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被孩子“套路”,你遇到過嗎?

我們要是說到“套路”,很容易聯想到一些不太好的事情,但是當“套路”用在一個小孩子身上,反而變成一種生活裡面的一種樂趣,孩子的一種應對能力。


昨天晚上,按照慣例孩子睡前做三件事,第一件事玩一個親子遊戲,第二個親子共讀繪本,第三個看手機動畫片。前兩個進行的很好很順利,第三個剛開始有點出師不利,孩子突然說不想看動畫片,想看一下兒歌,我想天天看一個也會膩,所以也答應了他的要求。手機看了大約不到十分鐘左右,

就告訴他時間到了,手機要收了,收手機的時候呢恰好出來一個類似消消樂的遊戲廣告,他來了一句,我要玩這個遊戲。我說這個是廣告,媽媽手機上沒有,這個就變成了整個套路的導火索。

(雖然手機收走了,沒有遊戲玩,但是孩子沒有任何的情緒波動)

孩子:媽媽,我要去找爺爺奶奶,我要跟他們睡。

媽媽:爺爺奶奶都累了,睡著了,明天再找好不好?

孩子:我現在想爺爺奶奶了。

(順勢自己就開始往床下爬)

媽媽:那媽媽抱你去敲門好不好?(因為孩子光著身子的,怕著涼,就給披上小毯子包著。)

(孩子敲了敲門,因為很久以前怕孩子打擾爺爺奶奶,提前通過氣,不管孩子怎麼鬧,不要開門。)

媽媽:爺爺奶奶睡著了,聽不到你的敲門的,要不然我們再玩會遊戲?(意圖是想讓他不要打擾老人睡覺,用有趣的事物吸引他的注意力。)

孩子:好!(回答的毫不拖遝)

孩子:媽媽,我玩會手機吧。

媽媽:(故意不理這個茬)我們今天玩個拔河比賽怎麼樣,你跟媽媽拔河看誰厲害好不好?

孩子:我想看會手機。

媽媽:你剛才已經看過了啊,我們現在是玩遊戲時間哦。

孩子:我就看一會。

媽媽:好吧,就一會,說好了,五分鐘就睡覺。(時間有點晚,想著可以看一會就睡覺了,就答應了)

媽媽:時間到了,我們要睡覺了。

孩子:我還沒看完呢,我再看一會。

媽媽:不能看了呢。

孩子:我要找爺爺奶奶去。(發現目的沒達到,故伎重演)

媽媽:爺爺奶奶看你一天很累了,今天不去了好嗎?

聽完這句話,孩子表現出一種失望想哭的表情,但是發現沒有鬆口,竟然開始大哭,並且大喊。這次爺爺奶奶聽到哭喊,躺不住了,就開開房門。

就在爺爺奶奶房門鎖擰響的一瞬間,孩子立馬破涕為笑,後來直接哈哈的樂上了,這是得逞的笑。

其實這個時候目的已經很明白了,說白了就是因為不讓看手機然後想辦法看手機,結果發現從爸爸媽媽這裡通過不了就去找爺爺奶奶,但是他不知道的是爺爺奶奶跟爸爸媽媽是通氣的,一樣沒有我的同意誰都不會給他看。

果然待了大約有半小時,就開始喊著“我要媽媽,我要媽媽”,被奶奶抱回來了,然後躺在床上對我說“媽媽,我好想你啊”,得,甜言蜜語又來了,不過也折騰的困了,不到一分鐘睡著了,這個事情就結束了。

孩子就是孩子,我們常說基本從孩子剛出生就要鬥智鬥勇,隨著年齡的增長,那個智鬥更是逐漸升級,也不知道這些都是從哪裡來的。

其實這種所謂的“套路”都在我們的笑意中,問題是我們明知道他們的目的卻無法反駁,這算是一種智慧吧,我是感覺挺有意思,不知道你們生活裡面有沒有被“套路”過呢?

文/布丁媽媽私享會,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歡迎關注“布丁媽媽私享會”,布丁媽媽與各位爸爸媽媽一起在這條路上修行、前進。

我要媽媽”,被奶奶抱回來了,然後躺在床上對我說“媽媽,我好想你啊”,得,甜言蜜語又來了,不過也折騰的困了,不到一分鐘睡著了,這個事情就結束了。

孩子就是孩子,我們常說基本從孩子剛出生就要鬥智鬥勇,隨著年齡的增長,那個智鬥更是逐漸升級,也不知道這些都是從哪裡來的。

其實這種所謂的“套路”都在我們的笑意中,問題是我們明知道他們的目的卻無法反駁,這算是一種智慧吧,我是感覺挺有意思,不知道你們生活裡面有沒有被“套路”過呢?

文/布丁媽媽私享會,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歡迎關注“布丁媽媽私享會”,布丁媽媽與各位爸爸媽媽一起在這條路上修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