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最好看的國產電影都進坎城電影節了麼?

【薄荷味的抹布】 電影界的一股小清流,似薄荷一樣清爽官人的心,歡迎各位大人關注~

每年的坎城國際電影節都有好多國際明星去走紅地毯,一排排的攝像師毫不吝嗇地摁動著手中的快門,

越來越多的女明星挑戰攝影師的眼球,唯恐就怕攝影師拍不到自己的大長腿,雪白背。原本是電影的選秀,如今怎麼多了好多其他的味道~好了!咱們不談娛樂,好好說一說國產電影有哪幾部入圍過坎城國際電影節。只羅列精選的電影!算是科普一下,給大家觀影做一下敲門磚。

1960年《倩女幽魂》、1962年《楊貴妃》、1963年《武則天》入圍”金棕櫚獎“。《楊貴妃》因富麗堂皇的宮廷佈景和服飾奪得最佳內景攝影色彩獎,成為第一部在坎城獲獎的華語電影。

1964年,唐澄的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獲得第17屆坎城電影節榮譽獎。

1975年,胡金銓《俠女》奪得僅次於金棕櫚獎和評審團大獎的最高綜合技術獎,將中國武俠電影推向了世界。

1983年岑范《阿Q正傳》成為首部入圍坎城”金棕櫚獎“主競賽單元的大陸影片。

1990年,張藝謀《菊豆》獲得首屆路易士—布努埃爾獎。

1993年,陳凱歌《霸王別姬》獲“金棕櫚”大獎(第一部“金棕櫚”大獎華語影片,

也是至今唯一一部)。

1994年,張藝謀《活著》獲得評審團大獎,葛優獲最佳男主角(首位華人坎城影帝)。

1997年,王家衛《春光乍泄》入圍主競賽單元,奪得最佳導演獎(王家衛成為首位獲得坎城最佳導演的華人導演)。

2000年,王家衛《花樣年華》獲得坎城最佳藝術成就獎,

梁朝偉榮膺坎城影帝,姜文的《鬼子來了》獲評審團大獎,楊德昌的《一一》獲最佳導演獎。

2004年,張曼玉《清潔》(法國電影)摘坎城最佳女主角桂冠(首位華人坎城影后,首位亞洲坎城影后)。

2006年, 王家衛成為第一個擔任坎城評審團主席的華人。

2007年,王家衛的英語新片《藍莓之夜》入圍“金棕櫚獎”主競賽單元,同時成為開幕影片,這也是坎城電影節六十年來第一次以華人導演的電影作為開幕影片。

2010年,王小帥《日照重慶》入圍“金棕櫚獎”主競賽單元。

2015年:坎城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宣佈,“金馬車獎”授予中國導演賈樟柯(第一位華人導演獲該獎);臺灣導演侯孝賢執導的《刺客聶隱娘》奪得最佳導演。

2017年,範冰冰獲邀擔任第7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

本次精選的大多是大家比較熟悉的,算是科普一下,給大家觀影做一下敲門磚。不得不承認王家衛,陳凱歌,張藝謀等導演在年輕的時候真的很有作為,王家衛的文藝片,陳凱歌的故事,張藝謀的大場面都各具特色讓自己在國際得以立足。

本次精選的大多是大家比較熟悉的,算是科普一下,給大家觀影做一下敲門磚。不得不承認王家衛,陳凱歌,張藝謀等導演在年輕的時候真的很有作為,王家衛的文藝片,陳凱歌的故事,張藝謀的大場面都各具特色讓自己在國際得以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