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能源汽車產業整體向好 六股或蓄勢待發

(原標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整體向好,中期業績值得期待)

新能源汽車產業整體向好

截至5月18日,在滬深兩市53家鋰電池上市公司中,有33家公佈中期業績預告,其中24家預計淨利潤增長,

占比72.73%;43家新能源汽車上市公司中有14家公佈中報業績預告,其中9家預計淨利潤增長,占比64.29%。從各家上市公司的業績預測來判斷,今年上半年行業整體仍將維持較好的盈利水準。

鋰鹽或持續供不應求

作為國內鋰鹽龍頭的天齊鋰業預計2017年1-6月實現淨利潤8.3億元至9.3億元。該公司2017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64億元,同比增長41.07%;實現淨利潤4.06億元,同比增長42.72%。天風證券認為,目前鋰鹽價格與一季度持平,

該公司對於二季度業績增長的預期可能來自鋰鹽增產的信心。2017年1-4月國內共生產新能源汽車9.6萬輛,市場預計2017年全年生產80萬輛,三四季度部分月產量有望超過10萬輛。鋰鹽的需求在較強的市場預期下提前爆發,鋰鹽供不應求的現狀可能持續,鋰鹽價格或再次上漲。

贛鋒鋰業預計,今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4.73億至6.12億元,同比增長70%至120%。公告稱,二季度業績大幅增長主要因為公司收購的美拜電子未完成業績承諾,

預計將於二季度由公司回購股份產生1.85億的投資收益。剔除這一影響後,公司業績略有增長。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碳酸鋰價格在13萬元/噸左右震盪,二季度隨著新能源汽車產銷逐步走向正軌,需求將開始放量,預計全年動力電池需求將增長30%,對應碳酸鋰等相關產品會有20%的增長,該公司電池級氫氧化鋰和碳酸鋰2017年產能將進一步釋放。

多氟多2017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77億元,同比增長25.24%,實現淨利潤0.69億元,同比下降38.40%。其預告今年中報淨利潤1.25億元至2億元。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新增3000噸六氟磷酸鋰產能於今年下半年投產,屆時公司將形成6000噸六氟磷酸鋰產能,目前六氟磷酸鋰的價格穩定在32-38萬元/噸,未來有望繼續放量上漲。此外,該公司2016年初步切入鋰電及新能源,2016年全年鋰電池和新能源汽車業務營業收入分別為2.94億元和663萬元,

今年加速佈局,有望對業績形成新貢獻。

天風證券認為,從鋰鹽到新能源汽車中間有正極和電池兩個加工步驟,按照市場平均的加工週期,鋰鹽需求應該比新能源汽車早3-6個月爆發。

新能源汽車市場料回暖

中汽協日前公佈的4月新能源汽車產銷情況顯示,4月新能源汽車合計銷售34,361輛,環比增長10.2%,同比增長7.9%。在產量方面,4月新能源汽車合計37,306輛,環比增長12.6%,同比增長19.0%。

1-4月,新能源汽車生產9.6萬輛,同比增長1.4%,銷售9.0萬輛,同比下降0.2%,這表明新能源整車市場正在回暖明顯。

業內人士分析,一些地方補貼政策不明確疊加2017年新能源汽車補貼下降的影響,是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銷售不振的重要原因。今年一季度,43家新能源汽車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79%,實現淨利潤同比僅增長1.16%。

另外,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公司2017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10.46億元,同比增長3.75%,實現淨利潤6.06億元,同比下降28.79%。比亞迪預計今年中報淨利潤為15.5億元至18億元,同比下降20.34%至31.41%。但公告表示,2017年第2季度,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步回暖,集團新能源汽車業務也將逐步恢復,預計新能源汽車銷量環比明顯提升,與去年同期相比也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

上海證券認為,年初以來,補貼政策變化後新能源汽車車型需要重新檢測才能列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目錄》,同時地方補貼政策尚未落地,企業無法確定補貼金額,新能源汽車銷售陷入停滯,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訂單情況帶來不利影響。而目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目錄》和各省市地方補貼政策陸續發佈,新能源汽車市場也將持續復蘇,這對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業績將產生積極影響。

您是不是對行業板塊,概念板塊,地區板塊,全部都一知半解?不需要擔心,不需要迷茫,產業掘金將會用最簡單的形式概述熱點,整理熱點!來!立即拿起手機,掃一掃下方二維碼關注,更多市場熱點中午12點準時發佈。

天賜材料:產品漲價提升業績,新生產線有望提升

天賜材料 002709

研究機構:上海證券 分析師:邵銳 撰寫日期:2017-03-24

業績快報公佈,淨利潤大幅增長

公司2016年業績快報稱,2016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37億元,同比增長94.25%;歸母淨利潤3.95億元,同比增長296.87%;基本每股收益1.23元,同比增長272.73%。全年業績大增受益於電解液量價齊升及個人護理品材料業務穩步增長。

電解液量價齊升,原材料有望全自供

公司是電解液行業龍頭企業,擁有2萬噸電解液產能,受益於新能源汽車2016年的繁榮度提升,電解液價格大幅提升,增厚公司利潤。但由於上游原材料六氟磷酸鋰同樣也出現了大幅提價的情況,所以對公司利潤來說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公司具備2000噸六氟磷酸鋰產能,能供應部分原材料,緩解成本壓力。隨著此次6000噸液態六氟磷酸鋰生產線建成,公司有望實現原材料全部自供,提升公司業績。

雙向佈局打造鋰電材料航母

公司通過參股方式對碳酸鋰/六氟磷酸鋰/電解液及碳酸鋰/磷酸鐵/磷酸鐵鋰產業鏈進行佈局,對江蘇容匯參股進入碳酸鋰產業鏈,增資艾德進入三元正極材料。同時,定增投產3萬噸磷酸鐵,遷建2.5萬噸磷酸鐵鋰生產線回台州,產業鏈橫向拓展進展順利。

個人護理業務增速可觀

個人護理品材料依舊是公司目前主營之一,2016年上半年,公司此業務營業收入2.3億元,同比增長21.44%,毛利率達到36.03%,同比增加了6.22個百分點。公司此業務從2007年開始實施國際化戰略,目前與寶潔等國際一線客戶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

盈利預測與估值

我們預測公司2016、2017、2018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8.39億、25.36億和31.53億元,增速分別為94.39%、37.94%和24.33%;歸屬于母公司股東淨利潤分別為3.99億、5.77億和7.12億元,增速分別為300.29%、44.93%和23.24%;全面攤薄每股EPS分別為0.35、0.49和0.61元,對應PE為41.5、28.6和23.2倍,未來六個月內,新增“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

國家補貼再度滑坡;產品價格劇烈波動;新生產線達產進度低於預期。

比亞迪:補貼退坡壓力下一季度利潤暫下滑

比亞迪 002594

研究機構:國海證券 分析師:周紹倩 撰寫日期:2017-05-02

補貼退坡,新能源車銷量大幅下滑由於國家新的補貼政策雖然在16年底已經出臺,但新的車型目錄直至1月下旬才公佈,且地方政府的政策出臺滯後於國家政策,在各地補貼政策不明的情況下,直接導致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幅縮水,疊加2017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20%的影響,比亞迪一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滑47.6%,致使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

市場回暖疊加成本下降,全年業績將逐步回暖隨著各地補貼政策的出臺,新能源汽車銷量開始出現回暖,預計新能源汽車業務收入環比將有明顯提升,同時預計2017年動力電池成本同比將有10%左右的下降,成本的下降將部分抵消補貼下降帶來的影響,我們預計公司二季度業績將開始逐步回暖。公司預計2017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區間將在15.5-18億元,對應的同比下降幅度為31.4%-20.3%。

手機部件業務營收和利潤強勁增長2016 年公司繼續與國內外手機領導品牌廠商保持緊密合作,並積極拓展新客戶,金屬部件業務收入持續增長,2017 年滲透率繼續提升,同時金屬部件被廣泛應用到更多的移動智慧終端機和消費類電子產品,預計公司手機部件業務收入及利潤將繼續保持較高增長。

盈利預測和投資評級:首次覆蓋增持評級預估公司2017/2018 年EPS 分別為2.01/3.02 元,對應當前股價PE 分別為26/17 倍,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新能源汽車銷售不達預期;手機部件業務增長不達預期;新能源汽車競爭加劇的風險。

當升科技:首季扣非淨利增長三成 海門高鎳專案穩步推進

當升科技 300073

研究機構:平安證券 分析師:朱棟 撰寫日期:2017-04-26

一“鈷”作氣,首季扣非淨利增長三成:受益於2016 年四季度開始的鈷價上漲,公司憑藉低價庫存、技術溢價能力,成功實現成本轉移。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14 億元,同比增加37.21%;扣非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00.38 萬元,同比增長32.86%。新能源汽車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提高要求下,三元滲透加速帶來鈷需求穩步增長,鈷價維持高位將使不具備穩定供應鏈、不具備產品先進性的正極材料企業被動出清;公司將在本輪鈷週期中實現市場份額的快速集中。

二期工程二段預計年中建成,三期工程募資穩步推進:公司江蘇二期工程二階段建設工作加速,目前基本完成廠房建設工作,部分主體設備已經進場安裝,工程整體進度有望提前至年中完工,公司622 產品貢獻業績有望提前。另外公司募資建設海門三期高鎳正極材料項目獲得證監會受理,公司新一代高鎳正極材料完成中試開發,公司正極材料新產品佈局繼續領跑市場。隨著公司產品結構逐步改善,以及公司高端產品代際更新領先市場,高技術壁壘下的高毛利有望持續,產能提前釋放帶動公司業績向善。

中鼎高科醫療設備進入國際市場,多年投入打造新增利潤增長點:中鼎高科順利完成鐳射圓刀模切機的研發和驗證工作,其醫療設備產品智慧白虎系列轉帖機線上完成產品從原材料到最終袋裝產品的一次成型,並進入國際市場。該產品的成功經驗有望在後續多系列產品中獲得複製,中鼎高科多年在醫療設備方面的研發投入獲得回報。

盈利預測與評級: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要求提高引導三元電池滲透加速,鈷價上升助力正極材料市場加速出清,龍頭企業受益市場擴容和份額提升;高鎳產品投產進度加快帶動公司產品結構改善。

預計公司17~19 年EPS 為0.92/1.45/1.81 元,對應4 月24 日收盤價PE 分別為45.6/29.0/23.2 倍,維持公司“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新能源汽車產銷不及預期、宏觀經濟不及預期、金屬價格調整不及預期。

杉杉股份:鋰電池正極材料營收大幅增加

杉杉股份 600884

研究機構:申萬宏源 分析師:劉曉甯,韓啟明 撰寫日期:2017-05-04

投資要點:

鋰電池正極材料營收大幅增加,帶動業績高增長。報告期公司業績增長明顯,歸母淨利潤0.83億元,同比增長90.58%,主要系報告期內公司正極材料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加43%。公司目前鋰電池材料產能方面,正極材料總產能3.3萬噸/年,在建甯鄉1萬噸項目;負極材料總產能2.5萬噸/年,在建產能3.5萬噸,擬先投2萬噸,目前liuxi處於設備安裝階段;電解液總產能1.5萬噸/年,在建年產2萬噸電解液和2000噸六氟磷酸鋰項目。公司加速鋰電池材料產能擴充,為鋰電池材料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發展奠定了基礎。

新能源汽車板塊佈局長遠,短期盈利較小。公司目前已在33個城市佈局充電樁約5000個,並運營1000-2000台新能源汽車,目前積極探索電動車結合充電樁網的高效使用方法。2016年公司通過優秀技術團隊開發多款新能源商用車及乘用車動力電池系統,搭載的車型有華晨H230、瀋陽金杯1030B、福汽新龍馬廂式運輸車等。截止2016年底,公司已使用募集資金投資新能源汽車技術及產業化專案累計金額為2.89億元,總募投金額22.23億元。公司積極拓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將逐步形成“動力電池PACK+新能源汽車運營+能源管理服務”產業鏈佈局。

收購光伏企業尤里卡,“儲能節電+光伏發電+光儲結合”。公司於2016年12月收購光伏企業尤里卡90.035%股權,並已納入合併報表範圍。尤里卡主要從事太陽能、風能發電設備及配件、半導體材料的製造、加工及銷售業務。公司計畫投入38億元投資建設2GWh儲能節能項目,12億元投資建設0.2GW光伏電站。我們認為公司收購尤里卡後,豐富了自身的能源管理方案,提高了儲能管理業務領域的競爭力。

維持盈利預測,維持“增持”評級不變:我們維持公司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17-2019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6.06億元、7.36億元和8.54億元,對應的EPS分別為0.54元/股、0.66元/股和0.76元/股,公司當前股價對應的PE分別為31、25倍和22倍。維持“增持”評級不變。

億緯鋰能:產能持續釋放,鋰電業務勢頭向好

億緯鋰能 300014

研究機構:光大證券 分析師:劉銳 撰寫日期:2017-04-06

專注鋰電池業務,業績實現高增長

公司是中國領先的鋰亞電池供應商,目前已形成鋰原電池、鋰離子電池、電子煙等核心業務。公司2016 年實現營業收入23.40 億元,同比增長73.45%, 實現歸母淨利潤2.52 億元,同比增長66.43%。2017 年一季度預計淨利潤5270~6400 萬元,同比增長40%~70%。公司近期計畫轉讓電子煙子公司麥克韋爾控制權,助其獨立IPO 上市,並專心經營鋰電池業務。

鋰原電池下游市場廣闊,新興領域潛力巨大

資訊化社會,資料獲取需求快速增長,智慧表計、智慧交通、智慧安防等新興領域的發展都對鋰原電池帶來了需求增長。僅智慧表計和智慧交通就提供了年均超億隻的鋰原電池需求。公司17 年底前將完成對孚安特的收購,公司的產品結構將得到進一步優化,公司在鋰原電池市場的競爭優勢將得以鞏固。我們認為,隨著下游應用市場的發展,鋰原電池未來市場廣闊,公司鋰原電池業務仍將會以20%的增速成長。另外,公司鋰原電池生產線實施自動化改造,產品的毛利率會進一步增加,增厚公司業績。

產能持續釋放,公司鋰電業務有望維持高增長

新能源汽車行業預計未來幾年的複合增速達到40%左右,我們認為, 動力鋰電市場格局還處於群雄紛爭的局面,政策要求產品技術不斷進步情況下的汰弱留強,給所有的市場參與者同樣的機會。公司目前動力電池產能達到3.3GWh,按公司投產計畫,年內有望形成9GWh 的總產能規模, 其中三元電池產能占比達到50%,並且公司已和眾多下游客戶簽訂供貨意向協定。公司在技術研發和生產規模上的優勢會使公司在這輪大範圍擴產中搶佔先機,盡享鋰電行業景氣。

轉讓麥克韋爾控制權,專注主業,首次給予“增持”評級

公司將轉讓麥克韋爾控制權,專注主業,抓住鋰電市場的巨大發展機遇, 帶給公司更好的業績回報。我們預計公司2017-2019 年淨利潤分別為3.64/7.27/9.60 億元,對應EPS 為0.85/1.70/2.24 元,三年淨利潤複合增速56.1%,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目標價41 元,對應2017-2019 年PE 為48/24/18 倍。

風險提示:

鋰電池出貨量不及預期;動力鋰電池價格下降幅度超出預期。

多氟多:新能源相關業務帶動業績大幅增長

多氟多 002407

研究機構:國元證券 分析師:李朝松 撰寫日期:2017-03-10

事件:公司昨日晚間發佈了2016年年報,報告期內2016年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8708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0.6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1712.2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19.48%;扣非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56569.8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06.7%。

業績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氟化鹽業務銷量同比大幅增長,實現營收22.58億元,同比增長67.29%,其中由於鋰離子電池電解液鹽六氟磷酸鋰產銷兩旺,成為主要的利潤貢獻支柱,帶動氟化鹽業務整體毛利達到47.79%,比2015年增加27.71%,盈利能力大幅增長。

結論:

給予“增持”評級:公司是無機氟化鹽龍頭企業:旗下白銀中天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是全國最大的無水氟化鋁生產基地,2016年實現營收4.7億元,同比增長20%,銷量同比增長4.31%;冰晶石銷量同比增長38.17%;具備六氟磷酸鋰3000噸年產能,2016年銷量同比增長36%,是公司利潤貢獻的中流砥柱,新增的3000噸產能2017年有望投產。同時公司在動力電池、動力總成、新能源汽車整車等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全面佈局:目前形成了2億Ah動力電池產能;同時“年產30萬套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及配套項目”正式開工;“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河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順利通過省科技廳組織評審,成為新能源公司第一個省級研發平臺;“年產3億Ah能量型動力鋰電池組”獲得國家2016年第一批專項建設基金6000萬元支持。

2017-2019年預計公司EPS為0.77、0.84、0.93元,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1.宏觀經濟大幅下滑的風險;2.新能源汽車行業產業政策變動的風險。

同比增長3.75%,實現淨利潤6.06億元,同比下降28.79%。比亞迪預計今年中報淨利潤為15.5億元至18億元,同比下降20.34%至31.41%。但公告表示,2017年第2季度,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步回暖,集團新能源汽車業務也將逐步恢復,預計新能源汽車銷量環比明顯提升,與去年同期相比也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

上海證券認為,年初以來,補貼政策變化後新能源汽車車型需要重新檢測才能列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目錄》,同時地方補貼政策尚未落地,企業無法確定補貼金額,新能源汽車銷售陷入停滯,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訂單情況帶來不利影響。而目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目錄》和各省市地方補貼政策陸續發佈,新能源汽車市場也將持續復蘇,這對新能源汽車企業的業績將產生積極影響。

您是不是對行業板塊,概念板塊,地區板塊,全部都一知半解?不需要擔心,不需要迷茫,產業掘金將會用最簡單的形式概述熱點,整理熱點!來!立即拿起手機,掃一掃下方二維碼關注,更多市場熱點中午12點準時發佈。

天賜材料:產品漲價提升業績,新生產線有望提升

天賜材料 002709

研究機構:上海證券 分析師:邵銳 撰寫日期:2017-03-24

業績快報公佈,淨利潤大幅增長

公司2016年業績快報稱,2016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37億元,同比增長94.25%;歸母淨利潤3.95億元,同比增長296.87%;基本每股收益1.23元,同比增長272.73%。全年業績大增受益於電解液量價齊升及個人護理品材料業務穩步增長。

電解液量價齊升,原材料有望全自供

公司是電解液行業龍頭企業,擁有2萬噸電解液產能,受益於新能源汽車2016年的繁榮度提升,電解液價格大幅提升,增厚公司利潤。但由於上游原材料六氟磷酸鋰同樣也出現了大幅提價的情況,所以對公司利潤來說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公司具備2000噸六氟磷酸鋰產能,能供應部分原材料,緩解成本壓力。隨著此次6000噸液態六氟磷酸鋰生產線建成,公司有望實現原材料全部自供,提升公司業績。

雙向佈局打造鋰電材料航母

公司通過參股方式對碳酸鋰/六氟磷酸鋰/電解液及碳酸鋰/磷酸鐵/磷酸鐵鋰產業鏈進行佈局,對江蘇容匯參股進入碳酸鋰產業鏈,增資艾德進入三元正極材料。同時,定增投產3萬噸磷酸鐵,遷建2.5萬噸磷酸鐵鋰生產線回台州,產業鏈橫向拓展進展順利。

個人護理業務增速可觀

個人護理品材料依舊是公司目前主營之一,2016年上半年,公司此業務營業收入2.3億元,同比增長21.44%,毛利率達到36.03%,同比增加了6.22個百分點。公司此業務從2007年開始實施國際化戰略,目前與寶潔等國際一線客戶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

盈利預測與估值

我們預測公司2016、2017、2018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8.39億、25.36億和31.53億元,增速分別為94.39%、37.94%和24.33%;歸屬于母公司股東淨利潤分別為3.99億、5.77億和7.12億元,增速分別為300.29%、44.93%和23.24%;全面攤薄每股EPS分別為0.35、0.49和0.61元,對應PE為41.5、28.6和23.2倍,未來六個月內,新增“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

國家補貼再度滑坡;產品價格劇烈波動;新生產線達產進度低於預期。

比亞迪:補貼退坡壓力下一季度利潤暫下滑

比亞迪 002594

研究機構:國海證券 分析師:周紹倩 撰寫日期:2017-05-02

補貼退坡,新能源車銷量大幅下滑由於國家新的補貼政策雖然在16年底已經出臺,但新的車型目錄直至1月下旬才公佈,且地方政府的政策出臺滯後於國家政策,在各地補貼政策不明的情況下,直接導致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幅縮水,疊加2017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20%的影響,比亞迪一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滑47.6%,致使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

市場回暖疊加成本下降,全年業績將逐步回暖隨著各地補貼政策的出臺,新能源汽車銷量開始出現回暖,預計新能源汽車業務收入環比將有明顯提升,同時預計2017年動力電池成本同比將有10%左右的下降,成本的下降將部分抵消補貼下降帶來的影響,我們預計公司二季度業績將開始逐步回暖。公司預計2017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區間將在15.5-18億元,對應的同比下降幅度為31.4%-20.3%。

手機部件業務營收和利潤強勁增長2016 年公司繼續與國內外手機領導品牌廠商保持緊密合作,並積極拓展新客戶,金屬部件業務收入持續增長,2017 年滲透率繼續提升,同時金屬部件被廣泛應用到更多的移動智慧終端機和消費類電子產品,預計公司手機部件業務收入及利潤將繼續保持較高增長。

盈利預測和投資評級:首次覆蓋增持評級預估公司2017/2018 年EPS 分別為2.01/3.02 元,對應當前股價PE 分別為26/17 倍,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新能源汽車銷售不達預期;手機部件業務增長不達預期;新能源汽車競爭加劇的風險。

當升科技:首季扣非淨利增長三成 海門高鎳專案穩步推進

當升科技 300073

研究機構:平安證券 分析師:朱棟 撰寫日期:2017-04-26

一“鈷”作氣,首季扣非淨利增長三成:受益於2016 年四季度開始的鈷價上漲,公司憑藉低價庫存、技術溢價能力,成功實現成本轉移。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14 億元,同比增加37.21%;扣非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00.38 萬元,同比增長32.86%。新能源汽車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提高要求下,三元滲透加速帶來鈷需求穩步增長,鈷價維持高位將使不具備穩定供應鏈、不具備產品先進性的正極材料企業被動出清;公司將在本輪鈷週期中實現市場份額的快速集中。

二期工程二段預計年中建成,三期工程募資穩步推進:公司江蘇二期工程二階段建設工作加速,目前基本完成廠房建設工作,部分主體設備已經進場安裝,工程整體進度有望提前至年中完工,公司622 產品貢獻業績有望提前。另外公司募資建設海門三期高鎳正極材料項目獲得證監會受理,公司新一代高鎳正極材料完成中試開發,公司正極材料新產品佈局繼續領跑市場。隨著公司產品結構逐步改善,以及公司高端產品代際更新領先市場,高技術壁壘下的高毛利有望持續,產能提前釋放帶動公司業績向善。

中鼎高科醫療設備進入國際市場,多年投入打造新增利潤增長點:中鼎高科順利完成鐳射圓刀模切機的研發和驗證工作,其醫療設備產品智慧白虎系列轉帖機線上完成產品從原材料到最終袋裝產品的一次成型,並進入國際市場。該產品的成功經驗有望在後續多系列產品中獲得複製,中鼎高科多年在醫療設備方面的研發投入獲得回報。

盈利預測與評級: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要求提高引導三元電池滲透加速,鈷價上升助力正極材料市場加速出清,龍頭企業受益市場擴容和份額提升;高鎳產品投產進度加快帶動公司產品結構改善。

預計公司17~19 年EPS 為0.92/1.45/1.81 元,對應4 月24 日收盤價PE 分別為45.6/29.0/23.2 倍,維持公司“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新能源汽車產銷不及預期、宏觀經濟不及預期、金屬價格調整不及預期。

杉杉股份:鋰電池正極材料營收大幅增加

杉杉股份 600884

研究機構:申萬宏源 分析師:劉曉甯,韓啟明 撰寫日期:2017-05-04

投資要點:

鋰電池正極材料營收大幅增加,帶動業績高增長。報告期公司業績增長明顯,歸母淨利潤0.83億元,同比增長90.58%,主要系報告期內公司正極材料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加43%。公司目前鋰電池材料產能方面,正極材料總產能3.3萬噸/年,在建甯鄉1萬噸項目;負極材料總產能2.5萬噸/年,在建產能3.5萬噸,擬先投2萬噸,目前liuxi處於設備安裝階段;電解液總產能1.5萬噸/年,在建年產2萬噸電解液和2000噸六氟磷酸鋰項目。公司加速鋰電池材料產能擴充,為鋰電池材料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發展奠定了基礎。

新能源汽車板塊佈局長遠,短期盈利較小。公司目前已在33個城市佈局充電樁約5000個,並運營1000-2000台新能源汽車,目前積極探索電動車結合充電樁網的高效使用方法。2016年公司通過優秀技術團隊開發多款新能源商用車及乘用車動力電池系統,搭載的車型有華晨H230、瀋陽金杯1030B、福汽新龍馬廂式運輸車等。截止2016年底,公司已使用募集資金投資新能源汽車技術及產業化專案累計金額為2.89億元,總募投金額22.23億元。公司積極拓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將逐步形成“動力電池PACK+新能源汽車運營+能源管理服務”產業鏈佈局。

收購光伏企業尤里卡,“儲能節電+光伏發電+光儲結合”。公司於2016年12月收購光伏企業尤里卡90.035%股權,並已納入合併報表範圍。尤里卡主要從事太陽能、風能發電設備及配件、半導體材料的製造、加工及銷售業務。公司計畫投入38億元投資建設2GWh儲能節能項目,12億元投資建設0.2GW光伏電站。我們認為公司收購尤里卡後,豐富了自身的能源管理方案,提高了儲能管理業務領域的競爭力。

維持盈利預測,維持“增持”評級不變:我們維持公司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17-2019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6.06億元、7.36億元和8.54億元,對應的EPS分別為0.54元/股、0.66元/股和0.76元/股,公司當前股價對應的PE分別為31、25倍和22倍。維持“增持”評級不變。

億緯鋰能:產能持續釋放,鋰電業務勢頭向好

億緯鋰能 300014

研究機構:光大證券 分析師:劉銳 撰寫日期:2017-04-06

專注鋰電池業務,業績實現高增長

公司是中國領先的鋰亞電池供應商,目前已形成鋰原電池、鋰離子電池、電子煙等核心業務。公司2016 年實現營業收入23.40 億元,同比增長73.45%, 實現歸母淨利潤2.52 億元,同比增長66.43%。2017 年一季度預計淨利潤5270~6400 萬元,同比增長40%~70%。公司近期計畫轉讓電子煙子公司麥克韋爾控制權,助其獨立IPO 上市,並專心經營鋰電池業務。

鋰原電池下游市場廣闊,新興領域潛力巨大

資訊化社會,資料獲取需求快速增長,智慧表計、智慧交通、智慧安防等新興領域的發展都對鋰原電池帶來了需求增長。僅智慧表計和智慧交通就提供了年均超億隻的鋰原電池需求。公司17 年底前將完成對孚安特的收購,公司的產品結構將得到進一步優化,公司在鋰原電池市場的競爭優勢將得以鞏固。我們認為,隨著下游應用市場的發展,鋰原電池未來市場廣闊,公司鋰原電池業務仍將會以20%的增速成長。另外,公司鋰原電池生產線實施自動化改造,產品的毛利率會進一步增加,增厚公司業績。

產能持續釋放,公司鋰電業務有望維持高增長

新能源汽車行業預計未來幾年的複合增速達到40%左右,我們認為, 動力鋰電市場格局還處於群雄紛爭的局面,政策要求產品技術不斷進步情況下的汰弱留強,給所有的市場參與者同樣的機會。公司目前動力電池產能達到3.3GWh,按公司投產計畫,年內有望形成9GWh 的總產能規模, 其中三元電池產能占比達到50%,並且公司已和眾多下游客戶簽訂供貨意向協定。公司在技術研發和生產規模上的優勢會使公司在這輪大範圍擴產中搶佔先機,盡享鋰電行業景氣。

轉讓麥克韋爾控制權,專注主業,首次給予“增持”評級

公司將轉讓麥克韋爾控制權,專注主業,抓住鋰電市場的巨大發展機遇, 帶給公司更好的業績回報。我們預計公司2017-2019 年淨利潤分別為3.64/7.27/9.60 億元,對應EPS 為0.85/1.70/2.24 元,三年淨利潤複合增速56.1%,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目標價41 元,對應2017-2019 年PE 為48/24/18 倍。

風險提示:

鋰電池出貨量不及預期;動力鋰電池價格下降幅度超出預期。

多氟多:新能源相關業務帶動業績大幅增長

多氟多 002407

研究機構:國元證券 分析師:李朝松 撰寫日期:2017-03-10

事件:公司昨日晚間發佈了2016年年報,報告期內2016年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8708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0.6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1712.2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19.48%;扣非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56569.8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06.7%。

業績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是氟化鹽業務銷量同比大幅增長,實現營收22.58億元,同比增長67.29%,其中由於鋰離子電池電解液鹽六氟磷酸鋰產銷兩旺,成為主要的利潤貢獻支柱,帶動氟化鹽業務整體毛利達到47.79%,比2015年增加27.71%,盈利能力大幅增長。

結論:

給予“增持”評級:公司是無機氟化鹽龍頭企業:旗下白銀中天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是全國最大的無水氟化鋁生產基地,2016年實現營收4.7億元,同比增長20%,銷量同比增長4.31%;冰晶石銷量同比增長38.17%;具備六氟磷酸鋰3000噸年產能,2016年銷量同比增長36%,是公司利潤貢獻的中流砥柱,新增的3000噸產能2017年有望投產。同時公司在動力電池、動力總成、新能源汽車整車等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全面佈局:目前形成了2億Ah動力電池產能;同時“年產30萬套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及配套項目”正式開工;“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河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順利通過省科技廳組織評審,成為新能源公司第一個省級研發平臺;“年產3億Ah能量型動力鋰電池組”獲得國家2016年第一批專項建設基金6000萬元支持。

2017-2019年預計公司EPS為0.77、0.84、0.93元,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1.宏觀經濟大幅下滑的風險;2.新能源汽車行業產業政策變動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