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68位經理,為何湊到一起做遊戲?

“立正!向右看齊!向前看!”

5月12日早上8點,在華宇北城中央匯A區的廣場上響起了響亮的口令聲。隨著口令,廣場上的一群人迅速地列為整齊的6排。雖然身著各式休閒運動服,但每一橫排成員的右手上都統一系有一條彩色的綢帶,紅、橙、綠、紫、深藍、淺藍,共六種顏色。在仔細看看,在隊伍裡記者發現了不少熟面孔,

各位鄰居朋友們,平日裡肯定常常與他們打交道,平日裡他們總是穿著深色的職業套裝,奔走在社區各處。猜出他們是誰了嗎?

他們,是來自華宇物業各分公司、各部門、各專案客服中心的68位經理級管理幹部,從5月11日7點10分——5月14日晚上,華宇物業開展了主題為“而今從頭越,攜手鑄輝煌”的經理級集訓營(第一期),組織華宇物業各板塊負責人進行培訓學習,目的是提高物業服務品質。

而他們培訓的內容除了上課,討論,還有做遊戲,甚至還有演戲。

我的天呐,做遊戲就能增強服務能力,做遊戲就可以提高客戶滿意度?

分組

5月11日晚上7點10分,在華宇集團B1培訓室進行了集訓營活動的破冰儀式,破冰儀式後68位經理被分為6個組,6個組分別選擇不同的顏色為代表色,分別構建6家“公司”,各組學員打開思路為自己的公司命名、擬定企業宗旨,在一個多小時的商討中,

6家“公司”在B1培訓室中“孵化”誕生了,他們分別是:“紅鷹物業(紅)”、“綠邦國際(綠)”、“卓宇物業(淺藍)”、“眾誠實業(橙)”、“深藍物業(深藍)”、“紫晶資產(紫)”,接下來的三天這6家“公司”將為了榮譽而戰。

遊戲

5月12日,在結束了半個小時的軍事化訓練後,拓展訓練活動正式開始。他們將進行“報數”、“雙軌列車”、“齊眉棍”等活動,各組學員的表現如何?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這些拓展訓練,說起來是訓練,可記者咋看上去,

怎麼這麼像遊戲呢?

比如“雙軌列車”:要求每組11、12位學員的雙腿分別站在兩塊長條形木板上,通過一齊抓緊木板上的繩子,向前行進,按照規定從起點到達終點,先到達者獲勝。這和我們平時玩的兩人三腿差不多嘛,最多就是個升級版。

記者感受了下,木板非常的沉,一個人根本無法提起,需要全組人共同用力才能讓木板配合動起來。

遊戲開始了。“左!左!左!”紫晶資產隊雖然使勁喊著“左”,

但左邊的木板卻遲遲無法邁出去,甚至站在木板上的學員還接連摔倒,其他隊也同樣狀況百出。

但隨著練習次數的增加,學員們慢慢找到了默契,“左!右!左!右!”大家整齊高喊著口令,逐步穩步向前,任憑遊戲規則怎麼變更,各組成員都能從容應對,即便是第三輪裁判設置一個幾乎不可能挑戰成功的遊戲規則:在出發後,所以學員不能發出任何聲音,沒有響亮的口號,學員們只能依靠彼此間的默契。比賽開始,所有隊伍都穩步出發,即便沒了聲音,他們也沒有出現摔倒等情況,所有隊伍都成功完成了比賽。

如果說“雙軌列車”讓記者感覺到這個“遊戲”不簡單,那麼接下來的“齊眉棍”遊戲,簡直就是難度逆天了。

“齊眉棍”遊戲規則:讓小組學員站成相對的兩列,將塑膠軟棍放在每個人的右手食指上,然後用食指將軟棍舉到隊內最矮成員眉毛的高度。比賽開始,全組人向下移動食指,要求平穩的將軟棍放置到地面,且所以人的手指在中途都不能脫離軟棍。

這個遊戲,記者也嘗試了一下,三個人很容易能將軟棍平穩的放置到地上,但是11個人一起就相當的困難——下降過程中,各組的軟棍像活了一般,要麼左頭翹起,要麼右頭翹起,反正就不乖乖聽話往下落。為了平穩將軟棍護送到地面,各組學員下蹲的下蹲,跪地的跪地,就差直接趴在地上了。

況且,在遊戲過程中,任何一位學員手指脫離軟棍都逃不過觀察員苛刻的眼睛。只要手離開棍子,比賽就失敗。

同“雙軌列車”遊戲一樣,6家“公司”的68位經理一開始也是失敗連連,但經過積極總結和商討對策,通過一次次嘗試,所有隊伍終於通關成功。

說了半天,記者還是沒明白,這和提高服務水準有什麼關係呢?

訓練師告訴記者,通過這些遊戲,訓練參加人員對資訊的接收、理解和反應能力,還有根據規則變化的及時調整能力。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和提升整個團隊的心靈默契。而這些,在平日的客戶服務中,都是非常有用的。

演戲

“這個翼閘太窄了,我推的嬰兒車過都過不去。”一位“女業主”推著一輛乘坐著“雙胞胎”的嬰兒車,在社區出入翼閘處停了下來,由於是雙胞胎專用嬰兒車,一般只容得下一人通過的翼閘確實影響了這個雙胞胎家庭的通行。

“您看這樣好不好,我先幫你把孩子抱過來,再幫你把嬰兒車抬進來。”駐守門崗的“保安”隊員發現業主遇到麻煩後,幫業主想了個辦法。

“但是我天天都要推孩子從這裡過。”

“您天天過翼閘,我們就天天幫你抱。”

5月14日,上述情景出現在華宇物業管理幹部集訓營的培訓室裡。這不是演習,是演戲。而這,也可以看成是一場演習。

各位經理通過抽籤來選擇自己扮演的角色,不管怎麼選,都不會是自己平日裡所熟悉的那個職位和角色。有的扮演物業工作人員,有的扮演社區設施,有點扮演業主。身份轉移,可以讓大家發現平日裡可能不會注意到的一些服務細節。

比如上面這組抽得扮演“雙胞胎”嬰兒的學員,在逗得眾人捧腹大笑的時候,也引發了思考,如果真的遇到了這樣的雙胞胎嬰兒車要過道閘,該怎麼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羅義勤

學員們只能依靠彼此間的默契。比賽開始,所有隊伍都穩步出發,即便沒了聲音,他們也沒有出現摔倒等情況,所有隊伍都成功完成了比賽。

如果說“雙軌列車”讓記者感覺到這個“遊戲”不簡單,那麼接下來的“齊眉棍”遊戲,簡直就是難度逆天了。

“齊眉棍”遊戲規則:讓小組學員站成相對的兩列,將塑膠軟棍放在每個人的右手食指上,然後用食指將軟棍舉到隊內最矮成員眉毛的高度。比賽開始,全組人向下移動食指,要求平穩的將軟棍放置到地面,且所以人的手指在中途都不能脫離軟棍。

這個遊戲,記者也嘗試了一下,三個人很容易能將軟棍平穩的放置到地上,但是11個人一起就相當的困難——下降過程中,各組的軟棍像活了一般,要麼左頭翹起,要麼右頭翹起,反正就不乖乖聽話往下落。為了平穩將軟棍護送到地面,各組學員下蹲的下蹲,跪地的跪地,就差直接趴在地上了。

況且,在遊戲過程中,任何一位學員手指脫離軟棍都逃不過觀察員苛刻的眼睛。只要手離開棍子,比賽就失敗。

同“雙軌列車”遊戲一樣,6家“公司”的68位經理一開始也是失敗連連,但經過積極總結和商討對策,通過一次次嘗試,所有隊伍終於通關成功。

說了半天,記者還是沒明白,這和提高服務水準有什麼關係呢?

訓練師告訴記者,通過這些遊戲,訓練參加人員對資訊的接收、理解和反應能力,還有根據規則變化的及時調整能力。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和提升整個團隊的心靈默契。而這些,在平日的客戶服務中,都是非常有用的。

演戲

“這個翼閘太窄了,我推的嬰兒車過都過不去。”一位“女業主”推著一輛乘坐著“雙胞胎”的嬰兒車,在社區出入翼閘處停了下來,由於是雙胞胎專用嬰兒車,一般只容得下一人通過的翼閘確實影響了這個雙胞胎家庭的通行。

“您看這樣好不好,我先幫你把孩子抱過來,再幫你把嬰兒車抬進來。”駐守門崗的“保安”隊員發現業主遇到麻煩後,幫業主想了個辦法。

“但是我天天都要推孩子從這裡過。”

“您天天過翼閘,我們就天天幫你抱。”

5月14日,上述情景出現在華宇物業管理幹部集訓營的培訓室裡。這不是演習,是演戲。而這,也可以看成是一場演習。

各位經理通過抽籤來選擇自己扮演的角色,不管怎麼選,都不會是自己平日裡所熟悉的那個職位和角色。有的扮演物業工作人員,有的扮演社區設施,有點扮演業主。身份轉移,可以讓大家發現平日裡可能不會注意到的一些服務細節。

比如上面這組抽得扮演“雙胞胎”嬰兒的學員,在逗得眾人捧腹大笑的時候,也引發了思考,如果真的遇到了這樣的雙胞胎嬰兒車要過道閘,該怎麼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羅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