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倉央嘉措:雪域最大的王,世間最美的情郎

01

一束陽光越過高高的宮牆,投射到大殿內,灑下斑駁陸離的光影,大殿明亮了許多。

各色各樣的佛像、唐卡、經幡和哈達,矗立著,垂掛著,在光的照耀下生動起來,不再那麼暮氣沉沉。

大殿內香霧繚繞,經文朗朗。

誦經的玉面少年,雙目如炬專心致志卻眉頭緊鎖,他看見這束光,嘴角微微揚起,誦經的速度緩下來。

他走出大殿,追隨著光,調皮地用手捕捉光圈,仰起頭,天空瓦藍瓦藍的,一朵朵潔白的雲朵仿佛阿媽手裡的棉絮,蓬鬆輕盈。

兩隻鳥兒在圍牆頭上跳來跳去,春天來了,姐姐仁增旺姆春日般溫和的笑顏又撞進了少年的心房,霎那間的恍惚,他要去追趕姐姐和阿媽,

少年急步往宮牆外奔去。

宮殿的侍衛雙雙伸臂擋住了他,少年大喝一聲:大膽!

侍衛哆嗦了一下,深深彎下腰,誠惶誠恐地哀求:王啊,請回吧,放你出去奴才性命不保,恕奴才罪過,請回吧……

大殿內一串急急忙忙窸窸窣窣的腳步跟出來,喇嘛,隨從,經師,齊聲急呼:王啊,請回吧,王啊,請自重……

少年退回宮牆內,狠狠地瞪著身後的一溜人,隨從們低低弓著身子,齊齊往後退了一步,

嘴裡依然戰戰兢兢地哀求著:王啊,請回吧,王啊,你的學業經文不可荒廢啊……

少年無奈地歎口氣,望著牆頭活波跳躍的鳥兒,感慨萬千:我是王嗎?我是倉央嘉措嗎?怎麼連只鳥兒都不如?宮牆深深鎖春色……

少年負氣返回大殿,大聲吆喝:筆墨侍候……

經師點頭如搗蒜:王啊,無上的王啊,這就對了!回頭低聲吆喝隨從和喇嘛:還不快快上筆墨……

少年略一提氣,筆走如劍,沉穩有力,

悲憤和鬱悶化作筆下排山倒海的詩句,他有太多疑問,他不知道問誰,他只有向至高無上的佛傾訴,他希望法力無邊的佛能給他答案,能救贖他

我問佛:世間為何有那麼多遺憾?

佛曰: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即遺憾

我問佛:如何讓人們的心不再感到孤單?

佛曰:每一顆心生來就是孤單而殘缺的

我問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鳳凰,涅盤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

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02

這些天少年總有些昏昏欲睡,無精打采,不久前他還是賓士在草原,流浪在山林,如馬兒般自由的阿旺嘉措,一場戲劇般,懵懵懂懂糊裡糊塗就變成了倉央嘉措,

錦衣玉食萬人敬仰,據說是西藏最大的王。

可是他還不習慣接納現在的自己,前世今生,恍然如夢……

牧場的青草長高了,天上的雲朵更白了,山上杜鵑花笑紅了臉,春姑娘輕輕溜到了門隅。

阿旺嘉措將幾頭花白相間的犛牛和一群雲朵般的羊兒趕進草場,然後飛奔向一片灌木林,那裡一身翠綠衣裙的仁增汪姆依樹而立,她撥弄著自己的辮子,容貌俏麗,體格風騷,她的眼睛如兩顆閃亮的黑寶石,她笑起來兩個酒窩春意蕩漾。

阿旺嘉措看的出神,他喚一聲:姐姐……

仁增汪姆比阿旺嘉措大兩歲,他一直喚她姐姐。兩人青梅竹馬 兩小無猜,多情的人兒手牽手走向樹林深處,山桃花的花瓣灑落肩頭,幾隻喜鵲又唱又跳……

一隻長長的迎親隊伍,嗩呐陣陣,紅衣喇嘛正在迎娶他一身紅裙的彩虹般嬌豔的新娘,阿旺嘉措深情地對她的仁增汪姆說:有一天我們也會和他們一樣,你一定要等著我來娶你……

仁增汪姆格格的笑聲脆生生地回蕩在林間,她羞澀地掙脫阿旺嘉措的手,跑向遠處。阿旺嘉措看著就像天上的月亮般皎潔無瑕的心愛姑娘,暗自發誓:一生一世,一雙人……

整個春天,詩意,愛情,六弦琴融合成濃烈的青稞酒,她醉了,他也醉了……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改寫了這一切!

一個平常的午後,外面街上發生了騷亂。馬蹄聲、吆喝聲、奔跑聲響成一片,陣陣塵土在陽光下飛騰起來,人們的面孔不停地閃過,充滿了驚恐和好奇。

阿旺嘉措和仁增汪姆急忙向街上張望。嘖嘖!有喇嘛,有當地的官員,有尾隨的兒童,此地從來沒有出現過這麼多威武的士兵。這支並不整齊的隊伍,東張西望地,像在尋找著什麼。看熱鬧的人空前的多,但是誰也說不出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忽然有人發現了阿旺嘉措,就朝著那些騎馬的人喊道:“他在這裡!他在這裡!”

“到底是怎麼回事?”阿旺嘉措完全莫名其妙了,他意識到怕是有什麼災禍要降臨到自己的頭上,或者有什麼意外的重大誤會牽連了自己。

一個士兵牽來了一匹空著鞍子的棗紅色大馬,幾個喇嘛和官員客氣地請阿旺嘉措上馬。阿旺嘉措遲疑著。

阿旺嘉措回頭尋找仁增汪姆,看見她正鑽過人群朝他這邊擠過來。她被士兵攔擋在週邊,發瘋似的往前沖著,一個士兵舉起鞭子威嚇。

“先去休息,明天就要起程到拉薩去了。家人如還有話說,今晚請他們到宗政府來談吧。”一位官員催促著阿旺嘉措,讓他和自己都快些離開這個亂哄哄的、揚著塵土、曬著烈日的地方。

這突如其來的事變,阿旺嘉措像挨了當頭一棒,昏沉了很久都醒不過來。什麼佛緣?受戒?拉薩?第巴?……拉薩是黃教的聖地,受了戒豈不就永無和仁增汪姆成婚之日了嗎?這怎麼能行?這是怎麼回事?

阿旺嘉措在院子裡踱著步,焦急地等待著仁增汪姆的到來。看今天街上人們的眼睛,有多少人在羡慕他呀,羡慕他能得到這天上掉下來的好運,羡慕他能到聖地拉薩去,羡慕他能到距離達賴很近的地方去。但他怎麼能捨得下仁增汪姆呢?他又怎麼能捨下這位情人呢?第巴的命令是無法抗拒的。他的心憤憤不平起來。

天色暗了下來,還不見仁增汪姆的身影。宗政府門口的衛兵,總是禮貌堅決將他擋在門內。

門外一片漆黑,這才來了一位喇嘛,對阿旺嘉措說:“我們已經調查過了,姑娘仁增汪姆,只是您的朋友。您很快就要受戒,再不能接近女人。仁增汪姆已經向寺院起了誓,作了保證,不再和您來往了。請您安靜歇息,明早還要上路。”這位奉命傳話的喇嘛像念經一樣地背誦完了上面的話,面無表情地走了。

阿旺嘉措想大聲地叫喊,想奮力地抗爭。但他沒有喊出聲來,他向誰喊呢?誰來聽他喊呢?

心愛的仁增汪姆,你怎麼這麼快就妥協了呢?心愛的仁增汪姆,為什麼一遇到突然的事變,就作了那樣的保證呢?

阿旺嘉措又急又氣,他借著昏暗的酥油燈,寫下詩行,流下淚水,未來的一切尚難預卜,命運之神是如此強大。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03

阿旺嘉措一直心懷念想,他想既然可以突如其來地與他的仁增汪姆分離,也許也會不期而遇地再次相逢。

直到有一天

當班禪和第巴告知阿旺嘉措,他就是第五世達賴喇嘛的轉世淨體的時候,他震驚萬分,逐漸解開了心中的疑團。他,出身於信奉紅教的家庭,竟然一下子成了黃教的領袖!

他,一個從小放牧的少年,怎麼會一下子坐上這樣至高無上的尊位!他,一個時刻思念著情人的青年,如何去主持千萬人修行的神職!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是佛的旨意?還是命運的安排?或者是一場夢?這是在開一個荒唐的玩笑吧?

然而,這一切卻都是無可否認也無法改變的事實,阿旺嘉措無奈地接受了命運的饋贈或者捉弄。

在這一刻,他清楚地知道一件事實:從今以後他就是倉央嘉措了,他再也回不到阿旺嘉措的時光,他再也見不到他心愛的仁增汪姆了!

經堂內,在經師們的引領督導下,倉央嘉措日日埋頭于成堆的書籍中,哲學、歷史、醫學、佛經、算數……

這高高的宮殿讓他沒有了任何馳騁的想像和靈活的思考。眾人豔羨的榮耀與他卻是心靈的煎熬,每每在學經問道的間隙,只有想起他的仁增汪姆他才會心生暖意,不再孤單。雖然他知道他那月光般皎潔的情人再也不會回來了,但他心的某一處地方永遠屬於她……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裡

不舍不棄

來我的懷裡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 相愛

寂靜 歡喜

04

轉眼三年過去,倉央嘉措從懵懂少年變成了俊朗的青年。

他夾雜在政治的爾虞我詐之中,卻遠離權謀之外。他明白在政教兩方面,他都不可能也不會被允許有所作為,在布達拉宮這艘大船上,他是高貴的乘客,卻不是舵手。

他孤獨苦悶,常常著一身素服,化名宕桑汪波流連於拉薩的街頭。

而那一日,真的好難忘!

一位聖潔如天山雪蓮的姑娘“瑪姬阿米”於他一見鍾情。她寧靜溫婉,心靈手巧,冰雪聰明,天生有著藝術的氣質。藏區的激流、森林、雪峰、花鳥滋養了她,她美的讓倉央嘉措,流連忘返,魂不守舍。

而姑娘也被宕桑汪波的俊朗、溫暖、多情、才華橫溢深深打動。他們就在姑娘經營的小酒館裡,作詩、飲酒、彈琴、論道……每每夜深人靜,宕桑汪波才戀戀不捨地告別姑娘,悄悄潛回布達拉宮,富麗堂皇的宮殿,對於倉央嘉措來說就像牢籠。

姑娘像情人,像親人,像血液一樣融進了倉央嘉措的身體。又到了不得不告別的時候,倉央嘉措一遍遍吻著姑娘的髮絲、額頭留下多情的淚水……

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熱戀的腳步總是匆匆而急切,熱戀的眼神總是甜蜜而藏不住秘密。

第巴似乎嗅到了一絲異樣的味道。他派人秘密跟蹤調查倉央嘉措。那場大雪,洩露了他遊蕩在拉薩城的秘密。

第巴言語間的提示,警告和威脅,讓倉央嘉措懊惱不已。原是世間最真摯的感情,卻受盡無情戒律的折磨。

兩個相愛的人只能將深深的眷戀埋藏心底,他感激瑪姬阿米給了他深厚美妙的愛情,使他看到了金頂“牢房“之外的碧藍天空,卻始終內疚於隱瞞了不能娶她的達賴身份。

自恐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怕誤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05

一場來自布達拉宮的政治陰謀如一張網,正在向他們當頭罩來。

又一個夜晚,當倉央嘉措費盡心機,騰挪輾轉來到瑪姬阿米的小酒館時,那裡早已經人去樓空,倉央嘉措瘋了似的呼喚他的瑪姬阿米,後來終於從鄰居那知曉,瑪姬阿米被官府抓走了,但花一樣盛開的她,在倉央嘉措的心中永遠無法凋謝,布達拉宮的陰謀永遠拆散不了兩顆緊緊相連的心。

倉央嘉措自虐,發狂,向當權著挑釁,他要自由,他不要達賴的身份,不要榮華富貴,他要去找尋他的瑪姬阿米。

我終於明白,世間有一種思緒,無法用言語形容,粗獷而憂傷。

回聲的千結百繞,守候的是執著,一如月光下的高原,一抹淡淡癡癡的笑,笑那浮華落盡 月色如洗,笑那悄然而逝 ,飛花萬盞……

人生的旅途中,他剛剛邁步不久,走了不長的一段路程,卻已經累了,累極了,麻木了。

倉央嘉措形同枯槁,雙眼呆滯,他不停轉動手裡經筒,不知是否可以減輕內心的悔恨和疼痛……

那一刻 我升起風馬 不為乞福 只為守候你的到來

那一天 閉目在經殿香霧中 驀然聽見 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日 壘起瑪尼堆 不為修德 只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 我聽了一宿梵唱 不為參悟 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

那一月 我搖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轉山轉水轉佛塔 不為修來生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那一瞬,我飛升成仙,不為長生,只為佑你平安喜樂

拉薩之外的大世界也正風起雲湧!乾清宮裡,康熙皇帝龍顏大怒,消息來報,倉央嘉措是假達賴,花花公子,多次不守佛門清規,破壞戒律。康熙命押解倉央嘉措回京受審。

朝夕之間,倉央嘉措從華麗的囚徒變成了囚犯。

有人說,他被康熙處死了,有人說,他病死了,我更願意相信,他走失在了青海湖,自己將自己弄得下落不明,像風一樣散去,從此不再背負無奈。

倉央嘉措遊歷了許多地方,布經講道,流離失所,生活異常清苦,但他始終沒有忘記他心愛的瑪姬阿米。

倉央嘉措對著湖水、雪山、森林,一遍遍與他聖潔的姑娘對話:遇到你,是我的榮幸。我們在一起的時間雖然短暫,但在我的心靈深處卻留下了無比美好的記憶。想到你,我就有了活下去的勇氣……

誰,執我之手,斂我半世癲狂;

誰,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離;

誰,撫我之面,慰我半世哀傷;

誰,攜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

……

執子之手,陪你癡狂千生;

深吻子眸,伴你萬世輪回。

她的眼睛如兩顆閃亮的黑寶石,她笑起來兩個酒窩春意蕩漾。

阿旺嘉措看的出神,他喚一聲:姐姐……

仁增汪姆比阿旺嘉措大兩歲,他一直喚她姐姐。兩人青梅竹馬 兩小無猜,多情的人兒手牽手走向樹林深處,山桃花的花瓣灑落肩頭,幾隻喜鵲又唱又跳……

一隻長長的迎親隊伍,嗩呐陣陣,紅衣喇嘛正在迎娶他一身紅裙的彩虹般嬌豔的新娘,阿旺嘉措深情地對她的仁增汪姆說:有一天我們也會和他們一樣,你一定要等著我來娶你……

仁增汪姆格格的笑聲脆生生地回蕩在林間,她羞澀地掙脫阿旺嘉措的手,跑向遠處。阿旺嘉措看著就像天上的月亮般皎潔無瑕的心愛姑娘,暗自發誓:一生一世,一雙人……

整個春天,詩意,愛情,六弦琴融合成濃烈的青稞酒,她醉了,他也醉了……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改寫了這一切!

一個平常的午後,外面街上發生了騷亂。馬蹄聲、吆喝聲、奔跑聲響成一片,陣陣塵土在陽光下飛騰起來,人們的面孔不停地閃過,充滿了驚恐和好奇。

阿旺嘉措和仁增汪姆急忙向街上張望。嘖嘖!有喇嘛,有當地的官員,有尾隨的兒童,此地從來沒有出現過這麼多威武的士兵。這支並不整齊的隊伍,東張西望地,像在尋找著什麼。看熱鬧的人空前的多,但是誰也說不出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忽然有人發現了阿旺嘉措,就朝著那些騎馬的人喊道:“他在這裡!他在這裡!”

“到底是怎麼回事?”阿旺嘉措完全莫名其妙了,他意識到怕是有什麼災禍要降臨到自己的頭上,或者有什麼意外的重大誤會牽連了自己。

一個士兵牽來了一匹空著鞍子的棗紅色大馬,幾個喇嘛和官員客氣地請阿旺嘉措上馬。阿旺嘉措遲疑著。

阿旺嘉措回頭尋找仁增汪姆,看見她正鑽過人群朝他這邊擠過來。她被士兵攔擋在週邊,發瘋似的往前沖著,一個士兵舉起鞭子威嚇。

“先去休息,明天就要起程到拉薩去了。家人如還有話說,今晚請他們到宗政府來談吧。”一位官員催促著阿旺嘉措,讓他和自己都快些離開這個亂哄哄的、揚著塵土、曬著烈日的地方。

這突如其來的事變,阿旺嘉措像挨了當頭一棒,昏沉了很久都醒不過來。什麼佛緣?受戒?拉薩?第巴?……拉薩是黃教的聖地,受了戒豈不就永無和仁增汪姆成婚之日了嗎?這怎麼能行?這是怎麼回事?

阿旺嘉措在院子裡踱著步,焦急地等待著仁增汪姆的到來。看今天街上人們的眼睛,有多少人在羡慕他呀,羡慕他能得到這天上掉下來的好運,羡慕他能到聖地拉薩去,羡慕他能到距離達賴很近的地方去。但他怎麼能捨得下仁增汪姆呢?他又怎麼能捨下這位情人呢?第巴的命令是無法抗拒的。他的心憤憤不平起來。

天色暗了下來,還不見仁增汪姆的身影。宗政府門口的衛兵,總是禮貌堅決將他擋在門內。

門外一片漆黑,這才來了一位喇嘛,對阿旺嘉措說:“我們已經調查過了,姑娘仁增汪姆,只是您的朋友。您很快就要受戒,再不能接近女人。仁增汪姆已經向寺院起了誓,作了保證,不再和您來往了。請您安靜歇息,明早還要上路。”這位奉命傳話的喇嘛像念經一樣地背誦完了上面的話,面無表情地走了。

阿旺嘉措想大聲地叫喊,想奮力地抗爭。但他沒有喊出聲來,他向誰喊呢?誰來聽他喊呢?

心愛的仁增汪姆,你怎麼這麼快就妥協了呢?心愛的仁增汪姆,為什麼一遇到突然的事變,就作了那樣的保證呢?

阿旺嘉措又急又氣,他借著昏暗的酥油燈,寫下詩行,流下淚水,未來的一切尚難預卜,命運之神是如此強大。

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憶。

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03

阿旺嘉措一直心懷念想,他想既然可以突如其來地與他的仁增汪姆分離,也許也會不期而遇地再次相逢。

直到有一天

當班禪和第巴告知阿旺嘉措,他就是第五世達賴喇嘛的轉世淨體的時候,他震驚萬分,逐漸解開了心中的疑團。他,出身於信奉紅教的家庭,竟然一下子成了黃教的領袖!

他,一個從小放牧的少年,怎麼會一下子坐上這樣至高無上的尊位!他,一個時刻思念著情人的青年,如何去主持千萬人修行的神職!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是佛的旨意?還是命運的安排?或者是一場夢?這是在開一個荒唐的玩笑吧?

然而,這一切卻都是無可否認也無法改變的事實,阿旺嘉措無奈地接受了命運的饋贈或者捉弄。

在這一刻,他清楚地知道一件事實:從今以後他就是倉央嘉措了,他再也回不到阿旺嘉措的時光,他再也見不到他心愛的仁增汪姆了!

經堂內,在經師們的引領督導下,倉央嘉措日日埋頭于成堆的書籍中,哲學、歷史、醫學、佛經、算數……

這高高的宮殿讓他沒有了任何馳騁的想像和靈活的思考。眾人豔羨的榮耀與他卻是心靈的煎熬,每每在學經問道的間隙,只有想起他的仁增汪姆他才會心生暖意,不再孤單。雖然他知道他那月光般皎潔的情人再也不會回來了,但他心的某一處地方永遠屬於她……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裡

不舍不棄

來我的懷裡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 相愛

寂靜 歡喜

04

轉眼三年過去,倉央嘉措從懵懂少年變成了俊朗的青年。

他夾雜在政治的爾虞我詐之中,卻遠離權謀之外。他明白在政教兩方面,他都不可能也不會被允許有所作為,在布達拉宮這艘大船上,他是高貴的乘客,卻不是舵手。

他孤獨苦悶,常常著一身素服,化名宕桑汪波流連於拉薩的街頭。

而那一日,真的好難忘!

一位聖潔如天山雪蓮的姑娘“瑪姬阿米”於他一見鍾情。她寧靜溫婉,心靈手巧,冰雪聰明,天生有著藝術的氣質。藏區的激流、森林、雪峰、花鳥滋養了她,她美的讓倉央嘉措,流連忘返,魂不守舍。

而姑娘也被宕桑汪波的俊朗、溫暖、多情、才華橫溢深深打動。他們就在姑娘經營的小酒館裡,作詩、飲酒、彈琴、論道……每每夜深人靜,宕桑汪波才戀戀不捨地告別姑娘,悄悄潛回布達拉宮,富麗堂皇的宮殿,對於倉央嘉措來說就像牢籠。

姑娘像情人,像親人,像血液一樣融進了倉央嘉措的身體。又到了不得不告別的時候,倉央嘉措一遍遍吻著姑娘的髮絲、額頭留下多情的淚水……

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熱戀的腳步總是匆匆而急切,熱戀的眼神總是甜蜜而藏不住秘密。

第巴似乎嗅到了一絲異樣的味道。他派人秘密跟蹤調查倉央嘉措。那場大雪,洩露了他遊蕩在拉薩城的秘密。

第巴言語間的提示,警告和威脅,讓倉央嘉措懊惱不已。原是世間最真摯的感情,卻受盡無情戒律的折磨。

兩個相愛的人只能將深深的眷戀埋藏心底,他感激瑪姬阿米給了他深厚美妙的愛情,使他看到了金頂“牢房“之外的碧藍天空,卻始終內疚於隱瞞了不能娶她的達賴身份。

自恐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怕誤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05

一場來自布達拉宮的政治陰謀如一張網,正在向他們當頭罩來。

又一個夜晚,當倉央嘉措費盡心機,騰挪輾轉來到瑪姬阿米的小酒館時,那裡早已經人去樓空,倉央嘉措瘋了似的呼喚他的瑪姬阿米,後來終於從鄰居那知曉,瑪姬阿米被官府抓走了,但花一樣盛開的她,在倉央嘉措的心中永遠無法凋謝,布達拉宮的陰謀永遠拆散不了兩顆緊緊相連的心。

倉央嘉措自虐,發狂,向當權著挑釁,他要自由,他不要達賴的身份,不要榮華富貴,他要去找尋他的瑪姬阿米。

我終於明白,世間有一種思緒,無法用言語形容,粗獷而憂傷。

回聲的千結百繞,守候的是執著,一如月光下的高原,一抹淡淡癡癡的笑,笑那浮華落盡 月色如洗,笑那悄然而逝 ,飛花萬盞……

人生的旅途中,他剛剛邁步不久,走了不長的一段路程,卻已經累了,累極了,麻木了。

倉央嘉措形同枯槁,雙眼呆滯,他不停轉動手裡經筒,不知是否可以減輕內心的悔恨和疼痛……

那一刻 我升起風馬 不為乞福 只為守候你的到來

那一天 閉目在經殿香霧中 驀然聽見 你頌經中的真言

那一日 壘起瑪尼堆 不為修德 只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 我聽了一宿梵唱 不為參悟 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

那一月 我搖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轉山轉水轉佛塔 不為修來生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那一瞬,我飛升成仙,不為長生,只為佑你平安喜樂

拉薩之外的大世界也正風起雲湧!乾清宮裡,康熙皇帝龍顏大怒,消息來報,倉央嘉措是假達賴,花花公子,多次不守佛門清規,破壞戒律。康熙命押解倉央嘉措回京受審。

朝夕之間,倉央嘉措從華麗的囚徒變成了囚犯。

有人說,他被康熙處死了,有人說,他病死了,我更願意相信,他走失在了青海湖,自己將自己弄得下落不明,像風一樣散去,從此不再背負無奈。

倉央嘉措遊歷了許多地方,布經講道,流離失所,生活異常清苦,但他始終沒有忘記他心愛的瑪姬阿米。

倉央嘉措對著湖水、雪山、森林,一遍遍與他聖潔的姑娘對話:遇到你,是我的榮幸。我們在一起的時間雖然短暫,但在我的心靈深處卻留下了無比美好的記憶。想到你,我就有了活下去的勇氣……

誰,執我之手,斂我半世癲狂;

誰,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離;

誰,撫我之面,慰我半世哀傷;

誰,攜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

……

執子之手,陪你癡狂千生;

深吻子眸,伴你萬世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