閱微草堂筆記》裡講了個脫離情☆禁☆欲魔障的故事,雖然故事裡講的是斷背之事,

但感覺對於所有的欲望執念難斷者,也有啟發意義。

有個書生愛上了一個俊美少年,感情很深,但沒過多久少年就死去了。書生悲痛欲絕,晚上經常看見少年的鬼魂。後來愈演愈烈,發展到大白天隨時隨地都能看見,並且只有他自己能看到。書生很苦惱,就去一個寺廟裡求教。一個老僧開導他說,境由心生,你靜下心來不起念頭就好了。這時另一老僧過來說,

對於沒有定力的人,用這麼高深的佛家理論沒有用,讓他靜心他也靜不下來。你看我怎麼開導他吧。

老僧說,你見到的鬼,實際上是由思念太甚而產生的幻象。你這樣懷念對方,是因為對方死的時候正值青春年少。現在你試想一下,假如他沒死,就會越來越老,曾經俊美的臉龐就會長出難看的鬍鬚和皺紋,皮膚逐漸粗糙,聲音逐漸沙啞,身體也會逐漸佝僂,那時你還會像現在這樣喜歡他嗎?即使身體變化不大,

但他很可能會和別人相好,把曾經對你做過的親昵舉動對著別人做,把曾經對你說過的親密的話對著別人說,你還會喜歡他嗎?再接著想像,雖然他現在剛死去的時候還是生前美貌的樣子,但過不了多久,屍體就會僵硬,腹部腫大,五官變形,從身體各個孔竅裡流出惡臭的液體,招來蒼蠅圍繞,那時你還會想念他嗎?

書生每天細想老僧的話,

慢慢放下了心魔,不久後就再見不到鬼魂了。他去廟裡致謝,廟裡人卻說並未有這樣一個老僧。

老僧點破了俗世迷津,教人打碎了心中的執著,從而打碎束縛自己的種種枷鎖。道理和很多佛家人士提倡的“白骨觀”有點類似。

其實人生中很多事情同樣可以用這種方法,對於一件欲罷不能的事情,反方向去思考它變壞、變得不如意的可能性和狀態,可以適當使人清醒和客觀,

猶如在興奮點上潑上一盆冷水,有利於消除我執,冷靜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