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嘴上說的“喪”,其實只是為了撫平心靈上的傷

印度摔跤手的電影震撼了一批熱血青年,北大保安逆襲的成功經驗再次刷爆朋友圈,正能量的人和事永遠深受歡迎,“負能量”和“毒雞湯”看似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但破落的現實背後,

我們卻以自己的方式心向著陽光。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網路上開始興起鬼畜風的毒雞湯,“今天一天過得不錯吧,夢想是不是更遠了”、“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會很輕鬆哦”,這些看似消極頹廢的句子,卻意外的很讓疲憊不堪的年輕人受用,

一碗毒雞湯灌下來,比心裡默念百次“失敗是成功之母”更管用。

這大概有點以毒攻毒的意味了,毒雞湯段子之所以成為網路中的新寵,必然有它的過人之處。

我更願意將毒雞湯看做一種文化,這種表面喪氣內在熱血的文化,其實是對充滿壓力生活的一種調侃,當傳統小火慢燉新鮮營養的雞湯不足以治療我們心裡的傷,這種烈性的毒雞湯卻恰到好處的給生活增添了些自嘲和吐槽的趣味,

嘻嘻哈哈的笑過之後再繼續整理好情緒昂首向前,嘴上說著“喪”,其實只是為了撫平心靈上的傷。

而在“鐵骨錚錚”的上一輩人看起來,我們這些“醉生夢死”的80後90後似乎是無藥可救了,而實際上我們每天表面上叫囂著“你不努力一下,就不知道什麼是絕望”,背地裡卻在短暫的絕望過後又默默的打滿雞血,原地復活。

在所有的毒雞湯裡面,我最喜歡這句:一旦學會了破罐子破摔,

你會發現人生豁然開朗。

當能力配不上野心的時候,想想這句話,瞬間安撫了自己暴躁急切的求勝之心,真的是豁然開朗。

在這個房價物價降降漲漲漲漲漲漲漲漲漲漲的時代,人生還不就是這樣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的嗎。

不得不承認,這個社會對年輕人並不仁慈,我們頂著巨大的就業壓力,結婚壓力,贍養父母的壓力,在這種四面八方的壓力下,我們卻也發現,這個社會同樣可愛,它給我們挑戰,也給我們機會。

新興產業的崛起,讓更多有抱負的年輕人有了更多的選擇,在這種多元化的格局下,夢想被嘲笑的次數越來越少,我們胸懷開天闢地的偉大構想,我們頂著各種注視的嫉妒的嘲諷的關切的眼光,

我們一次又一次的說服自己也證明給他們,我們要幹出點成績來,可是這樣被正能量支撐著的神經,總是緊繃的可憐,我們同樣需要一個壓力和情緒釋放的出口,所以我們會偶爾“喪氣”一把。

“對今天解決不了的事情,也不要著急。因為明天也可能還是解決不了。”

“當你覺得自己又醜又窮,一無是處時,別絕望,因為至少你的判斷還是對的。”

“年輕人嘛,現在沒錢算什麼,以後沒錢的日子還多著呢。”

“萬事開頭難,中間難,結尾難。”

毒雞湯打破了不切實際的白日夢,還原了生活原本猙獰的面孔,卻也真是讓人神清氣爽啊。

提到“喪文化”就不得不說葛優躺了,葛優懶散的躺在沙發上的劇照真是俘獲了一大批年輕人的心,這樣頹廢、好吃懶做的狀態,真是夢寐以求啊,甚至由此帶火了葛大爺的同款睡衣,大概我們都需要在忙碌了好一陣子的時候能夠這樣盡心的“癱一癱”。

放鬆自己的身心,伸個懶腰,“癱”過之後再精神飽滿的出發,“喪”也要“喪”的有骨氣。

應該很多人都看過《馬男波傑克》,該劇被稱作一部現實且致郁的成人動畫片,它之所以能夠大獲成功,就在它的真實不做作,仔細看就會發現,劇中的情緒其實都是我們現實生活中負能量的放大,我們可以在劇中尋找到自己的影子。

該劇傳達的思想其實和《不完美的禮物》是類似的,都是要告訴我們,缺點是自己的一部分,只有接受才能放過自己,一路致鬱,自我治癒。

由此看來,“喪文化”其實正以它最獨特的形式,為我們揭開生活中並不美好的一面,卻又讓我們熱愛著它,同時悅納著自己。

反其道而行的“喪”,和自黑互黑卻能成功將槽點滿滿的嘉賓洗白的節目《吐槽大會》一樣,我們在直面的“喪”之下,還能笑著面對生活的打擊和自身的不足,想想也是件很溫暖的事。

還有些人的負能量,不是毒雞湯,而是真正的“喪”。

刷朋友圈的時候,在一堆“加油”、“生活很美好”、“早安午安晚安”中間,偶爾會夾雜著一兩條負能量滿滿的資訊,有的抱怨於工作,有的傷感於感情,發這種負能量東西的人,也會覺得自己很慫,但是沒辦法,就是好想發啊。

我想說的是,這樣直截了當的喪一喪,並沒有什麼不妥,我不會嘲笑你的軟弱悲觀,因為我們的人生沒有誰是一帆風順的,我們都不可能活成朋友圈裡的樣子,不可能每天都朝氣蓬勃,當然也不會每天都沮喪的抬不起頭來。

我也會在難過的時候寫點負能量爆棚的日誌,很多朋友讀完後擔心的問我是否安在,其實那些情緒寫出來發出去的那一瞬間,已經成功的緩解了許多了。

實實在在的“喪”過之後,我繼續好好吃飯踏實睡覺,心裡的傷也就隨著那嘴上的“喪”,一併治癒了。

只要這“喪”是暫時的,我們就有理由相信,消沉過後,我們還是會照樣的認真工作相信感情,該K歌的K歌,該追劇的追劇,生活依舊五彩斑斕。

最後,希望所有嘴上說著“喪”的人,都不是真的要放棄要拋棄,使勁的喪一喪後,別忘了眼睛還要一直望向遠方。

現在沒錢算什麼,以後沒錢的日子還多著呢。”

“萬事開頭難,中間難,結尾難。”

毒雞湯打破了不切實際的白日夢,還原了生活原本猙獰的面孔,卻也真是讓人神清氣爽啊。

提到“喪文化”就不得不說葛優躺了,葛優懶散的躺在沙發上的劇照真是俘獲了一大批年輕人的心,這樣頹廢、好吃懶做的狀態,真是夢寐以求啊,甚至由此帶火了葛大爺的同款睡衣,大概我們都需要在忙碌了好一陣子的時候能夠這樣盡心的“癱一癱”。

放鬆自己的身心,伸個懶腰,“癱”過之後再精神飽滿的出發,“喪”也要“喪”的有骨氣。

應該很多人都看過《馬男波傑克》,該劇被稱作一部現實且致郁的成人動畫片,它之所以能夠大獲成功,就在它的真實不做作,仔細看就會發現,劇中的情緒其實都是我們現實生活中負能量的放大,我們可以在劇中尋找到自己的影子。

該劇傳達的思想其實和《不完美的禮物》是類似的,都是要告訴我們,缺點是自己的一部分,只有接受才能放過自己,一路致鬱,自我治癒。

由此看來,“喪文化”其實正以它最獨特的形式,為我們揭開生活中並不美好的一面,卻又讓我們熱愛著它,同時悅納著自己。

反其道而行的“喪”,和自黑互黑卻能成功將槽點滿滿的嘉賓洗白的節目《吐槽大會》一樣,我們在直面的“喪”之下,還能笑著面對生活的打擊和自身的不足,想想也是件很溫暖的事。

還有些人的負能量,不是毒雞湯,而是真正的“喪”。

刷朋友圈的時候,在一堆“加油”、“生活很美好”、“早安午安晚安”中間,偶爾會夾雜著一兩條負能量滿滿的資訊,有的抱怨於工作,有的傷感於感情,發這種負能量東西的人,也會覺得自己很慫,但是沒辦法,就是好想發啊。

我想說的是,這樣直截了當的喪一喪,並沒有什麼不妥,我不會嘲笑你的軟弱悲觀,因為我們的人生沒有誰是一帆風順的,我們都不可能活成朋友圈裡的樣子,不可能每天都朝氣蓬勃,當然也不會每天都沮喪的抬不起頭來。

我也會在難過的時候寫點負能量爆棚的日誌,很多朋友讀完後擔心的問我是否安在,其實那些情緒寫出來發出去的那一瞬間,已經成功的緩解了許多了。

實實在在的“喪”過之後,我繼續好好吃飯踏實睡覺,心裡的傷也就隨著那嘴上的“喪”,一併治癒了。

只要這“喪”是暫時的,我們就有理由相信,消沉過後,我們還是會照樣的認真工作相信感情,該K歌的K歌,該追劇的追劇,生活依舊五彩斑斕。

最後,希望所有嘴上說著“喪”的人,都不是真的要放棄要拋棄,使勁的喪一喪後,別忘了眼睛還要一直望向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