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今年“三夏”跨區作業有哪些新變化?

2、最右側的“最新調整”為各省(2017年調整)農機補貼一覽表。

“一帶一路”的熱度掀起了2017新一年“三夏”的農忙氣氛。各地農機合作社紛紛行動了起來,開始投入到接洽訂單、檢修農機、制定計劃的繁忙工作中,

為小麥機收鼓一把勁、添一把火,也為踏上“三夏”跨區機收的征程而摩拳擦掌,搶佔麥收先機。

隨著我國農業機械化水準的不斷提升、農機市場保有量的增加、農機合作社的發展壯大,“三夏”跨區作業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這不禁讓各地投入到“三夏”農機跨區作業的合作社有了不小的壓力。

今年是否還要跨區,對今年的作業收入有何期待?看各地合作社理事長們怎麼說!

山東宏基農機合作社:

今年不跨區了,因為成熟機型跨區需求少

“今年沒有跨區的打算了。現在跨區不好做,一年不如一年。像早些年,我們車隊能出去一百多台收割機。但到前年和去年,能出去個10台機子就不錯了。所以,今年我們合作社乾脆就取消了跨區作業。

”山東省高密市宏基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慶偉向記者說道。

當記者問到今年取消跨區機收計畫的原因,王慶偉給出了三點解釋:“首先,現在國內的小麥收穫機發展已經很成熟,基本都達到了掉粒少或者基本不掉粒的需求,農戶的滿意度提升了,對於機手的要求也就沒有那麼高了;第二,如今各地合作社普遍發展壯大起來,機器的保有量增加,

全國各省的小麥收穫機數量基本飽和了,根本不需要再大面積的跨區作業;第三,就合作社自身來說,往常我們會到安徽、河南進行大概半個月的作業,回來休整一兩天在當地再幹20天,打地區時間差。但現在這兩個省的跨區作業利潤率實在太低了,所以從市場效益的角度我們合作社也就忽略這個需求了。”

雖然跨區作業取消了,但省內作業還是夠讓合作社忙活的。

“今年山東依舊乾旱,小麥收穫可能會提前,估計從6月15號左右就要開始了,時間上也不允許我們再出去作業了。再加上近兩年,我們合作社無論從社員組成還是機具添置方面,實力都大大提升,現在高密40多萬畝將近一半面積的小麥收穫工作都由我們承擔。地方農機局對像我們這樣的國家級合作社示範社的引領作用比較重視,也給予了很多支持和鼓勵。特別是從2015年開始,
我們接下‘全程機械化服務’專案,依靠自己的實力拿下了不少訂單,可有的忙了呢!”

“明年我們將恢復跨區作業。只要是政府引導或市場有需求,我們肯定會竭盡全力去為廣大農戶服務,無論跑多遠我們都願意。”當問及未來幾年是否不再考慮出省作業,王慶偉毫不猶豫地給了否定的答案。“另外,我們今年與國內外兩個廠家簽訂了合作協定,他們將提供30台新型籽粒收穫機給我們做試驗,不僅可以收玉米,也有小麥收穫的割台。這種機器在國內還是比較有市場的,相信今年在試驗成熟後,明年會有比較可觀的跨區訂單。”

安徽昌乾農機合作社:

為了老客戶跨區服務必須保質保量

當記者聯繫到安徽省宿州市 橋區昌乾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武昌金時,他正在與臨近合作社的理事長討論今年“三夏”怎麼幹。“這兩年跨區作業的市場的確不好做,我們正打算這兩天跟老客戶商量作業時間、作業面積和價格。過兩天我得先提前過去,瞭解下當地作業需求。”

“預計今年跟前兩年差不多,我們打算5月下旬出發,先到河南把活幹完,再回安徽把我們自己的地收了,再去江蘇和山東,大概7月初才能結束整個跨區作業。”武昌金向記者介紹道。

說起跨區機收的難處,老武也充滿了無奈:“一是如今市場競爭太激烈了,跨區訂單比之前少了很多,今年估計也就出去20幾台機器,大概40幾名機手,我們打算就直接把車開過去了,不值當再用拖車運了。二是現在30—40歲之間的機手不好找,跨區作業機手基本就是連軸轉,沒有休息的時間,大家都嫌髒嫌累,就算工資漲到500元一天也沒有多少人願意出去幹。”

當記者問是什麼讓合作社還堅持跨區作業,武昌金說:“有些老客戶還是要維護,他們既然信任咱,認可咱的作業品質,咱就要把服務做好,保質保量完成!而且正因為是老客戶,所以作業需求相對比較熟悉,活幹起來心裡也都有底。再有就是好歹跨區機收也為合作社添置了一筆收益。”

“我感覺再過個三五年,可能各地跨區作業會越來越少,甚至基本沒有了。至於我們合作社今後幾年還做不做跨區,到時候看情況吧,一是看國家的政策導向,二是看土地流傳情況,三是看農機市場的發展趨勢。”武昌金對於未來跨區機收做出了這樣的預判。

江蘇海斌農機合作社:

南澇北旱跨區作業難推進

“今年北方乾旱,南方太澇,各地小麥普遍減產,所以就不打算跨區作業了。”江蘇省溧陽市海斌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海斌說,“去年我們還去安徽、浙江收了小麥,但今年客戶普遍都不種小麥了,我們跨區訂單也就沒有了。”

王海濱坦言,去年南方的大雨讓合作社變得不好過。“今年算是我們的荒年。去年小麥播種時,墒情不好,地太爛,江蘇地區的小麥普遍都播不下去,跟常年比種了連三分之一都不到,麥種期大部分的地就只能這麼荒著,眼睜睜地看著一茬莊稼就這麼沒了,損失大概一百多萬吧。雖然我們有農業保險,但能得到的保額賠付是200多元一畝,而我們每畝的損失實際上有1000多元,真的是杯水車薪。所以,我們也希望國家或地方能針對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出臺相應的農業補貼政策,讓我們能放心大膽地把地種好,也讓農民收入有所保障。”

王海濱透露,不只海斌農機合作社一家,周邊大部分合作社今年都是這種情況,不僅跨區機收難以進行,就連自己家門口的作業量也大大降低。“用我們這邊的比喻,搞農業就像做一個‘露天工廠’,收益多少全看老天爺這個‘大客戶’,抵禦風險的能力是相對較差的。所以,現在合作社都發展延伸產業鏈,向農副產品生產加工方面發展,我們自產自銷的大米和菜籽油已經做了六七年了。”

“今年情況比較特殊,如果明年氣候正常,無論省內作業還是省外跨區作業仍然會恢復進行。”王海濱表示。

山西康源農機合作社:

跨區範圍縮小力保周邊省份訂單

“今年的跨區機收正常進行,雖然跟往年相比跨區作業範圍縮小了,但我們力保周邊省份訂單,將奔赴河南、河北為老客戶進行小麥收穫作業。”山西省晉中市康源農機服務合作社理事長侯仁英說道。

“今年有些省份小麥種植面積減少了,我們山西也是這種情況,而且現在小麥收益也下降了,我們都賺不了多少錢。

當記者問將選擇什麼交通方式去到臨近省份,侯仁英說:”跨區一般從5月下旬開始,持續大概20天左右,6月中旬回省。我們合作社已經做好了全面準備,只要老客戶一個電話,我們立馬就能出發。這次預計能出去大概20個機手,8—10台機器吧,統一用拖車運過去,車費也就3000塊錢,這點成本算不了什麼。“

談到找跨區作業機手,老侯表現出些許無奈。”跨區機手本身工作量就大,好多人都不願意幹,如果不用拖車運而靠機手直接把機器開過去,那勞動強度就太大了,怕機手們吃不消。現在機手工資都漲到400多元一天了,但還得托老機手幹,人家出於交情也不好拒絕,但新的、年輕的跨區作業機手還真是不好找。“

”現在各地合作社、農戶幾乎家家都有機器,如果我們不依靠優質的服務和客戶對於我們的信任,感覺連現有的訂單也很難維持。“競爭壓力的加大,也讓侯仁英對未來跨區作業的形勢不太看好。

不僅可以收玉米,也有小麥收穫的割台。這種機器在國內還是比較有市場的,相信今年在試驗成熟後,明年會有比較可觀的跨區訂單。”

安徽昌乾農機合作社:

為了老客戶跨區服務必須保質保量

當記者聯繫到安徽省宿州市 橋區昌乾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武昌金時,他正在與臨近合作社的理事長討論今年“三夏”怎麼幹。“這兩年跨區作業的市場的確不好做,我們正打算這兩天跟老客戶商量作業時間、作業面積和價格。過兩天我得先提前過去,瞭解下當地作業需求。”

“預計今年跟前兩年差不多,我們打算5月下旬出發,先到河南把活幹完,再回安徽把我們自己的地收了,再去江蘇和山東,大概7月初才能結束整個跨區作業。”武昌金向記者介紹道。

說起跨區機收的難處,老武也充滿了無奈:“一是如今市場競爭太激烈了,跨區訂單比之前少了很多,今年估計也就出去20幾台機器,大概40幾名機手,我們打算就直接把車開過去了,不值當再用拖車運了。二是現在30—40歲之間的機手不好找,跨區作業機手基本就是連軸轉,沒有休息的時間,大家都嫌髒嫌累,就算工資漲到500元一天也沒有多少人願意出去幹。”

當記者問是什麼讓合作社還堅持跨區作業,武昌金說:“有些老客戶還是要維護,他們既然信任咱,認可咱的作業品質,咱就要把服務做好,保質保量完成!而且正因為是老客戶,所以作業需求相對比較熟悉,活幹起來心裡也都有底。再有就是好歹跨區機收也為合作社添置了一筆收益。”

“我感覺再過個三五年,可能各地跨區作業會越來越少,甚至基本沒有了。至於我們合作社今後幾年還做不做跨區,到時候看情況吧,一是看國家的政策導向,二是看土地流傳情況,三是看農機市場的發展趨勢。”武昌金對於未來跨區機收做出了這樣的預判。

江蘇海斌農機合作社:

南澇北旱跨區作業難推進

“今年北方乾旱,南方太澇,各地小麥普遍減產,所以就不打算跨區作業了。”江蘇省溧陽市海斌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海斌說,“去年我們還去安徽、浙江收了小麥,但今年客戶普遍都不種小麥了,我們跨區訂單也就沒有了。”

王海濱坦言,去年南方的大雨讓合作社變得不好過。“今年算是我們的荒年。去年小麥播種時,墒情不好,地太爛,江蘇地區的小麥普遍都播不下去,跟常年比種了連三分之一都不到,麥種期大部分的地就只能這麼荒著,眼睜睜地看著一茬莊稼就這麼沒了,損失大概一百多萬吧。雖然我們有農業保險,但能得到的保額賠付是200多元一畝,而我們每畝的損失實際上有1000多元,真的是杯水車薪。所以,我們也希望國家或地方能針對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出臺相應的農業補貼政策,讓我們能放心大膽地把地種好,也讓農民收入有所保障。”

王海濱透露,不只海斌農機合作社一家,周邊大部分合作社今年都是這種情況,不僅跨區機收難以進行,就連自己家門口的作業量也大大降低。“用我們這邊的比喻,搞農業就像做一個‘露天工廠’,收益多少全看老天爺這個‘大客戶’,抵禦風險的能力是相對較差的。所以,現在合作社都發展延伸產業鏈,向農副產品生產加工方面發展,我們自產自銷的大米和菜籽油已經做了六七年了。”

“今年情況比較特殊,如果明年氣候正常,無論省內作業還是省外跨區作業仍然會恢復進行。”王海濱表示。

山西康源農機合作社:

跨區範圍縮小力保周邊省份訂單

“今年的跨區機收正常進行,雖然跟往年相比跨區作業範圍縮小了,但我們力保周邊省份訂單,將奔赴河南、河北為老客戶進行小麥收穫作業。”山西省晉中市康源農機服務合作社理事長侯仁英說道。

“今年有些省份小麥種植面積減少了,我們山西也是這種情況,而且現在小麥收益也下降了,我們都賺不了多少錢。

當記者問將選擇什麼交通方式去到臨近省份,侯仁英說:”跨區一般從5月下旬開始,持續大概20天左右,6月中旬回省。我們合作社已經做好了全面準備,只要老客戶一個電話,我們立馬就能出發。這次預計能出去大概20個機手,8—10台機器吧,統一用拖車運過去,車費也就3000塊錢,這點成本算不了什麼。“

談到找跨區作業機手,老侯表現出些許無奈。”跨區機手本身工作量就大,好多人都不願意幹,如果不用拖車運而靠機手直接把機器開過去,那勞動強度就太大了,怕機手們吃不消。現在機手工資都漲到400多元一天了,但還得托老機手幹,人家出於交情也不好拒絕,但新的、年輕的跨區作業機手還真是不好找。“

”現在各地合作社、農戶幾乎家家都有機器,如果我們不依靠優質的服務和客戶對於我們的信任,感覺連現有的訂單也很難維持。“競爭壓力的加大,也讓侯仁英對未來跨區作業的形勢不太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