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代美女間諜川島芳子 還救過婉容 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

說起川島芳子,在大家的印象中,她是一名姿色不凡的日本美女間諜,她的名字一聽,大家就以為她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日本人,其實不然。她的身份是何其的複雜,可以說是一個謎,

但是雖說是個謎照樣可以解開。咱們可以追本溯源,查到她的根兒,她還曾經讓孫中山的兒子孫科(國民政府行政院長),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可想而知這個女人不僅魅力非凡還有令人佩服的手腕兒,不愧是女間諜中的高手,可以說這個女人的出現直接影響了中國的近現代史。

川島芳子,號誠之,又名金璧輝,是馳名的國際女間諜,其父是遜清肅親王,1915年生於日本,母為日本人。三歲時喪父,經日本人川島浪速收養,故取名川島芳子。川島浪速之妻與日本皇后系屬同宗,因此,芳子亦躋身于貴族。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年僅3歲的愛新覺羅·溥儀退位,結束了大清的統治,也結束了中國歷史數千年的帝制。儘管如此,清室遺老畢竟統制多年,

一朝被趕下臺難免憤憤不平。清王朝滅亡前任民政部尚書、鑲紅旗漢軍都統、軍諮大臣等要職的肅清王就拒絕在退位昭書上簽字,仍有伺機東山再起之意。愛新覺羅·顯王于就是肅清王善耆的第14個女兒,在清王朝覆亡的前5年即1906年來到人間。

日本侵略東北時,其特務機關最重要的任務之一,便是物色及拉攏清室遺族。因為不願生活在"共和"旗下,肅清王也開始利用日本人累積家族實力。

他將6歲的女兒顯王于送給日本友人川島流速養育,取日文名為川島芳子。川島流速在中日甲午戰爭時曾擔任日軍的翻譯,5年後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川島流速因工作關係結織了肅清王。

在日本,芳子受到父親肅清王對民國仇恨意識的影響,也受到了日本軍政人士有關佔領中國、恢復清室的思想灌輸,這些成長的教育扭曲了她的人格。

而且由於青春期的芳子頗有姿色,川島流速竟有意納她為妾,芳子抵死反抗,此後變得狂傲不羈,常有驚世駭俗之舉。

1927年,川島芳子回到中國,並與同為日本扶植的滿蒙獨立軍司令馬布紮布的兒子甘珠爾紮布結婚。這次滿蒙王族聯姻具有一定的政治意涵,但是婚後芳子發現甘珠爾紮布膽小怕事,無力肩負復辟前朝大業,於是1930年10月,她隻身前往上海,隔年就正式與丈夫仳離了。

在上海這座十裡洋場的都市里,川島芳子很快與日本駐上海總領事助理武官田中隆吉同居。田中隆吉實際上是日本陸軍駐上海的特務機關長,芳子開始參與情報活動,並協助策劃秘密行動,其間較著名的是1931年初設計日僧滋事引發日軍軍事干預的"一·二八事變",以及"九·一八事變"後協助將溥儀的妻子婉容從天津秘密送往旅順。

1925年2月23日,溥儀在日本特務的安排下,乘火車潛往天津日本租界,隔天,婉容也趕往天津會合。在日本人的安排與資助之下,他們在張園和靜園住了7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日本對清室遺族的長期投資終於可以回收。溥儀在日本軍人與特務的護持下前往東北,恢復滿洲皇帝的地位,只是與其先祖努爾哈赤不同的是——日本軍人用槍口指著他的腦袋,所有的皇帝詔書都要日本軍人來交辦和審查。

偽滿成立後,川島芳子獲得一個更為廣大政治舞臺。她與關東軍軍部的板垣征四郎、本莊繁等人結識,並向他們要求自己帶兵。日軍見她有清室血統,多少仍算是一面小旗幟,就將原張宗昌的舊部5000多人交給她,號稱“安國軍”。從此,川島芳子穿上日本軍官制服,腰掛日本軍刀,卻改用中國名字:金壁輝。

掌握一支軍隊的金壁輝,她的行徑更像中國舊式軍閥,或者說是一位胡作非為、不受任何管束的皇室格格。她的手下軍紀敗壞,引起民憤;她本人則大搖大擺,作威作福,甚至以上級的口氣干預日本憲兵隊的工作。 1934年,日軍將金壁輝逮捕,並押回日本。1937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金壁輝又有了利用價值。她又回到中國,住在天津,仍然與日偽權貴維持往來,偽政府的人見到她多退讓三分。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在北平將金壁輝逮捕。但是由於金壁輝背景複雜,究竟算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當局一時無法定奪,以金壁輝這等層級,既不可能直接指揮屠殺平民的行動,也不可能貢正參與制訂日軍的軍機大事,所以法庭要找到具體的物證和人證十分困難。法庭惟一可以定她於罪的似乎只有國籍問題:如果她被當成中國人,那麼叛國死罪將不可免;如果當成日本人,即使那些作惡多端的憲兵隊後來受到懲罰的也很有限。

1947年10月5日,北平高等法院法官在擁擠人潮的圍觀之下做出正式判決,判定金壁輝是叛國者,並處以死刑。判決文稱:一、被告雖有中國和日本雙重國籍,但其生身父親為肅親王,無疑是中國人,應以漢奸罪論處;二、被告同日本軍政要人來往密切,在上海一·二八事變中扮男裝進行間諜活動,引發了上海事變;三、被告參與將溥儀及其家屬接出天津,為籌建偽滿進行準備工作;四、被告長期和關東軍往來,並被任命為安國軍司令。

判決書首先確定了金壁輝的中國人身份,這是她罪行的起點。然而這個起點確涉及到一段複雜的歷史,一段坎坷不幸的人生。川島芳子受的是日本人的思想教育,那樣的童年她無從選擇。中國法庭卻堅信她身上流著肅親王的血是鐵的事實、日本侵略中國的妄想與清室復辟的迷夢最終一起被理葬在中國的土地上,但是具有多重身份的川島芳子最終還是由日木親友收屍,火化後的骨灰也還是回到日本。

一個中國人為了自己的家族王朝復辟而去當漢奸去賣國,這樣她的名字勢必會遺臭萬年,令世人唾駡,她的所做的間諜活動也將成為她叛國,背叛民族的鐵證。

1925年2月23日,溥儀在日本特務的安排下,乘火車潛往天津日本租界,隔天,婉容也趕往天津會合。在日本人的安排與資助之下,他們在張園和靜園住了7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日本對清室遺族的長期投資終於可以回收。溥儀在日本軍人與特務的護持下前往東北,恢復滿洲皇帝的地位,只是與其先祖努爾哈赤不同的是——日本軍人用槍口指著他的腦袋,所有的皇帝詔書都要日本軍人來交辦和審查。

偽滿成立後,川島芳子獲得一個更為廣大政治舞臺。她與關東軍軍部的板垣征四郎、本莊繁等人結識,並向他們要求自己帶兵。日軍見她有清室血統,多少仍算是一面小旗幟,就將原張宗昌的舊部5000多人交給她,號稱“安國軍”。從此,川島芳子穿上日本軍官制服,腰掛日本軍刀,卻改用中國名字:金壁輝。

掌握一支軍隊的金壁輝,她的行徑更像中國舊式軍閥,或者說是一位胡作非為、不受任何管束的皇室格格。她的手下軍紀敗壞,引起民憤;她本人則大搖大擺,作威作福,甚至以上級的口氣干預日本憲兵隊的工作。 1934年,日軍將金壁輝逮捕,並押回日本。1937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金壁輝又有了利用價值。她又回到中國,住在天津,仍然與日偽權貴維持往來,偽政府的人見到她多退讓三分。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在北平將金壁輝逮捕。但是由於金壁輝背景複雜,究竟算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當局一時無法定奪,以金壁輝這等層級,既不可能直接指揮屠殺平民的行動,也不可能貢正參與制訂日軍的軍機大事,所以法庭要找到具體的物證和人證十分困難。法庭惟一可以定她於罪的似乎只有國籍問題:如果她被當成中國人,那麼叛國死罪將不可免;如果當成日本人,即使那些作惡多端的憲兵隊後來受到懲罰的也很有限。

1947年10月5日,北平高等法院法官在擁擠人潮的圍觀之下做出正式判決,判定金壁輝是叛國者,並處以死刑。判決文稱:一、被告雖有中國和日本雙重國籍,但其生身父親為肅親王,無疑是中國人,應以漢奸罪論處;二、被告同日本軍政要人來往密切,在上海一·二八事變中扮男裝進行間諜活動,引發了上海事變;三、被告參與將溥儀及其家屬接出天津,為籌建偽滿進行準備工作;四、被告長期和關東軍往來,並被任命為安國軍司令。

判決書首先確定了金壁輝的中國人身份,這是她罪行的起點。然而這個起點確涉及到一段複雜的歷史,一段坎坷不幸的人生。川島芳子受的是日本人的思想教育,那樣的童年她無從選擇。中國法庭卻堅信她身上流著肅親王的血是鐵的事實、日本侵略中國的妄想與清室復辟的迷夢最終一起被理葬在中國的土地上,但是具有多重身份的川島芳子最終還是由日木親友收屍,火化後的骨灰也還是回到日本。

一個中國人為了自己的家族王朝復辟而去當漢奸去賣國,這樣她的名字勢必會遺臭萬年,令世人唾駡,她的所做的間諜活動也將成為她叛國,背叛民族的鐵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