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聚焦」美麗的十二連城要迎來發展新高☆禁☆潮?聽聽他們黨委書記怎麼說?

對話人 : 十二連城鄉黨委書記 楊峰

記者:過去一年,

十二連城的產業發展上了新臺階,鄉村面貌呈現出了新變化,民生保障得到了新提升,社會治理取得新進展,深化改革有了新突破。党的建設取得新成效,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那麼今年,我們的預期目標是什麼呢?

楊峰:今年,我鄉的總體工作思路是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推進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決守住發展底線、生態底線、民生底線,大力促進“五化協同”,全力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著力推進農牧業產業、精准扶貧、基層組織建設等重點工作,促進全鄉經濟平穩發展,社會和諧穩定。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
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

記者:當前自治區黨委深入推進呼包鄂協同發展,十二連城鄉作為與呼和浩特市、包頭市區位相鄰的地區,有基礎、有條件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與呼、包兩市協同發展,這為我們培育新動能、構建新優勢帶來了新機遇,

下一步我們將怎麼做?

楊峰:首先要推動產業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今年,我們將更深層次的挖掘利用本地區的發展和資源優勢,以產業優化為先導、以體制創新為重點、以專案帶動為手段、以農民增收為目標,著力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產業發展水準,

扎實推進沿黃精品現代農牧業基地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引進雍貴中心,在現有設施農業的基礎上利用雍貴中心的農業產業模式及生產管理方式打造12000畝現代化農牧業產業基地,進一步提升我鄉農業生產效率,提高單位產出,實現農戶增收;充分利用巨合灘現有養殖水面,引進通威集團魚光一體化產業專案,不斷提升水面綜合利用率,提高漁業科技水準,
力爭在年內實現2300畝魚光一體化產業項目建成投產;加大鹽鹼地改造力度,繼續加強與華清農業合作,今年計畫改造鹽鹼地17000畝,同時推進渠系、農電等配套設施建設,為大田規模化種植提供保障;引進寶迪公司生豬養殖項目,採取“企業+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建成30萬頭生豬養殖項目,利用公司先進的養殖技術及管理辦法進行生產運營,在降低農戶養殖風險的同時提高生產效率,為農戶增收提供保障;調優產業結構和佈局。依託華清農業、萬通食用菌等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結構調整,加大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伐,在楊子華、西不拉、腦包灣等村推廣興勝店“合作社+基地+農戶”土地規模化經營模式,進一步擴大堿稻、小雜糧等特色種植;依託設施農業、水產養殖等進行觀光和休閒農業開發,重點培育發展以農家樂、漁家樂為主的民宿遊;積極打造以特色種養、農產品加工物流和鄉村休閒旅遊為主的產業支撐;是深化農村經營體制改革創新。深入實施村集體經濟“清零”行動,以“內置金融”模式為切入點,鼓勵各村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產業協會、互聯網電商等集體經濟組織,不斷提高“樹農”西瓜、“巨合灘”黃河魚、“五家堯”、“蒙綠”等品牌的市場競爭力和佔有率;圍繞優勢和特色產業,通過與華清農業、萬通食用菌等龍頭企業深入合作,搭建“互聯網+農業”電商平臺,進一步擴大“土地眾籌”、“ 肉羊眾籌”和食用菌種植規模,真正在龍頭企業與農民利益聯接機制上下功夫、見實效。

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努力打造美麗宜居新農村。首先要鞏固和完善“美麗鄉村”建設成果,以滿足群眾基本生產生活需求為原則,繼續完善必要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今年計畫實施街道硬化85公里,修建砂石路95公里,維修砂石路280公里;配套建設汙水處理廠2處、垃圾轉運站38個。再要全面推行“雙二二三”長效管理模式,充分發揮鄉黨委、政府在農村建設、管理方面的主導作用和農村居民參與後續管理的主體作用,開展農村垃圾收集、汙水處理試點工作,確保農村環境持續改善。還要持續抓好鄉風文明大行動,開展提升農民素質教育活動,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實,把農民思想政治教育、農村整體風氣扭轉作為的美麗鄉村建設的配套工程,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鄉風文明大行動,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創建和宣傳教育活動,讓廣大群眾自覺行動起來維護美好家園,真正形成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監督的長效管理機制。同時加快鄉綜合執法局建設運行,加大環衛管理執法力度,確保各類公共服務設施建的起、管的好、用的住。規範村環衛站建設,根據各村實際,充實建立環衛隊伍,扎實開展環境衛生保潔工作。

記者:我們十二連城境內無工礦企業,生產健康綠色的家畜產品又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再加上我們的區位優勢,結合呼包鄂協同發展的契機,今年我們又提出要將十二連城打造成健康綠色、休閒旅遊、投資興業、幸福美麗之鄉,那下一步,我們還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楊峰:持續加強小城鎮和生態建設,推動綠色發展取得新進展。首先抓好小城鎮建設。按照柴登鎮區總體規劃,我們將秉承“休閒活力特色,塞北宜居小鎮”的建設理念,以提升打造鎮區人居環境為著力點,加大鎮區道路、給排水、汙水處理、垃圾處理、綠化、亮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進一步完善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城鎮建設水準,吸引周邊的人群來柴登鎮區居住創業,促進人流、物流、資訊流向鎮區聚集。還要抓好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把生態建設作為最大的基本建設,從嚴落實禁牧禁墾政策,突出抓好天然林保護,積極完成各項造林任務;加強村莊和道路兩側綠化,全年計畫完成造林100畝,植樹20000株,切實鞏固提高生態建設成果。嚴格落實環保監管責任,加大環保隱患排查整治力度,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工程建設,確保不發生環境污染問題。

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實增進民生福祉。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加大改善民生投入力度,著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讓全民共用改革發展的成果。一定要持續推進脫貧攻堅。堅持力度不減、措施不變、投入不降,按照“一年脫貧、三年鞏固”總體原則,繼續落實好“六個精准”、“五個一批”要求和“五有一綁兩兜底”措施,因戶因人精准施策,“扶上馬、再送一程”,確保全鄉脫貧群眾不返貧,市低保線下貧困人口年收入增長20%以上。切實抓好貧困人口動態管理,保證脫貧工作的科學性。再要切實抓好創業就業工作。重點做好“零就業”家庭、返鄉青年、返鄉大學生和貧困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鞏固提高返鄉創業成果,積極開展實用科技和職業技能培訓,落實小額創業貸款,進一步拓寬農民就業增收管道。三是努力提高社會保障水準。認真落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低保、老年人、殘疾人、社會救濟和社會互助制度等各項惠民政策,切實幫助弱勢群體和困難群體解決生產生活問題,織密織牢社會保障安全網。

創新社會治理方式,築牢發展安全穩定新屏障。全力做好信訪和社會穩定工作。繼續堅持包村負責制,對轄區內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實行領導包案,做到及時協調化解、妥善處理;進一步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結合幹部駐村工作,組織、調動各方面力量開展矛盾排查化解;加強穩控、資訊收集回饋和值班工作,努力維護好重大節日和會議期間的社會穩定,確保全鄉信訪總量持續下降。高度重視網路輿情,正面引導社會輿論。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開展“七五”普法,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深化“平安十二連城”創建;切實提高安全發展水準。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要求,牢固樹立“安全生產、人命關天,天大地大、安全最大”的理念,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和政府監管責任,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強化培訓教育,切實抓好隱患排查整治和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確保“四個最嚴”要求落到實處,堅決杜絕安全生產事故發生。扎實做好應急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防汛、疫情防控、安全事故等各種應急機制,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

大家都在看

為農戶增收提供保障;調優產業結構和佈局。依託華清農業、萬通食用菌等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結構調整,加大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伐,在楊子華、西不拉、腦包灣等村推廣興勝店“合作社+基地+農戶”土地規模化經營模式,進一步擴大堿稻、小雜糧等特色種植;依託設施農業、水產養殖等進行觀光和休閒農業開發,重點培育發展以農家樂、漁家樂為主的民宿遊;積極打造以特色種養、農產品加工物流和鄉村休閒旅遊為主的產業支撐;是深化農村經營體制改革創新。深入實施村集體經濟“清零”行動,以“內置金融”模式為切入點,鼓勵各村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產業協會、互聯網電商等集體經濟組織,不斷提高“樹農”西瓜、“巨合灘”黃河魚、“五家堯”、“蒙綠”等品牌的市場競爭力和佔有率;圍繞優勢和特色產業,通過與華清農業、萬通食用菌等龍頭企業深入合作,搭建“互聯網+農業”電商平臺,進一步擴大“土地眾籌”、“ 肉羊眾籌”和食用菌種植規模,真正在龍頭企業與農民利益聯接機制上下功夫、見實效。

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努力打造美麗宜居新農村。首先要鞏固和完善“美麗鄉村”建設成果,以滿足群眾基本生產生活需求為原則,繼續完善必要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今年計畫實施街道硬化85公里,修建砂石路95公里,維修砂石路280公里;配套建設汙水處理廠2處、垃圾轉運站38個。再要全面推行“雙二二三”長效管理模式,充分發揮鄉黨委、政府在農村建設、管理方面的主導作用和農村居民參與後續管理的主體作用,開展農村垃圾收集、汙水處理試點工作,確保農村環境持續改善。還要持續抓好鄉風文明大行動,開展提升農民素質教育活動,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實,把農民思想政治教育、農村整體風氣扭轉作為的美麗鄉村建設的配套工程,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鄉風文明大行動,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創建和宣傳教育活動,讓廣大群眾自覺行動起來維護美好家園,真正形成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監督的長效管理機制。同時加快鄉綜合執法局建設運行,加大環衛管理執法力度,確保各類公共服務設施建的起、管的好、用的住。規範村環衛站建設,根據各村實際,充實建立環衛隊伍,扎實開展環境衛生保潔工作。

記者:我們十二連城境內無工礦企業,生產健康綠色的家畜產品又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再加上我們的區位優勢,結合呼包鄂協同發展的契機,今年我們又提出要將十二連城打造成健康綠色、休閒旅遊、投資興業、幸福美麗之鄉,那下一步,我們還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楊峰:持續加強小城鎮和生態建設,推動綠色發展取得新進展。首先抓好小城鎮建設。按照柴登鎮區總體規劃,我們將秉承“休閒活力特色,塞北宜居小鎮”的建設理念,以提升打造鎮區人居環境為著力點,加大鎮區道路、給排水、汙水處理、垃圾處理、綠化、亮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進一步完善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城鎮建設水準,吸引周邊的人群來柴登鎮區居住創業,促進人流、物流、資訊流向鎮區聚集。還要抓好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把生態建設作為最大的基本建設,從嚴落實禁牧禁墾政策,突出抓好天然林保護,積極完成各項造林任務;加強村莊和道路兩側綠化,全年計畫完成造林100畝,植樹20000株,切實鞏固提高生態建設成果。嚴格落實環保監管責任,加大環保隱患排查整治力度,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工程建設,確保不發生環境污染問題。

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實增進民生福祉。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加大改善民生投入力度,著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讓全民共用改革發展的成果。一定要持續推進脫貧攻堅。堅持力度不減、措施不變、投入不降,按照“一年脫貧、三年鞏固”總體原則,繼續落實好“六個精准”、“五個一批”要求和“五有一綁兩兜底”措施,因戶因人精准施策,“扶上馬、再送一程”,確保全鄉脫貧群眾不返貧,市低保線下貧困人口年收入增長20%以上。切實抓好貧困人口動態管理,保證脫貧工作的科學性。再要切實抓好創業就業工作。重點做好“零就業”家庭、返鄉青年、返鄉大學生和貧困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鞏固提高返鄉創業成果,積極開展實用科技和職業技能培訓,落實小額創業貸款,進一步拓寬農民就業增收管道。三是努力提高社會保障水準。認真落實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低保、老年人、殘疾人、社會救濟和社會互助制度等各項惠民政策,切實幫助弱勢群體和困難群體解決生產生活問題,織密織牢社會保障安全網。

創新社會治理方式,築牢發展安全穩定新屏障。全力做好信訪和社會穩定工作。繼續堅持包村負責制,對轄區內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實行領導包案,做到及時協調化解、妥善處理;進一步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結合幹部駐村工作,組織、調動各方面力量開展矛盾排查化解;加強穩控、資訊收集回饋和值班工作,努力維護好重大節日和會議期間的社會穩定,確保全鄉信訪總量持續下降。高度重視網路輿情,正面引導社會輿論。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開展“七五”普法,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深化“平安十二連城”創建;切實提高安全發展水準。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要求,牢固樹立“安全生產、人命關天,天大地大、安全最大”的理念,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和政府監管責任,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強化培訓教育,切實抓好隱患排查整治和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確保“四個最嚴”要求落到實處,堅決杜絕安全生產事故發生。扎實做好應急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防汛、疫情防控、安全事故等各種應急機制,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