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襟喉之地甘肅在中國竟這麼牛!

甘肅是遠古傳說中伏羲、女媧的誕生地,更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古代絲綢之路甘肅段,因其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遺存,是絲綢之路的黃金段。蘭州,古稱“金城”,

其名據說來源於“金城湯池”的典故,喻其堅固不摧。絲綢之路進入甘肅境內以後,路線互相交織如同網路,就其幹線來說,主要有北、中、南三條,蘭州位於中線的中段。蘭州是古絲綢之路重鎮,自古以來位居襟喉要地,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張掖古稱“甘州”,

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張掖之美譽,古人有詩曰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張掖當江南。馬可波羅曾醉心於此,並停留一年之久。

張掖丹霞地貌群,俗稱“張掖丹霞”,由“七彩丹霞”和“冰溝丹霞”組成。如用文字來表達,僅有兩個字震撼。其氣勢之磅礴、場面之壯觀、造型之奇特、色彩之斑斕,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驚歎。

大佛寺原名迦葉如來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寺內安放有國內最大的佛祖釋迦牟尼的涅槃像,佛身長34.5米,肩寬7.5米,耳朵約4米,宏偉壯觀。臥佛身後塑十大弟子,兩側廊房塑十八羅漢,殿內四壁為《西遊記》和《山海經》壁畫。

黑水國遺址位於張掖西北12.5公里處,相傳西漢以前匈奴移居這裡,劃疆為小月氏國國都。因當地人稱匈奴為“黑匈”,故稱為“黑水國”。千百年來,黑水國幾經變化,早已湮滅,只留下殘垣新壁,神秘的傳說給人無盡遐思。

河西咽喉,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位於河西走廊中西結合部,距今已有645年的歷史。這裡是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塞,張騫曾帶著滿載絲綢的駱駝商隊,緩緩西行;這裡是明時萬里長城的西起點,古時出了嘉峪關,就是茫茫戈壁,告別了中原故土,進入蠻荒之地!

嘉峪關長城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萬里長城最西端的關口,以巍峨壯觀著稱於世,自古為河西第一隘口,有天下雄關之稱。長城第一墩是明代萬里長城從西向東的第一座墩台,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衝。在歷史長河中,嘉峪關長城曾著傳遞關南及祁連山諸口軍事資訊的任務,是軍事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酒泉魏晉墓群,這裡有1,000多座魏晉墓,有壁畫660幅,墓葬的特點是聚族而葬,排列有序,並在外面圍築平面方形的石圍牆,均為鑿建於戈壁礫岩上的有斜坡墓道的洞室墓,有的墓在洞室中再加砌磚室,地面有礫石起築的截尖方錐形封土。位於墓群南端的陶家莊,被譽為“世界最大的地下畫廊”,壁畫保存完好,特別是採桑的壁畫,很引人注目。

敦煌莫高窟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歷經十六國時期的北涼,南北朝時期的北魏、西魏和北周,以及唐、宋、西夏和元十個朝代近千年的營建,形成了規模宏大的石窟群,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營建時間最長、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整的佛教石窟寺廟遺址之一。

月牙泉位於敦煌市西南5公里處,自漢朝起即為“敦煌八景”之一,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稱。月牙泉頗為神奇,鳴沙山下,泉水形成一湖,處在沙丘環抱之中,泉內生長有眼子草和輪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蘆葦,四周被流沙環抱,雖遇強風而泉不為沙所掩蓋。因“泉映月而無塵”、“亙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為奇觀。相傳泉內生長有鐵背魚、七星草,專醫疑難雜症,食之可長生不老,故又有“藥泉”之稱。

“傳道神沙異,暄寒也自嗚,勢疑天鼓動,殷似地雷驚,風削棱還峻,人臍刃不平”。這首生動的詠景詩,是唐代詩人對敦煌鳴沙山奇觀的描述。鳴沙山地處敦煌南郊七公里,在巴丹吉林沙漠和塔克拉瑪幹沙漠的過渡地帶,面積約200平方公里。鳴沙山有兩個奇特之處:人若從山頂下滑,腳下的沙子會嗚嗚作響;白天人們爬沙山留下的腳印,第二天竟會痕跡全無。

玉門關俗稱小方盤城,相傳和闐美玉經此輸入中原而得名。玉門關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境內,為漢代西陲兩關之一,是絲綢古道西出敦煌進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經關口,自古為中原進入西域之門戶。當時玉門關,駝鈴悠悠,人喊馬嘶,商隊絡繹,使者往來,一派繁榮景象。現在的漢玉門關遺跡,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聳立在東西走向戈壁灘狹長地帶中的砂石崗上。

陽關,始建于漢武帝元鼎年間,在河西“列四郡、據兩關”,陽關即是兩關之一。陽關作為通往西域的門戶,又是絲綢之路南道的重要關隘,是古代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宋元以後隨著絲綢之路的衰落,陽關也因此被逐漸廢棄。舊《敦煌縣誌》把玉門關與陽關合稱“兩關遺跡”列敦煌八景之一。 而今,昔日的陽關城早已蕩然無存,僅存一座被稱為陽關耳目的漢代烽燧遺址,聳立在墩墩山上,讓後人憑弔。

武威又被稱作“涼州”,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也是河西走廊門戶。這裡地理位置險要,曾是漢羌邊界,古時素有“通一線於廣漠,控五郡之咽喉”之美譽。鳩摩羅什寺始建於東晉後涼時期,西域高僧鳩摩羅什入關以後,為了使其更好弘揚活法,後涼太祖呂光便下令能工巧匠建立此寺,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歷史。

海藏寺始建于晉,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歷史。元朝時藏傳佛教薩迦派第四代祖師薩班借道涼州之機,在涼州捐資擴建修繕了海藏寺等涼州四大寺,使其成為喇嘛教寺院。唐三藏大師玄奘西行取經時,曾滯留涼州月餘,在海藏寺念經拜佛,並接受這裡僧俗要求,講經說法,成為絲綢之路上一處重要的寺院。

是軍事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酒泉魏晉墓群,這裡有1,000多座魏晉墓,有壁畫660幅,墓葬的特點是聚族而葬,排列有序,並在外面圍築平面方形的石圍牆,均為鑿建於戈壁礫岩上的有斜坡墓道的洞室墓,有的墓在洞室中再加砌磚室,地面有礫石起築的截尖方錐形封土。位於墓群南端的陶家莊,被譽為“世界最大的地下畫廊”,壁畫保存完好,特別是採桑的壁畫,很引人注目。

敦煌莫高窟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歷經十六國時期的北涼,南北朝時期的北魏、西魏和北周,以及唐、宋、西夏和元十個朝代近千年的營建,形成了規模宏大的石窟群,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營建時間最長、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整的佛教石窟寺廟遺址之一。

月牙泉位於敦煌市西南5公里處,自漢朝起即為“敦煌八景”之一,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稱。月牙泉頗為神奇,鳴沙山下,泉水形成一湖,處在沙丘環抱之中,泉內生長有眼子草和輪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蘆葦,四周被流沙環抱,雖遇強風而泉不為沙所掩蓋。因“泉映月而無塵”、“亙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為奇觀。相傳泉內生長有鐵背魚、七星草,專醫疑難雜症,食之可長生不老,故又有“藥泉”之稱。

“傳道神沙異,暄寒也自嗚,勢疑天鼓動,殷似地雷驚,風削棱還峻,人臍刃不平”。這首生動的詠景詩,是唐代詩人對敦煌鳴沙山奇觀的描述。鳴沙山地處敦煌南郊七公里,在巴丹吉林沙漠和塔克拉瑪幹沙漠的過渡地帶,面積約200平方公里。鳴沙山有兩個奇特之處:人若從山頂下滑,腳下的沙子會嗚嗚作響;白天人們爬沙山留下的腳印,第二天竟會痕跡全無。

玉門關俗稱小方盤城,相傳和闐美玉經此輸入中原而得名。玉門關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境內,為漢代西陲兩關之一,是絲綢古道西出敦煌進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經關口,自古為中原進入西域之門戶。當時玉門關,駝鈴悠悠,人喊馬嘶,商隊絡繹,使者往來,一派繁榮景象。現在的漢玉門關遺跡,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聳立在東西走向戈壁灘狹長地帶中的砂石崗上。

陽關,始建于漢武帝元鼎年間,在河西“列四郡、據兩關”,陽關即是兩關之一。陽關作為通往西域的門戶,又是絲綢之路南道的重要關隘,是古代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宋元以後隨著絲綢之路的衰落,陽關也因此被逐漸廢棄。舊《敦煌縣誌》把玉門關與陽關合稱“兩關遺跡”列敦煌八景之一。 而今,昔日的陽關城早已蕩然無存,僅存一座被稱為陽關耳目的漢代烽燧遺址,聳立在墩墩山上,讓後人憑弔。

武威又被稱作“涼州”,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也是河西走廊門戶。這裡地理位置險要,曾是漢羌邊界,古時素有“通一線於廣漠,控五郡之咽喉”之美譽。鳩摩羅什寺始建於東晉後涼時期,西域高僧鳩摩羅什入關以後,為了使其更好弘揚活法,後涼太祖呂光便下令能工巧匠建立此寺,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歷史。

海藏寺始建于晉,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歷史。元朝時藏傳佛教薩迦派第四代祖師薩班借道涼州之機,在涼州捐資擴建修繕了海藏寺等涼州四大寺,使其成為喇嘛教寺院。唐三藏大師玄奘西行取經時,曾滯留涼州月餘,在海藏寺念經拜佛,並接受這裡僧俗要求,講經說法,成為絲綢之路上一處重要的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