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史上最失敗的間諜計畫,沒有它就沒有後來的關中糧倉

間諜在我國古代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國最著名的兵書《孫子兵法》傳世的十三篇中,就有用間篇。古人使用間諜或刺探敵情,或蠱惑地方首領。也因此誕生了許多精彩的故事。然而有一個國家也派了一個間諜去敵對國家,

意圖搞垮它,結果卻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反而幫助對方更快的消滅了自己。這個國家就是戰國七雄之一的韓國。

西元前246年,此時的戰國七雄中,秦國已經一家獨大,唯一能對抗秦國的趙國在長平之戰中精銳盡失,

如今面對秦國也只有招架之功,其他國家面對咄咄逼人的秦國更是唯有割地求和,以求暫時的安穩。六國中最弱的韓國更是如坐針氈,因為一旦秦國從長平之戰中緩過勁兒來,東出遇到的第一個國家就是它。韓國君臣為此絞盡腦汁,終於有一個人提出了一條妙計。這就是派韓國的著名水利專家鄭國西去秦國,勸說秦王興修水利工程,使秦國把注意力放在國內,
無暇東顧。在當時,各國沒有常備軍隊,全民皆兵,而修鄭國渠這樣的大型灌溉工程,秦國要動用所有青壯年勞力,且需耗費大量財力和精力,如此一來,秦國自然無力東出了。韓國上下一時都為這個絕妙的注意而沾沾自喜。

當時的關中平原涇河與渭河經常氾濫,

乾旱時有發生,上好的土地得不到充分開發。而鄭國提出的引涇河水澆灌關中的建議,正是秦國嚮往已久的事情。鄭國設計的引涇水灌溉工程充分利用了關中平原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形特點,使渠水由高向低實現自流灌溉。為保證灌溉用水源,鄭國渠採用獨特的“橫絕”技術,通過攔堵沿途的清峪河、蝕峪河等河,讓河水流入鄭國渠。

經過十年的付出,西元前237年,鄭國渠就要完工了,這時意外出現了,秦國識破修渠原來是拖垮秦國的一個陰謀詭計,鄭國面臨著生命危險。秦國貴族勢力也借這一事件,向秦王建議驅逐外國人。當時秦王嬴政已經親政,來自楚國上蔡的李斯寫了著名的《讕逐客書》,規勸秦王善用人才。

而危急中鄭國也對秦王說,殺掉我沒什麼,可惜工程半途而廢,才是秦國真正的損失。嬴政權衡此中利弊,最後得出結論:修建水利工程對於開發關中農業的意義,遠遠能夠抵消掉對國力造成的消耗。於是,秦王收回驅逐僑民的決定,鄭國渠也得以繼續修建。

西元前236年,鄭國渠用了十年時間,終於修建成功。鄭國渠塵埃落定,關中成為天下糧倉。秦滅六國到了水到渠成,於是,在西元前230年,秦軍拔劍直指韓國。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統一的最後決戰一拉開,韓國就灰飛煙滅了。鄭國渠建成十五年後,秦滅六國,實現統一。而曾經的疲秦計也成了一個笑談。

西元前236年,鄭國渠用了十年時間,終於修建成功。鄭國渠塵埃落定,關中成為天下糧倉。秦滅六國到了水到渠成,於是,在西元前230年,秦軍拔劍直指韓國。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統一的最後決戰一拉開,韓國就灰飛煙滅了。鄭國渠建成十五年後,秦滅六國,實現統一。而曾經的疲秦計也成了一個笑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