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呂剛:剛上大學全班同學看電影《人生》幾乎所有人都哭了

1977年11月,全國570萬考生走進了中斷十一年的高考考場,開始了一場命運的博弈,其中陝西20萬考生。時光荏苒,一晃40年。2017年,全國參加高考近940萬人,陝西考生32.8萬人。

40年來,高考成為個人命運的支點,

中國有超過2億人通過高考改變了命運。高考也是中國的支點,中國重新迎來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春天,中國的命運從此改變。

我們致敬40年間無數拼搏於高考考場的人們。我們祝福2017年參加高考的學子們。

如果說197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元年

那麼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就是改革開放的先聲

40年前

中斷了11年的中國高考制度得以恢復

40年來

高考成為個人命運的支點

中國有超過2億人通過高考改變了命運

高考也是中國的支點

中國重新迎來了尊重知識

尊重人才的春天

中國的命運從此改變

恍然已是40年。從1977到2017,無論中國的經濟還是教育,都有了天翻地覆的新模樣。在高考恢復40周年之際,西安報業傳媒集團新媒體中心推出年度策劃“支點中國·高考40年紀”。我們將從每一年的高考生視角出發,希冀用40位考生的故事,講述40年高考歷史的波瀾壯闊。2017年5月16日起,,敬請關注。

人物檔案:呂剛 1965年生,1987年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現任教于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文學院中文系,主要從事中國現代詩歌的創作與研究工作。

人物語錄:雖然父親在城裡工作,但按照當時的政策,我們兄弟幾人的戶口跟著母親落在農村,考不出來就只能當農民,當年就一個念想:一定要考上,一定要走出農村。

採訪時間:2016年4月

人的一生中,重點的時間節點沒有幾個。1983,平平常常的一年,平常到或許只有翻開當年的大事記,才知道發生了什麼。對許多人來說1983只是一個數字,但對於呂剛,

那一年他考上大學,那一年他離開了農村,那一年他擺脫了養豬的命運,那一年他從此吃上“公糧”變成城裡人......他的人生軌跡在那一年發生了改變。1983年呂剛同167萬考生參加了高考,但像他一樣幸運的只有39萬人。

一戰失利 理科轉文科再戰

今年52歲的呂剛出生於一個典型的工農家庭,父親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大學生,畢業後留城工作。母親是農民,帶著三個孩子,在長安縣農村老家種地。

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制度,呂剛那時才剛上初中,對於高考懵懵懂懂。只記得有那麼一陣,每當父親從省城回來,就有村裡的大哥哥、大姐姐上門找他輔導功課,尤其是臨近高考的時候。

“雖然父親在城裡工作,但按照當時的政策,我們兄弟幾人的戶口跟著母親落在農村,考不出來就只能當農民,當年就一個念想:一定要考上,一定要走出農村”。呂剛說,父母也深知只有通過高考,幾個孩子才能走出農村,才會有好的命運,所以對呂剛的學習抓得很緊。家裡的活,母親寧肯自己多幹,也要保證呂剛有充裕的時間讀書、學習。父親每次從城裡回來,包包裡掏出的必是新買的書籍和學習資料。

1982年,17歲的呂剛參加了第一次高考,結果離分數線還差五六十分。“意料當中的事,沒考上我甚至還有些竊喜。”呂剛笑著說,對於這次考試,他不但缺乏信心,而且少有激情。從小就對文藝感興趣的呂剛一直以來都是班級裡的“範文”寫手。“考前分班時,我就想要報考文科,徵求父親的意見,卻被毫無爭辯地否決了。班主任老師也不贊同我的想法。這也難怪。八十年代,社會上流行一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大家都覺得功課學不懂的才會去學文科。”

“猶如一個士兵,被綁上戰車,打了一場不情願的仗。”呂剛以理科生身份參加了第一次高考,結果不如人意。“沒考上我心裡倒沒啥,就是覺得挺對不住家裡人,尤其是父親。”呂剛清晰地記得,在那個當年複習資料還很稀缺的年代父親給他帶回數理化複習資料“黃色封面紅色腰封”。

第一次高考敗北,讓呂剛堅定第二年要報考文科,家裡人雖然反對,但最終還是妥協了。“家人擔心我從理科轉到文科,沒有基礎,考不上,但我自己很有信心”。當呂剛把借來的數十冊歷史、地理書往桌上一堆時,“這麼多?”母親擔心地問。呂剛笑而未語,似是成竹在胸。

進入補習班,又是二戰,比起其他已經有文科基礎的同學,呂剛需要付出更多。用他自己的話說,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在看書,天天晚上在15瓦的電燈泡下奮戰,“我的眼睛就是在那個時候搞壞的”,呂剛哈哈大笑,扶了扶眼鏡。繁重的學習壓力並沒有讓他感到累,在補習班的日子似乎也過得飛快。“因為是自己喜歡的,我覺得很快樂,每天都過得充實”。

走出考場 滿滿的沮喪

喜好再加上沒日沒夜的刻苦學習,補習班的一年時間裡,呂剛把十幾本政史地書看得滾瓜爛熟,成績提升至班上前三,他默默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北大。

1983年,高考必考科目英語從滿分30分一下子提升到100分,這讓大多數從高中才從ABC學起的考生們要炸裂了。但對呂剛來說,這恰恰是個天大的好消息。

由於父母抓得緊,自己也喜歡,呂剛從初一開始就跟一個從部隊轉業的親戚學英語,每年暑假,隔壁村有一個老師辦英語補習班,呂剛走十幾裡路也要過去學習。“騎車過去其實也就十幾分鐘,但每次我都選擇走路去,等走過去上一節學的內容也記得差不多了。”

和現在不同的是,當年高考之前還會有預選,一般會淘汰掉30%左右的學生,他們連參加高考的資格都沒有,只能選擇複讀。1983年5月呂剛參加陝西省組織的高考預選,成績出來很理想,他心底也一下有了底“只要正常發揮,北大肯定沒問題”。

1983年7月,呂剛參加第二次高考,相比上一次的沒底氣,少激情,二戰的他躊躇滿志。“抱著上北大的心去考試,所以心裡沒有太大的壓力,完全就是輕鬆赴考”。沒想到才考完第一門,呂剛就極度沮喪。

“語文是我的強項,本來計畫得90分左右,最後只得了78分。其實前邊的基礎題答得不錯,但後邊的作文出了點問題,當時作文是給了一幅漫畫,先描述內容然後寫一篇議論文,一共45分,出考場我就意識到自己立意有些偏了,應該是考砸了。”語文的失利讓呂剛感到深深地絕望,意味著他跟北大無緣了。“第一門沒有考好,後邊的幾科都成了走形式,沒啥期待了,北大肯定是無緣了。”語文的失利導致數學沒能發揮好,英語也沒有達到預期,好在後來的政治、歷史、地理還算發揮正常。直到考完最後一科,走出考場呂剛的心裡都只是一個想法:明年再戰。

採訪中,記者將找到的當年的語文試題拿給呂剛,他連連驚呼。“這我現在都還記得,杜甫後人稱杜工部,真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當年就是因為語文沒考好,他表示一定要把這份題留下“我一定要重新再做一遍,但現在怕是還沒當年得的分高吧。”呂剛笑著說。

“高加林就是我們”

考完估分,沒有很差,也不好,接著填志願,因為心裡有落差,一切就顯得很平靜,剩下的事情按部就班。在跟老師商量之後,呂剛第一志願填了西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成績出來,呂剛考了469分,超出重本線50多分。

一個漫長的暑期的下午,呂剛從地裡回來,信使送來了大學錄取通知書。母親喜笑顏開,熱情招待信使。看著信封上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一排紅色的字體,呂剛心裡咯噔一下。“說不出的感覺。其實心裡還是想再考,有些不甘心,但一想到到家裡還有兩個弟弟,母親負擔太重,還是決定去吧。好歹有個學上,離開農村是一定的了。”呂剛回憶當時的情景。

那一屆,呂剛所在的六七十人的班上考了4個重本,還有一兩個考上中專。

1983年秋天,呂剛從一個偏僻的小村子來到省城西安,到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報到,開始了自己的大學生活。 大學生們一進校,第一件事先把校牌戴在胸前。出了校門,個個抬頭挺胸。鮮亮的牌子在陽光下一閃,無論是街上的行人,還是商店裡的售貨員,一見大學生,眼睛都發亮。“那時候大學生是真的稀罕。”呂剛感歎。

呂剛記得剛上大學,全班同學看電影《人生》,幾乎所有的人都哭了,“高加林就是我們啊,大家幾乎都是從農村考了出來,否則就是像高加林一樣,即便進了城,後來還是從哪兒來回哪兒去,也正是因為此,那個年代,補習多年的人大有人在,‘七仙女‘’豬八戒’,高考只能是農村孩子離開農村唯一的途徑。”

呂剛還記得1988年在西安師專當老師時的情景,下課時候一個女同學忽然叫住他,他還以為只是學生,女同學說明之後他才反應過來,女生是補習班的同學。1988年她才考上。

時隔多年呂剛已經是一位高校教授,每每回到老家,看到兒時的同伴在農村勞作,“如果不是考上大學,自己現在跟同伴一樣,也是在養豬了吧。文采好,會寫詩那又怎麼樣?但你就是一個農民。”呂剛說。

(感謝西安真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傾情支持)

編輯:司源丨審核:周粟

考不出來就只能當農民,當年就一個念想:一定要考上,一定要走出農村”。呂剛說,父母也深知只有通過高考,幾個孩子才能走出農村,才會有好的命運,所以對呂剛的學習抓得很緊。家裡的活,母親寧肯自己多幹,也要保證呂剛有充裕的時間讀書、學習。父親每次從城裡回來,包包裡掏出的必是新買的書籍和學習資料。

1982年,17歲的呂剛參加了第一次高考,結果離分數線還差五六十分。“意料當中的事,沒考上我甚至還有些竊喜。”呂剛笑著說,對於這次考試,他不但缺乏信心,而且少有激情。從小就對文藝感興趣的呂剛一直以來都是班級裡的“範文”寫手。“考前分班時,我就想要報考文科,徵求父親的意見,卻被毫無爭辯地否決了。班主任老師也不贊同我的想法。這也難怪。八十年代,社會上流行一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大家都覺得功課學不懂的才會去學文科。”

“猶如一個士兵,被綁上戰車,打了一場不情願的仗。”呂剛以理科生身份參加了第一次高考,結果不如人意。“沒考上我心裡倒沒啥,就是覺得挺對不住家裡人,尤其是父親。”呂剛清晰地記得,在那個當年複習資料還很稀缺的年代父親給他帶回數理化複習資料“黃色封面紅色腰封”。

第一次高考敗北,讓呂剛堅定第二年要報考文科,家裡人雖然反對,但最終還是妥協了。“家人擔心我從理科轉到文科,沒有基礎,考不上,但我自己很有信心”。當呂剛把借來的數十冊歷史、地理書往桌上一堆時,“這麼多?”母親擔心地問。呂剛笑而未語,似是成竹在胸。

進入補習班,又是二戰,比起其他已經有文科基礎的同學,呂剛需要付出更多。用他自己的話說,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在看書,天天晚上在15瓦的電燈泡下奮戰,“我的眼睛就是在那個時候搞壞的”,呂剛哈哈大笑,扶了扶眼鏡。繁重的學習壓力並沒有讓他感到累,在補習班的日子似乎也過得飛快。“因為是自己喜歡的,我覺得很快樂,每天都過得充實”。

走出考場 滿滿的沮喪

喜好再加上沒日沒夜的刻苦學習,補習班的一年時間裡,呂剛把十幾本政史地書看得滾瓜爛熟,成績提升至班上前三,他默默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北大。

1983年,高考必考科目英語從滿分30分一下子提升到100分,這讓大多數從高中才從ABC學起的考生們要炸裂了。但對呂剛來說,這恰恰是個天大的好消息。

由於父母抓得緊,自己也喜歡,呂剛從初一開始就跟一個從部隊轉業的親戚學英語,每年暑假,隔壁村有一個老師辦英語補習班,呂剛走十幾裡路也要過去學習。“騎車過去其實也就十幾分鐘,但每次我都選擇走路去,等走過去上一節學的內容也記得差不多了。”

和現在不同的是,當年高考之前還會有預選,一般會淘汰掉30%左右的學生,他們連參加高考的資格都沒有,只能選擇複讀。1983年5月呂剛參加陝西省組織的高考預選,成績出來很理想,他心底也一下有了底“只要正常發揮,北大肯定沒問題”。

1983年7月,呂剛參加第二次高考,相比上一次的沒底氣,少激情,二戰的他躊躇滿志。“抱著上北大的心去考試,所以心裡沒有太大的壓力,完全就是輕鬆赴考”。沒想到才考完第一門,呂剛就極度沮喪。

“語文是我的強項,本來計畫得90分左右,最後只得了78分。其實前邊的基礎題答得不錯,但後邊的作文出了點問題,當時作文是給了一幅漫畫,先描述內容然後寫一篇議論文,一共45分,出考場我就意識到自己立意有些偏了,應該是考砸了。”語文的失利讓呂剛感到深深地絕望,意味著他跟北大無緣了。“第一門沒有考好,後邊的幾科都成了走形式,沒啥期待了,北大肯定是無緣了。”語文的失利導致數學沒能發揮好,英語也沒有達到預期,好在後來的政治、歷史、地理還算發揮正常。直到考完最後一科,走出考場呂剛的心裡都只是一個想法:明年再戰。

採訪中,記者將找到的當年的語文試題拿給呂剛,他連連驚呼。“這我現在都還記得,杜甫後人稱杜工部,真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當年就是因為語文沒考好,他表示一定要把這份題留下“我一定要重新再做一遍,但現在怕是還沒當年得的分高吧。”呂剛笑著說。

“高加林就是我們”

考完估分,沒有很差,也不好,接著填志願,因為心裡有落差,一切就顯得很平靜,剩下的事情按部就班。在跟老師商量之後,呂剛第一志願填了西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成績出來,呂剛考了469分,超出重本線50多分。

一個漫長的暑期的下午,呂剛從地裡回來,信使送來了大學錄取通知書。母親喜笑顏開,熱情招待信使。看著信封上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一排紅色的字體,呂剛心裡咯噔一下。“說不出的感覺。其實心裡還是想再考,有些不甘心,但一想到到家裡還有兩個弟弟,母親負擔太重,還是決定去吧。好歹有個學上,離開農村是一定的了。”呂剛回憶當時的情景。

那一屆,呂剛所在的六七十人的班上考了4個重本,還有一兩個考上中專。

1983年秋天,呂剛從一個偏僻的小村子來到省城西安,到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報到,開始了自己的大學生活。 大學生們一進校,第一件事先把校牌戴在胸前。出了校門,個個抬頭挺胸。鮮亮的牌子在陽光下一閃,無論是街上的行人,還是商店裡的售貨員,一見大學生,眼睛都發亮。“那時候大學生是真的稀罕。”呂剛感歎。

呂剛記得剛上大學,全班同學看電影《人生》,幾乎所有的人都哭了,“高加林就是我們啊,大家幾乎都是從農村考了出來,否則就是像高加林一樣,即便進了城,後來還是從哪兒來回哪兒去,也正是因為此,那個年代,補習多年的人大有人在,‘七仙女‘’豬八戒’,高考只能是農村孩子離開農村唯一的途徑。”

呂剛還記得1988年在西安師專當老師時的情景,下課時候一個女同學忽然叫住他,他還以為只是學生,女同學說明之後他才反應過來,女生是補習班的同學。1988年她才考上。

時隔多年呂剛已經是一位高校教授,每每回到老家,看到兒時的同伴在農村勞作,“如果不是考上大學,自己現在跟同伴一樣,也是在養豬了吧。文采好,會寫詩那又怎麼樣?但你就是一個農民。”呂剛說。

(感謝西安真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傾情支持)

編輯:司源丨審核:周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