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波羅的海指數創新高 補庫存週期來臨

連雲港鐵礦石碼頭,萬噸船舶靜靜停靠在泊位,岸邊,

巨大的機械臂在轟鳴聲中一刻不停的將鐵礦石從船上轉移到大卡車上,再經由卡車將其運到堆場、貨車貨運場。

“近幾個月,鐵礦石需求極大,從連雲港碼頭運出的鐵礦石直接帶動了全省的鐵路運量。”3月15日,江蘇省統計局服務業統計處處長姚華榮接受採訪時表示。

在境內拉動了鐵路貨運量的鐵礦石,在國際上也帶動波羅的海幹散貨運價指數連續飆漲。

3月16日,衡量的是鐵礦石、水泥、穀物、煤炭和化肥等資源的運輸費用的波羅的海幹散貨運價指數在連續11個交易日上漲後,

升到了3個月高位。其中,載量為15萬噸的波羅的海海岬型船運價指數漲129點,為11月23日以來最高。

運價飆漲的背後,卻是港口庫存創新高。截至3月3日,中國港口鐵礦石庫存已達1.301億噸,再破新高。

不過,儘管整體庫存週期對上游的原材料行業影響會大些,但目前看,影響也已經到了尾聲。

黑色系迷局

一邊是是價格上漲,一邊是庫存新高。

與此同時,高價之下,貿易商囤貨量的回升疊加協定礦庫存明顯增加致使港口整體庫存量加速累積。據海關統計,1月份我國鐵礦石進口量為9200萬噸,同比增長12%,單月進口量為僅略低於去年9月份的歷史次新高水準。今年1-2月份我國進口鐵礦砂1.75億噸,同比增加12.6%。自2月份,鐵礦石港口庫存突破1.3億噸的歷史新高之後,庫存一直居高不下。

國內鋼鐵進口鐵礦石庫存平均天數為28天,也處於較高水準。

從億海藍航運大資料平臺統計的鐵礦石的到港量上來看,2016年1月份中國鐵礦石到港船舶501艘,合計8154萬噸,2017年1月是549艘,合計8591萬噸,增長了5.36%;2016年2月份中國鐵礦石到港船舶453艘,合計7308萬噸,2017年2月是448艘,合計7120萬噸,減少了2.57%;3月上旬,共有181艘船舶到港,帶來30305千噸鐵礦石到港,約占2月的42%。

“這一波鐵礦石上漲,最鮮明的特徵就是現貨價格上漲領先於期貨市場。

”宏源期貨研究中心分析師吳守祥表示,國家去產能、去庫存的政策,導致鋼材市場價格上漲。由於鋼廠利潤維持高位,帶來擴產需求,因此拉動礦石現貨需求。

事實上,鋼材現貨市場在去產能政策不斷加碼以及基建發力提振下,供需基本面良好,國內鋼價在去年上漲幅度超過千元的基礎上,今年以來繼續大幅上漲。截止3月2日,西本鋼材指數為3930元/噸,

較去年末價格上漲540元/噸,已創下最近4年的價格新高。

一位從事鋼鐵的內部人士介紹,從春節後開始,鋼價就開始猛漲。在不到半個月時間裡,僅螺紋鋼漲幅近10%。“實際上,業內人都知道鋼鐵庫存依然巨大。”上述人士表示,鋼廠現在都是帳面浮盈,並沒有兌現。資本炒起來後,就等著下游接棒轉手,如果下游難以支撐,到時拋售也會來得及。

在鋼鐵旺盛的需求下,鐵礦石一路走高,目前鐵礦石的行情由被動跟漲轉化為主動上漲。

據業內人士測算,2017年海外鐵礦石新增供應將達到8000萬噸左右,且增量主要來自巴西和澳大利亞,高品位礦增量接近7000萬噸。

補庫存週期再臨

在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看來,中國經濟正在“軟著陸”,拖累經濟的週期性力量逐漸衰竭,部分週期性力量復蘇,去產能週期正在接近尾聲,去庫存週期到低谷並轉入補庫存。

事實上,由於鋼廠利潤一直處於高位,鋼廠對礦石採購比較積極,尤其是在鋼廠利潤擴大階段,鋼廠傾向于使用高品礦來提高產量,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高品位鐵礦石資源相對偏緊,價格上漲;開年以來全國多個地方基建投資加碼,例如新疆2017年固定資產投資目標增速就高達50%以上,這些都直接刺激了鋼鐵行業,而相關最上游的鐵礦石等原材料則更是受此影響價格走強;我國明確6月30日前清除生產建築用鋼的中頻爐、工頻爐產能,這部分退出的產能很大部分將通過提高現有的高爐利用率來彌補,將提升鐵礦石需求將進一步上升的預期。

據瞭解,2016年末,在協定定價機制下,一級貿易商、鋼廠的拿貨量和拿貨品位已提前同礦商協商確定,但隨著市場形勢的變化,現貨市場上的實際採購需要與貿易商的囤貨可能出現錯配,港口高品礦現貨報價大幅提高,漲價幅度明顯大於中低品礦,其中巴西65%卡拉加斯粉與澳洲PB粉價差由50擴大至110,澳洲62.5%紐曼粉與58%楊迪粉價差擴大至120,如此大的價差上次出現還是2013年鐵礦石行情最為火爆的時期。

“現在,鋼廠企業成本核算得非常精細,會參考原燃料焦炭、焦煤、鐵礦石間的性價比,動態調整使用比例。”一位大型國有企業國際期貨部負責人表示,由於去年四季度焦炭價格出現暴漲,鋼廠便通過減少使用焦炭、焦煤,增加使用高品位礦石進行煉鋼,導致市場上高品位礦粉資源緊俏,相反,中低品位礦粉相對遇冷並滯留在港口。因此,導致市場出現庫存水準高企,但鋼企實際需求仍存缺口。

整體來看,近期鐵礦石價格受到去產能政策與經濟刺激政策錯配、鋼廠高利潤狀態下對鐵礦石價格接受度提高、焦炭價格上漲後高低品礦價差過大、同時海外鐵礦石依存度繼續升高等因素影響。

在林書來看來,鐵礦石進口量的增長主要還是受下游鋼廠噸鋼利潤高的因素影響。如果噸鋼利潤仍維持目前的高位,礦石價格、港口庫存走低的可能性就比較小。總體上,今年的基建投資預期或後續的實施只是穩經濟的手段,不會帶來整體鋼材需求的提升,目前國內鋼市現狀,主要還是受“去產能”政策,以及當前的季節性需求啟動影響。

據業內人士測算,2017年海外鐵礦石新增供應將達到8000萬噸左右,且增量主要來自巴西和澳大利亞,高品位礦增量接近7000萬噸。

補庫存週期再臨

在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看來,中國經濟正在“軟著陸”,拖累經濟的週期性力量逐漸衰竭,部分週期性力量復蘇,去產能週期正在接近尾聲,去庫存週期到低谷並轉入補庫存。

事實上,由於鋼廠利潤一直處於高位,鋼廠對礦石採購比較積極,尤其是在鋼廠利潤擴大階段,鋼廠傾向于使用高品礦來提高產量,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高品位鐵礦石資源相對偏緊,價格上漲;開年以來全國多個地方基建投資加碼,例如新疆2017年固定資產投資目標增速就高達50%以上,這些都直接刺激了鋼鐵行業,而相關最上游的鐵礦石等原材料則更是受此影響價格走強;我國明確6月30日前清除生產建築用鋼的中頻爐、工頻爐產能,這部分退出的產能很大部分將通過提高現有的高爐利用率來彌補,將提升鐵礦石需求將進一步上升的預期。

據瞭解,2016年末,在協定定價機制下,一級貿易商、鋼廠的拿貨量和拿貨品位已提前同礦商協商確定,但隨著市場形勢的變化,現貨市場上的實際採購需要與貿易商的囤貨可能出現錯配,港口高品礦現貨報價大幅提高,漲價幅度明顯大於中低品礦,其中巴西65%卡拉加斯粉與澳洲PB粉價差由50擴大至110,澳洲62.5%紐曼粉與58%楊迪粉價差擴大至120,如此大的價差上次出現還是2013年鐵礦石行情最為火爆的時期。

“現在,鋼廠企業成本核算得非常精細,會參考原燃料焦炭、焦煤、鐵礦石間的性價比,動態調整使用比例。”一位大型國有企業國際期貨部負責人表示,由於去年四季度焦炭價格出現暴漲,鋼廠便通過減少使用焦炭、焦煤,增加使用高品位礦石進行煉鋼,導致市場上高品位礦粉資源緊俏,相反,中低品位礦粉相對遇冷並滯留在港口。因此,導致市場出現庫存水準高企,但鋼企實際需求仍存缺口。

整體來看,近期鐵礦石價格受到去產能政策與經濟刺激政策錯配、鋼廠高利潤狀態下對鐵礦石價格接受度提高、焦炭價格上漲後高低品礦價差過大、同時海外鐵礦石依存度繼續升高等因素影響。

在林書來看來,鐵礦石進口量的增長主要還是受下游鋼廠噸鋼利潤高的因素影響。如果噸鋼利潤仍維持目前的高位,礦石價格、港口庫存走低的可能性就比較小。總體上,今年的基建投資預期或後續的實施只是穩經濟的手段,不會帶來整體鋼材需求的提升,目前國內鋼市現狀,主要還是受“去產能”政策,以及當前的季節性需求啟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