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宮崎駿又又又又又又回來啦!

宮崎駿又又又又又又又回來了。

最近,吉蔔力工作室官網正式宣佈:宮崎駿撤銷四年前的隱退宣言,開始新長篇動畫製作。

光聽到這個消息就感覺美得要冒泡了。畢竟,這個賺取過無數人眼淚的男神,

曾用無可替代的作品,治癒過這個世界。

不知道這一次宮崎駿的複出,會帶來什麼樣的作品。

話說,這已經是這個任性的老頭兒第七次複出。

1986年,《天空之城》上映,45歲的宮崎駿暗示自己將會退休:

1992年,拍完《紅豬》,他向媒體表示,他的動畫已經完結了;

1997年,《幽靈公主》上映,他宣佈這是最後的作品;

2001年,《千與千尋》上映,“真的不想幹了”;

2004年,《哈爾的移動城堡》拍完,他再次告訴粉絲自己要離開了;

2008年,《懸崖上的金玉姬》之後,宮崎駿第六次宣佈退出;

2013年,拍完《起風了》,這位72歲的大叔發出官方退休聲明,宣佈正式退隱,不再製作長篇動畫。

而現在,76歲的他又回來了。

一如既往的任性,一如既往的固執,一如既往的讓人期待。

40多年的動畫生涯,宮崎駿走了又來,一次一次的放下卻又放不下,一次一次的離開卻又離不開。這背後,是他一輩子的堅持和放不下的動畫夢。他不介意別人怎麼評價他的反復無常,只想著複出如何做出讓人心動的動畫。

他告訴別人:“與其什麼都不做的死去,

不如在製作中死去的好,做點什麼總比惦記著動畫死強。”

看了,宮崎駿還是割捨不下心中所愛。

宮崎駿手稿

其實在2013年宮崎駿宣佈退休後,

他並沒有賦閑在家,而是一直待在工作室裡,隨後又開始籌備動畫短片《毛毛蟲鳳梨》,對於宮崎駿來說,沒有動畫的日子是空虛和無聊的。

而現在,他又複出開始新長篇動畫的創作。宮崎駿說:“每天我都覺得時間不夠,不加把勁不行,但又不能讓身體壞下去。每一部長片動畫的製作,我都把它當成最後一部長片來看待。之所以沒有停止創作,原因是每次我看到有這麼多孩子喜歡動畫,

我就有了繼續創作的熱情。我非常希望將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通過影片傳授給下一代。”

吉卜力社長鈴木敏夫則表示:“宮崎駿是那種會拍片拍到死的人”。

窮盡一生時光堅持著一件事,沒有比這更牛逼的了。

很多人羡慕宮崎駿的才華。

但所謂的才華,只不過是背後拼命的努力。

宮崎駿出生在1941年,生長在戰亂時代的他見證了太多因為戰爭帶來的黑暗,自小性格便膽小纖細,總是一個人靠畫畫來排解心中的壓抑,畫得並不算出彩,但卻一直一直堅持畫著。

一開始他打算成為漫畫師,並為此創作了大量作品,向漫畫雜誌投稿——然而大多數都是石沉大海,甚至被人嘲諷。

高三那年,宮崎駿觀看部取材自中國的長篇動畫《白蛇傳》,被裡面白娘子的溫柔堅強深深打動,對動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幼時的宮崎駿和母親

1963年,22歲的宮崎駿如願進入了日本著名的東映動畫公司,但在這個知名的公司裡,沒有經驗的宮崎駿壓根不受重視,提出的策劃被束之高閣,只能擔任最底層的原畫和設計工作。

長久的冷板凳讓宮崎駿的心情一度非常糟糕,但是他沒有怨天尤人,而是重新反思自己。而結論就是:其實是自己還不夠好。

於是,他一邊提高自己的畫技,一邊拼命吸收各種知識。別人畫一張圖,他就畫十張,一百張,力求讓每一個細節都完美,每一個畫面都能夠打動人。

你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你的人生;自己想要的,自己爭取。

——《貓的報恩》

然而命運的玩笑並沒有到此結束,

38歲,宮崎駿宮的處☆禁☆女作《魯邦三世:卡裡奧斯特羅之城》終於問世,雖然獲得專業人士的好評,但票房卻遭遇滑鐵盧,影院內空蕩蕩的幾乎沒有人觀看,也因此,他再也接不到片約。

所以到此為止了嗎?

宮崎駿看著慘澹的票房,卻沒有停下創作的腳步,他一邊創作一邊到處自薦新作,其中就有後來經典的《幽靈公主》和《龍貓》的劇本草稿。

當時我很遺憾,還很憤怒,對那些不給我機會的人。不過我沒有因為稿子被退回就對他們懷恨在心,那樣活著沒意思。

不把命運委於他人之手,我早想好了,一部片子沒有被採用這不算什麼,每次都為此而大喜大悲的話,那才是失敗。

當時的龍貓草稿

人生的某些障礙,你是逃不掉的。與其費盡周折繞過去,不如勇敢地攀越,或許這會鑄就你人生的高點。

——《龍貓》

當時在日本,科幻題材的動畫很受歡迎,而宮崎駿充滿田園氣息的動畫則被人吐槽“有股子泥巴味兒”,壓根無人問津。

也許換一種風格,去迎合大眾口味,會很受歡迎,但宮崎駿有自己的堅持:

“我想告訴孩子們,這個世界值得我們活下去。我一直是這麼想的”。

或許總是要在最深的穀底,才能看到最美的風景。1982年,一位叫鈴木敏夫的動畫雜誌社編輯被宮崎駿的繪畫風格吸引,在他的強烈建議下,《風之穀》漫畫正式開始連載。

連載1年期間,漫畫大受歡迎,1984年,43歲的宮崎駿執導了這部影片,他一人擔任導演、腳本、分鏡表的全部工作,而這部動畫最後獲得了空前成功。

從無人問津的低谷到大獲成功,這條充滿淚水和汗水的路,宮崎駿咬牙堅持,整整走了二十多年。

帶上信仰,去尋找屬於你自己的國吧!哪怕傾盡一生。

——《風之穀》

1985年,在鈴木敏夫的支持下,宮崎駿聯合多年好友高田勳共同創辦了吉蔔力工作室。他終於可以一心一意做自己的動畫了。

在很多人印象中,宮崎駿是個頭髮花白,笑起來很可愛的老頭兒。

像這樣,感覺萌萌噠。

然而工作中的宮崎駿卻是個極度嚴苛,極度“斤斤計較”的人,一個“癡”人。對工作室的小夥伴嚴苛,對自己更加嚴苛,為了一個細節可以一直死磕下去,不滿意就全部退回去修改,修改到滿意為止。

在2013年作品《起風了》中,一個長度僅四秒的鏡頭,據說製作長達一年以上。而在2008年的《懸崖上的金魚姬》裡,總共用了17萬張畫稿!!

其中水母浮出水面的片段,整整畫了1613幅,平均下來一秒24張畫。

我不想做爛片,想別出心裁

我喜歡的電影不是因為喜歡它的故事情節

而是看到某一個鏡頭的瞬間會讚歎這太棒了

我認為這才是電影

“拍電影就是為了傳達世界的美,傳達世界裡未被察覺的美,我想用這樣的眼光看世界。”正是這樣的一種堅持,我們才得以看到那麼多的美好和溫柔。

正如《時代週刊》對他的評價:

“在這個興起用電腦作畫的年代,如皮克斯跟迪士尼公司的《汽車總動員》、《玩具總動員》、《海底總動員》等等,宮崎駿依然一心一意地用人手去創造一個寧靜的美麗的禪之世界。猶如清水滴在長滿青苔的岩石上,猶如一列火車在黎明時分駛過大海。”

而看宮崎駿動畫的人都直到,那一部部經典的動畫,除了離不開宮崎駿的畫,也離不開久石讓的音樂。

1983年,33歲的久石讓與42歲的宮崎駿合作了《風之穀》。

宮崎駿說:實在沒有比認識久石讓更幸運的事了。

久石讓說:認識宮崎駿,是我這輩子最高興的事了

有人說:

沒有久石讓音樂的宮崎駿動畫是孤單的。

失去了宮崎駿動畫依託的久石讓音樂是空洞的。

宮崎駿的畫面配上久石讓的音樂,成就了一個個不可逾越的經典。

2008年,在“久石讓與宮崎駿動畫一同走過的25年”音樂會上,當久石讓演奏完經典曲目《龍貓》後,他的老朋友——宮崎駿正拿著鮮花朝他走來,隨後的100多秒裡,全場的掌聲沒有停過……

懂你,何須千言萬語。

久石讓與宮崎駿在演奏會現場

看到一個網友的留言:

宮崎駿是我在人生路上摔倒後最想見到的人。不是因為他可以拉起我,而是他讓我點燃自己內心的火焰,有勇氣繼續面對人生。

那麼你呢?是否也曾被這個老頭兒認真溫暖過。

1984年

《風之穀》

風之谷的娜烏西卡貴族樂團 - 宮崎駿 映畫音樂

最遠的旅行,是從自己的身體到自己的心,是從一個人的心到另一個人的心。堅強不是面對悲傷不流一滴淚,而是擦乾眼淚後微笑面對以後的生活。

不管是因何而生,生命都是一樣的。

1986年

《天空之城》

小娟吟唱版《天空之城》

“說出來會被嘲笑的夢想,才有實現的價值,即使跌倒了姿勢也很豪邁。”

“我們的孤獨就像天空中漂浮的城市,仿佛是一個秘密,卻無從述說。”

1988年

《龍貓》

“生活壞到一定程度就會好起來,因為它無法更壞。努力過後,才知道許多事情,堅持堅持,就過來了。”

“小時候,幸福很簡單;長大了,簡單很幸福。”

1989年

《魔女宅急便》

“只有一個人在旅行時,才聽得到自己的聲音,它會告訴你,這世界比想像中的寬闊。”

“成長是一筆交易,我們都是用樸素的童真與未經人事的潔白去交換長大的勇氣、成熟的情感、廣闊的視野……或其他認為值得的東西。”

1992年

《紅豬》

紅の豚 Il Porco Rosso久石譲;新日本フィルハーモニー交響楽団 - The End Of The World (Live At Joe Hisaishi & World Dream Orchestra 2015)

“一個人的初吻,是要留給最重要的人的。”

“不能飛的豬,就只是豬而已。”

1995年

《側耳傾聽》

“因為你,我願意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不想成為你的包袱,因此發奮努力,只是為了想要證明我足以與你相配。”

1997年

《幽靈公主》

もののけ姫日本群星 - 愛と安らぎのオルゴール 宮崎駿ベスト・コレクション

“不管你曾經被傷害得有多深,總會有一個人的出現,讓你原諒之前生活對你所有的刁難。”

“你說你會愛我一輩子,我真傻,居然忘了問‘是這輩子還是下輩子’”。

2001年

《千與千尋》

動圖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我只能送你到這兒了,剩下了路你要自己走,不要回頭。”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至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

2002年

《貓的報恩》

“我始終相信,在這個世界上,一定有另一個自己,在做著我不敢做的事,在過著我想過的生活。”

2004年

《哈爾的移動城堡》

“愛上某人,不是因為他給了你需要的東西,而是因為他給了你從未有過的感覺。”

“世界這麼大,人生這麼長,總會有這麼一個人,讓你想要溫柔的對待。”

2008年

《懸崖上的金魚姬》

“信仰到底是什麼呢,就是縱身一躍,就是我們跟神之間一個永遠的約定,是捨棄舊的去開始新的生活;信仰就是從今以後,再也不要放開你的手。”

“在兩個人的世界裡,管他的風雨雷電飛沙走石天崩地裂,只要能在一起就足夠了。”

2010年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許多時候,讓我們放不下的,其實並不是對方,而是那些逝去的共同回憶。”

“你已經是我心臟的一部分了,我永遠都不會忘記你,永遠.....”

2011年

《虞美人盛開的山坡》

“和我做一切瘋狂大膽不計後果的事情吧,趁我們都年輕,死去還能活,趁我們都勇敢,趁我還愛你。”

2013年

《起風了》

“再沒有什麼比幸福的回憶更妨礙幸福的了。”

“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

每一個人會隨著年齡增長感官變得麻木,密密麻麻的瑣事讓心靈變得遲鈍,曾經為愛熱淚盈眶的東西會變得微不足道。但是,有一種溫度可以擊穿歲月的壁壘,重拾熟悉的感動。

那就是——宮崎駿的動畫世界。宮崎駿說:世界美麗的程度是人類無法察覺的,就因為世界是美好的,所以才要做電影。

這個世界即使再糟糕,也還是值得活下去的。

於是縱然生活中有太多悲傷和絕望,我們總能從他的電影中看到生生不息的溫暖和希望,讓我們無論多大,都還可以懷揣激情,熱淚盈眶。

如今,76歲的宮崎駿再次拿起畫筆,開啟新的篇章。

有網友在網上留言:

祝你長命百歲呀我的宮崎駿少年!!!

宮崎駿,願你隱退多年,歸來仍是少年。

自小性格便膽小纖細,總是一個人靠畫畫來排解心中的壓抑,畫得並不算出彩,但卻一直一直堅持畫著。

一開始他打算成為漫畫師,並為此創作了大量作品,向漫畫雜誌投稿——然而大多數都是石沉大海,甚至被人嘲諷。

高三那年,宮崎駿觀看部取材自中國的長篇動畫《白蛇傳》,被裡面白娘子的溫柔堅強深深打動,對動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幼時的宮崎駿和母親

1963年,22歲的宮崎駿如願進入了日本著名的東映動畫公司,但在這個知名的公司裡,沒有經驗的宮崎駿壓根不受重視,提出的策劃被束之高閣,只能擔任最底層的原畫和設計工作。

長久的冷板凳讓宮崎駿的心情一度非常糟糕,但是他沒有怨天尤人,而是重新反思自己。而結論就是:其實是自己還不夠好。

於是,他一邊提高自己的畫技,一邊拼命吸收各種知識。別人畫一張圖,他就畫十張,一百張,力求讓每一個細節都完美,每一個畫面都能夠打動人。

你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你的人生;自己想要的,自己爭取。

——《貓的報恩》

然而命運的玩笑並沒有到此結束,

38歲,宮崎駿宮的處☆禁☆女作《魯邦三世:卡裡奧斯特羅之城》終於問世,雖然獲得專業人士的好評,但票房卻遭遇滑鐵盧,影院內空蕩蕩的幾乎沒有人觀看,也因此,他再也接不到片約。

所以到此為止了嗎?

宮崎駿看著慘澹的票房,卻沒有停下創作的腳步,他一邊創作一邊到處自薦新作,其中就有後來經典的《幽靈公主》和《龍貓》的劇本草稿。

當時我很遺憾,還很憤怒,對那些不給我機會的人。不過我沒有因為稿子被退回就對他們懷恨在心,那樣活著沒意思。

不把命運委於他人之手,我早想好了,一部片子沒有被採用這不算什麼,每次都為此而大喜大悲的話,那才是失敗。

當時的龍貓草稿

人生的某些障礙,你是逃不掉的。與其費盡周折繞過去,不如勇敢地攀越,或許這會鑄就你人生的高點。

——《龍貓》

當時在日本,科幻題材的動畫很受歡迎,而宮崎駿充滿田園氣息的動畫則被人吐槽“有股子泥巴味兒”,壓根無人問津。

也許換一種風格,去迎合大眾口味,會很受歡迎,但宮崎駿有自己的堅持:

“我想告訴孩子們,這個世界值得我們活下去。我一直是這麼想的”。

或許總是要在最深的穀底,才能看到最美的風景。1982年,一位叫鈴木敏夫的動畫雜誌社編輯被宮崎駿的繪畫風格吸引,在他的強烈建議下,《風之穀》漫畫正式開始連載。

連載1年期間,漫畫大受歡迎,1984年,43歲的宮崎駿執導了這部影片,他一人擔任導演、腳本、分鏡表的全部工作,而這部動畫最後獲得了空前成功。

從無人問津的低谷到大獲成功,這條充滿淚水和汗水的路,宮崎駿咬牙堅持,整整走了二十多年。

帶上信仰,去尋找屬於你自己的國吧!哪怕傾盡一生。

——《風之穀》

1985年,在鈴木敏夫的支持下,宮崎駿聯合多年好友高田勳共同創辦了吉蔔力工作室。他終於可以一心一意做自己的動畫了。

在很多人印象中,宮崎駿是個頭髮花白,笑起來很可愛的老頭兒。

像這樣,感覺萌萌噠。

然而工作中的宮崎駿卻是個極度嚴苛,極度“斤斤計較”的人,一個“癡”人。對工作室的小夥伴嚴苛,對自己更加嚴苛,為了一個細節可以一直死磕下去,不滿意就全部退回去修改,修改到滿意為止。

在2013年作品《起風了》中,一個長度僅四秒的鏡頭,據說製作長達一年以上。而在2008年的《懸崖上的金魚姬》裡,總共用了17萬張畫稿!!

其中水母浮出水面的片段,整整畫了1613幅,平均下來一秒24張畫。

我不想做爛片,想別出心裁

我喜歡的電影不是因為喜歡它的故事情節

而是看到某一個鏡頭的瞬間會讚歎這太棒了

我認為這才是電影

“拍電影就是為了傳達世界的美,傳達世界裡未被察覺的美,我想用這樣的眼光看世界。”正是這樣的一種堅持,我們才得以看到那麼多的美好和溫柔。

正如《時代週刊》對他的評價:

“在這個興起用電腦作畫的年代,如皮克斯跟迪士尼公司的《汽車總動員》、《玩具總動員》、《海底總動員》等等,宮崎駿依然一心一意地用人手去創造一個寧靜的美麗的禪之世界。猶如清水滴在長滿青苔的岩石上,猶如一列火車在黎明時分駛過大海。”

而看宮崎駿動畫的人都直到,那一部部經典的動畫,除了離不開宮崎駿的畫,也離不開久石讓的音樂。

1983年,33歲的久石讓與42歲的宮崎駿合作了《風之穀》。

宮崎駿說:實在沒有比認識久石讓更幸運的事了。

久石讓說:認識宮崎駿,是我這輩子最高興的事了

有人說:

沒有久石讓音樂的宮崎駿動畫是孤單的。

失去了宮崎駿動畫依託的久石讓音樂是空洞的。

宮崎駿的畫面配上久石讓的音樂,成就了一個個不可逾越的經典。

2008年,在“久石讓與宮崎駿動畫一同走過的25年”音樂會上,當久石讓演奏完經典曲目《龍貓》後,他的老朋友——宮崎駿正拿著鮮花朝他走來,隨後的100多秒裡,全場的掌聲沒有停過……

懂你,何須千言萬語。

久石讓與宮崎駿在演奏會現場

看到一個網友的留言:

宮崎駿是我在人生路上摔倒後最想見到的人。不是因為他可以拉起我,而是他讓我點燃自己內心的火焰,有勇氣繼續面對人生。

那麼你呢?是否也曾被這個老頭兒認真溫暖過。

1984年

《風之穀》

風之谷的娜烏西卡貴族樂團 - 宮崎駿 映畫音樂

最遠的旅行,是從自己的身體到自己的心,是從一個人的心到另一個人的心。堅強不是面對悲傷不流一滴淚,而是擦乾眼淚後微笑面對以後的生活。

不管是因何而生,生命都是一樣的。

1986年

《天空之城》

小娟吟唱版《天空之城》

“說出來會被嘲笑的夢想,才有實現的價值,即使跌倒了姿勢也很豪邁。”

“我們的孤獨就像天空中漂浮的城市,仿佛是一個秘密,卻無從述說。”

1988年

《龍貓》

“生活壞到一定程度就會好起來,因為它無法更壞。努力過後,才知道許多事情,堅持堅持,就過來了。”

“小時候,幸福很簡單;長大了,簡單很幸福。”

1989年

《魔女宅急便》

“只有一個人在旅行時,才聽得到自己的聲音,它會告訴你,這世界比想像中的寬闊。”

“成長是一筆交易,我們都是用樸素的童真與未經人事的潔白去交換長大的勇氣、成熟的情感、廣闊的視野……或其他認為值得的東西。”

1992年

《紅豬》

紅の豚 Il Porco Rosso久石譲;新日本フィルハーモニー交響楽団 - The End Of The World (Live At Joe Hisaishi & World Dream Orchestra 2015)

“一個人的初吻,是要留給最重要的人的。”

“不能飛的豬,就只是豬而已。”

1995年

《側耳傾聽》

“因為你,我願意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不想成為你的包袱,因此發奮努力,只是為了想要證明我足以與你相配。”

1997年

《幽靈公主》

もののけ姫日本群星 - 愛と安らぎのオルゴール 宮崎駿ベスト・コレクション

“不管你曾經被傷害得有多深,總會有一個人的出現,讓你原諒之前生活對你所有的刁難。”

“你說你會愛我一輩子,我真傻,居然忘了問‘是這輩子還是下輩子’”。

2001年

《千與千尋》

動圖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我只能送你到這兒了,剩下了路你要自己走,不要回頭。”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至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

2002年

《貓的報恩》

“我始終相信,在這個世界上,一定有另一個自己,在做著我不敢做的事,在過著我想過的生活。”

2004年

《哈爾的移動城堡》

“愛上某人,不是因為他給了你需要的東西,而是因為他給了你從未有過的感覺。”

“世界這麼大,人生這麼長,總會有這麼一個人,讓你想要溫柔的對待。”

2008年

《懸崖上的金魚姬》

“信仰到底是什麼呢,就是縱身一躍,就是我們跟神之間一個永遠的約定,是捨棄舊的去開始新的生活;信仰就是從今以後,再也不要放開你的手。”

“在兩個人的世界裡,管他的風雨雷電飛沙走石天崩地裂,只要能在一起就足夠了。”

2010年

《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許多時候,讓我們放不下的,其實並不是對方,而是那些逝去的共同回憶。”

“你已經是我心臟的一部分了,我永遠都不會忘記你,永遠.....”

2011年

《虞美人盛開的山坡》

“和我做一切瘋狂大膽不計後果的事情吧,趁我們都年輕,死去還能活,趁我們都勇敢,趁我還愛你。”

2013年

《起風了》

“再沒有什麼比幸福的回憶更妨礙幸福的了。”

“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

每一個人會隨著年齡增長感官變得麻木,密密麻麻的瑣事讓心靈變得遲鈍,曾經為愛熱淚盈眶的東西會變得微不足道。但是,有一種溫度可以擊穿歲月的壁壘,重拾熟悉的感動。

那就是——宮崎駿的動畫世界。宮崎駿說:世界美麗的程度是人類無法察覺的,就因為世界是美好的,所以才要做電影。

這個世界即使再糟糕,也還是值得活下去的。

於是縱然生活中有太多悲傷和絕望,我們總能從他的電影中看到生生不息的溫暖和希望,讓我們無論多大,都還可以懷揣激情,熱淚盈眶。

如今,76歲的宮崎駿再次拿起畫筆,開啟新的篇章。

有網友在網上留言:

祝你長命百歲呀我的宮崎駿少年!!!

宮崎駿,願你隱退多年,歸來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