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人和人之間,都是這樣變淡的

前段時間大學室友說要去香港,路過我在的城市,兩個人就相約著喝咖啡。大學的時候兩個人最志趣相投,有聊不完的話題。畢業後他留在了北方,我南下了,因為地理位置相隔實在太遠,

聯繫慢慢地就淡了。

雖然電話聯繫也方便,但總是我打給他的時候他在忙,他打給我的時候,我在忙,漸漸久了,聯繫就聊勝於無而已。

兩個人在咖啡館見了面,坐下聊了幾句,見面那一刹那能感受到先前的熱情,之後就各聊各的生活了,因為他的生活我不曾參與,他所說的那些人我甚至都不認識,所以話題開始慢慢枯竭,我們就像馬路上碰到的陌生人,能聊的只能是當前的熱門話題,

而不再是彼此了。

感受到杯子裡的咖啡慢慢地從滾燙到溫熱,再到冰涼涼,就如我和他的關係一樣。

未必就一定志趣不再相投,未必就一定價值觀不再相同,未必就不再關心對方,但時間就是這麼一個奇怪的怪物,能讓某些東西在時空的長河裡逐漸變質。

這種變質不是腐壞的變質,而是從一個東西變成另外一個東西。也許這就是古人說的去者日已疏,

來者日已親。聯繫少了,自然慢慢地就淡了,無論以前是多麼親密的關係,都跨不過時間的鴻溝。

公司同事請我吃飯,說要讓我幫他拿個主意。原來有個老朋友向他借錢,一借就是借幾萬,雖然對他家來說,這不算大錢,但是因為這朋友好多年前離開深圳,

回了貴州,現在突然間跑出來就說要借錢,總感覺不太放心,不太想借。但是呢,不借的話又好像這麼多年的感情太廉價了。

我說這種問題我也很難說,如果對方人品值得信任,他確實困難,稍微幫一下也可以的,就當做善事了。

同事說這麼多年沒見了,也不知道他什麼品性了,再說了,要想友誼長久,最好還是少談錢。

同事最終還是沒借錢給他這位朋友,自然兩個人的關係也走向終結了。

因為他朋友不能夠理解:兩個人曾經那麼好,現在借這麼一點錢都不同意。

朋友之間相互幫助是理所當然的,但錢財方面還是謹慎為妙,因為,這往往涉及到兩方面的問題。自古以來,多少人因為金錢利益糾葛斷絕往來。

人和人的關係既堅韌又脆弱,它能經得起風霜與共的考驗,也會因為一點點利益就土崩瓦解,不要用金錢去考驗友誼和人性,

他們經不起考驗。

《人民的民意》中,蔡成功和侯亮平是發小,兩個人可以互相取外號的那種關係。可以說是親密無間,猶如兄弟。

之後蔡成功去了大風廠,成了民營小老闆,而侯亮平去了國家機關,兩個人價值觀和世界觀都在朝著不同的軌道運行。

兩個人就算一起喝酒聊天,也只能回憶往昔歲月,無法展望來日風景。到了最後,甚至給昔日的發小設套以求自保了,雖然他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不管曾經關係多好,不再能有共同的話題,價值觀不再一樣,那麼感情變淡就成為一種必然。

感情變淡未必一定是有不好的事情發生了,只不過歲月變遷,你我都在成長,同一片天空,各自不同精彩而已。

也只能回憶往昔歲月,無法展望來日風景。到了最後,甚至給昔日的發小設套以求自保了,雖然他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不管曾經關係多好,不再能有共同的話題,價值觀不再一樣,那麼感情變淡就成為一種必然。

感情變淡未必一定是有不好的事情發生了,只不過歲月變遷,你我都在成長,同一片天空,各自不同精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