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軒高科與哥倫比亞大學達成戰略合作

3月17日上午,國軒高科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定。該合作將實現雙方的優勢互補,並建立聯合實驗室開展技術合作,促進動力電池尖端項目的交流合作,為國際視野的人才引進培養開啟“綠色通道”,

共同為解決電池安全問題、提升電池性能及電池產品的設計與應用問題做出努力,推進全球新能源汽車向前發展。

國軒高科董事長李縝在簽約儀式上表示,希望通過與哥倫比亞大學的合作共同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技術進步,使全球的新能源產業迎來更廣闊的空間和更好的導向。

作為雙方戰略合作的一部分,國軒高科會每年選送20個碩士到哥倫比亞大學接受培訓。

國軒高科董事長李縝(右)代表公司與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公共事務學院院長Merit E.Janow簽署戰略合作協定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吳峰,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協會秘書長劉彥龍,美國能源部前副部長、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David Sandalow,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數十人出席了今天的合作簽約儀式。

創辦於1754年的哥倫比亞大學是世界頂尖學府,歷史上產生諾貝爾獎得主超過100位元,在工程與應用科學、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及技術研發上有深厚積澱。

國軒高科專注於電池材料和動力電池的研發製造,積極佈局全球研發平臺,目前正在建設美國、日本、德國、上海、合肥五大研發中心,致力於打造一支在動力電池細分領域3000人規模的國際化研發團隊。雙方有非常好的合作基礎。

2016年6月,哥倫比亞大學公共事務學院發展部副院長Terry Culver教授曾到訪國軒高科進行學術演講,2016年12月14日,他和美國能源部前副部長、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David Sandalow再次到訪國軒高科,

溝通具體合作意向。

此次國軒高科和哥倫比亞大大學的戰略合作也符合中國政府在動力電池領域的政策導向,有助於提高中國動力電池的技術和安全性能。3月1日,工信部、發改委等四部委發佈《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指出,國家將在人才培養和引進方面給予動力電池企業大力支持,建立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

推進人才引進、培養和引智工作,鼓勵企業培養和集聚國際知名領軍人才。同時,鼓勵國內企業與國外高水準企業的互利合作,推進動力電池技術和人才交流、專案合作和成果產業化。支援國內動力電池企業技術輸出、產品出口以及到國外投資建廠,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在發達國家設立研發機構。充分利用全球資源和市場,創新思路和模式,不斷提升合作的層次和水準,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和技術法規制定,不斷提高我國動力電池企業的國際競爭能力。

據國軒高科執行總裁胡江林介紹,2016年,國軒高科銷售額同比2015年增長80%,2017年的銷售目標是同比繼續增長80%,達到100億元。其中,中國國內和美國的儲能業務,收入將達到10億元;物流和專用車的動力電池銷售額將達到20億元;商用車磷酸鐵鋰電池銷售額將達到30億元;電動乘用車電池銷售額計畫達到40億元。同時,電池能量密度也將得到較大幅度的提升。

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和技術法規制定,不斷提高我國動力電池企業的國際競爭能力。

據國軒高科執行總裁胡江林介紹,2016年,國軒高科銷售額同比2015年增長80%,2017年的銷售目標是同比繼續增長80%,達到100億元。其中,中國國內和美國的儲能業務,收入將達到10億元;物流和專用車的動力電池銷售額將達到20億元;商用車磷酸鐵鋰電池銷售額將達到30億元;電動乘用車電池銷售額計畫達到40億元。同時,電池能量密度也將得到較大幅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