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5月21日4時31分迎“小滿”:炎炎夏日就要開始啦

眼光日曆

“花季清明,雨季小滿。”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5月21日4時31分迎來“小滿”節氣。專家提示說,小滿節氣標誌炎熱夏季的正式開始,公眾要注意防暑降溫。

據瞭解,每年陽曆的5月21日或22日,太陽到達黃經60度時為小滿,它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第八個節氣,是一個表示物候變化的節氣。

從氣候特徵來看,小滿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相繼進入夏季,南北溫差進一步縮小,降水進一步增多,自然界的植物都比較豐滿和茂盛,正是“小麥青青大麥黃,風和日麗滿地香”的時節。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這時全國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後期,所以叫小滿。“滿”是用來形容雨水的盈缺,農諺“小滿不滿,芒種不管”說的就是小滿時田裡如果蓄不滿水,

就可能造成田坎乾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

作為傳統的節氣,小滿在我國農耕文化時期是非常受重視的,我們的祖先往往會在這個世界

小滿節氣的習俗有哪些呢?

第一個習俗是搶水。此前,農戶以村圩為單位舉行“搶水”儀式,

多由年長執事者約集各戶,確定日期,安排準備,至是日黎明即群行出動,燃起火把於水車基上吃麥糕、麥餅、麥團,待執事者以鼓鑼為號,群以擊器相和,踏上小河漢上事先裝好的水車,數十輛一齊踏動,把河水引灌入田,至河浜水光方止。

第二個是祭三神。農家在車水前于車基上置魚肉、香燭等祭拜之,特殊之處為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時潑入田中,有祝水源湧旺之意。

以上舊俗表明了農民對水利排灌的重視。

第三個是蠶神誕辰。小滿節相傳為蠶神誕辰,這一天我國以養蠶稱著的江浙一帶也很熱鬧。當地會唱戲慶祝。

第四個習俗是食苦菜。苦菜鮮爽口,清涼嫩香,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膽鹼、糖類、核黃素和甘露醇等。

第五個習俗是採收香蕉。小滿節氣臺灣彰化附近的海域可捕獲黑鯧,東北部的蘇澳及南部海域則可捕獲到飛魚。

高雄縣的旗山、美濃等地的香蕉已經進入盛產期。

防暑降溫不可忽視

中央氣象臺介紹,進入5月以來,我國華北東南部、黃淮北部、江南南部和東部、華南東北部等地均已入夏,北方多地更是遭遇“炙烤”,出現了35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天氣。

天氣日漸炎熱,防暑降溫不可忽視。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李豔玲提示說,小滿時節,公眾中午及午後應儘量減少外出時間,出行時多喝水,注意皮膚的保濕護理。夏季天氣悶熱,容易心情煩躁,可提前準備提神醒腦、防暑降溫用品。在飲食調理上,少吃雞、堅果、生薑、芥末等生濕燥熱的食品,多食一些清熱利濕的食物,比如絲瓜、冬瓜、蘿蔔、苦瓜、桃、草莓、番茄、黃瓜、綠豆等。

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小滿節氣氣溫將進一步升高,人們應該如何養生?

注意預防濕疹 皮膚感染等疾病

每年隨著小滿節氣的來臨,氣溫持續升高、濕氣逐步加大,在這種高溫高濕氣候的影響下,濕疹、急性胃腸炎等疾病開始高發,部分人群皮膚表層還易受到外部感染,長出癤子。一般情況下,糖尿病患者易在脖子後方長癤子。

東直門中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劉敏說:“用野菜熬水、用蒲公英泡茶飲用,或者用藿香正氣水清洗皮膚,這些方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皮膚受到外部感染,如果有些人發現皮膚表層已經長了癤子,那麼在治療時應以清熱解毒為主。”

劉敏提示稱,癤子可能長在人們身體表層皮膚的各個部位,尤其是腰部、臀部、大腿根部等易出汗的隱蔽部位。另外,患者在用藥過程中千萬不要選擇油狀膏體類藥物,因為這種質地的藥物塗抹在皮膚表層不透氣,不僅起不到治療作用、而且還會阻滯病情緩解。

飲食以苦味為主

自小滿節氣起,人們可以開始適當食用茶、苦瓜等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苦味食物。

《本草綱目》一書中稱:苦菜久服,安心益氣,輕身、耐老。可見,在人們容易心火旺盛的夏天,苦味食物不僅能夠起到安神清心的作用,而且還能抗疲勞。

需要注意的是,苦味食物不宜過多食用,多食以後易傷害心陽、脾陽。“在食用之前人們應該先弄清楚自己屬於哪種身體體質,該食物較適合濕熱體質的人群。”劉敏直言,脾胃虛寒的人群應謹慎食用苦味食物。

另外,隨著夏季的到來,食物的腐爛速度開始加快、細菌開始繁殖,腸道類疾病開始高發。人們在飲食上務必注意衛生,多食用新鮮的蔬菜、水果(例如黃瓜、番茄、草莓、櫻桃等應季的蔬菜、水果),飲食不要過分油膩。

天氣日漸炎熱,防暑降溫不可忽視。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李豔玲提示說,小滿時節,公眾中午及午後應儘量減少外出時間,出行時多喝水,注意皮膚的保濕護理。夏季天氣悶熱,容易心情煩躁,可提前準備提神醒腦、防暑降溫用品。在飲食調理上,少吃雞、堅果、生薑、芥末等生濕燥熱的食品,多食一些清熱利濕的食物,比如絲瓜、冬瓜、蘿蔔、苦瓜、桃、草莓、番茄、黃瓜、綠豆等。

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小滿節氣氣溫將進一步升高,人們應該如何養生?

注意預防濕疹 皮膚感染等疾病

每年隨著小滿節氣的來臨,氣溫持續升高、濕氣逐步加大,在這種高溫高濕氣候的影響下,濕疹、急性胃腸炎等疾病開始高發,部分人群皮膚表層還易受到外部感染,長出癤子。一般情況下,糖尿病患者易在脖子後方長癤子。

東直門中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劉敏說:“用野菜熬水、用蒲公英泡茶飲用,或者用藿香正氣水清洗皮膚,這些方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皮膚受到外部感染,如果有些人發現皮膚表層已經長了癤子,那麼在治療時應以清熱解毒為主。”

劉敏提示稱,癤子可能長在人們身體表層皮膚的各個部位,尤其是腰部、臀部、大腿根部等易出汗的隱蔽部位。另外,患者在用藥過程中千萬不要選擇油狀膏體類藥物,因為這種質地的藥物塗抹在皮膚表層不透氣,不僅起不到治療作用、而且還會阻滯病情緩解。

飲食以苦味為主

自小滿節氣起,人們可以開始適當食用茶、苦瓜等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苦味食物。

《本草綱目》一書中稱:苦菜久服,安心益氣,輕身、耐老。可見,在人們容易心火旺盛的夏天,苦味食物不僅能夠起到安神清心的作用,而且還能抗疲勞。

需要注意的是,苦味食物不宜過多食用,多食以後易傷害心陽、脾陽。“在食用之前人們應該先弄清楚自己屬於哪種身體體質,該食物較適合濕熱體質的人群。”劉敏直言,脾胃虛寒的人群應謹慎食用苦味食物。

另外,隨著夏季的到來,食物的腐爛速度開始加快、細菌開始繁殖,腸道類疾病開始高發。人們在飲食上務必注意衛生,多食用新鮮的蔬菜、水果(例如黃瓜、番茄、草莓、櫻桃等應季的蔬菜、水果),飲食不要過分油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