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企業走出去,個人移動保險箱做後備軍

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16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不含銀行、證券和保險)額達1701億美元,吸引外資直接投資(不含銀行、證券和保險)實際額1260億美元。中國對外投資已經超過吸引外資,成為資本淨輸出國。

走出去已成為中國經濟深度融入全球價值分工體系的一個主要法則,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新旋律、新常態、新階段。

然而在走出去的同時,國內外的一些諮詢機構調查資料顯示:中企海外並購的成功率不超過50%,海外礦業收購的失敗率更是超過80%。

面臨的風險

外部風險

這裡是指對外投資企業不瞭解所在國的法律法規和財稅制度所導致的經營困難或財產損失,或者一些政治經濟上的風險。比如說:境外新設投資的風險和跨國並購以及匯率變動的風險;徵收、戰亂、匯兌、政府違約的風險;恐怖主義、民族主義、和平時期動亂、主權債務違約的風險。

內部風險

內部風險主要指由於人員安排不當或主要決策者水準和能力有限所導致的。

主要包括法律意識不強,大多數中國企業管理層缺少對國外法律的瞭解。並且風險管理機制缺失,不能對境外市場情況的複雜性做出相應調整。

如何提高投資能力

近日,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屠光紹在 “把握‘一帶一路’建設機遇,提升海外投資並購能力”一文中提到“為了更好地發揮海外投資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支撐作用,

必須牢牢把握海外投資並購的戰略定位,增強海外投資的主動性、針對性和有效性。通過創新企業投資方式與完善政府配套政策和服務,從國家和企業兩個層面,有效應對外部挑戰,提升中國企業海外投資並購能力。”

小編認為,所提到的國家層面就是國家相關機關應加強對外投資保護立法,建立一套海外投資的保險制度,不僅能夠讓企業規避風險 ,也是促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應有之義。

企業層面就是就是要引入專業化的人才 ,更好地幫助“走出去”企業提升在境外投資合作的綜合應對能力和風險把控能力。

近期香港衛安集團為了配合中國企業對外投資,滿足個人的資產配置需求,推出了一款移動保險箱的服務,能夠滿足企業的資金提取需要,個人的資產配置需求,做好資金財產的後備工作。並且在安全上借助電子鎖系統、借助生物指紋識別技術和GPS追蹤系統的最新技術來保護財產安全。

在服務上,採用個人尊享服務,能夠全天24小時的任意時間接受客人的傳召去提供個人移動保險箱服務。使使用者在服務以及安全上,對衛安個人移動保險箱這個後援軍真正的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