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重磅!個稅改革有大動作,房貸、二胎支出能抵扣?這類人受益最大

7日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會上,財政部部長肖捷“接招”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備受關注的個稅問題。

他透露,個稅改革總體方案目前正在研究設計和論證中,總的思路是個人所得稅改革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實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方案總體設計、實施分步到位,逐步建立起適合我國國情的個人所得稅制。

改革方案的基本考慮:

將部分收入專案比如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等,實行按年匯總納稅。還將考慮制定另一項新的政策,就是適當增加與家庭生計相關的專項開支扣除專案,如有關“二孩”家庭的教育等支出會考慮在內。除此之外,可能還有其他的專項扣除項目也要予以考慮,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減輕納稅人的負擔。

對於納稅人普遍關心的提高免征額問題,

肖捷說,在研究制定改革方案時將根據居民消費水準等因素進行綜合測算,確定是否提高免征額,該提高就提高。對於其他方面的收入專案、所得專案如財產轉讓等,會考慮繼續實行分類徵收。

簡單提高起征點是否可行?

從2011年到現在5年的時間,

個稅起征點未再進行上調。同時,平均工資卻在不斷上漲,物價也在不斷攀升。

可以說,對廣大民眾來說,提高個稅起征點有著強烈的現實訴求。

每年的全國兩會上,也都有代表委員提議提高個稅起征點,有的建議提高至5000元,還有的建議提高至8000元,有的代表甚至建議提高到1萬元。

去年圍繞“個稅”還出現了多個熱點話題,比如“勞務報酬個人所得稅36年未改,800元起征點擠壓實習生”“年收入12萬元以上被定為高收入將成個稅調節重點”等。

《中國經濟週刊》曾做過一個計算。假設個稅起征點由3500元提高至5000元和10000元,七級累進稅率不變(下圖),北京市民小趙稅前工資9000元,小李稅前工資19000元,他們將少繳多少稅?

計算的結果一目了然(下圖)。總體看,在提高起征點至5000元和10000元後,小趙和小李倆人,工資高的人稅負下降得越多。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公共收入研究中心主任張學誕: “個稅設計的初衷是調節高收入、緩解因社會收入分配不公造成的矛盾。從貧富分化的角度看,提高起征點,確實出現看似劫貧濟富的傾向,因為高收入者降稅幅度更高,獲益更大。”費用扣除標準已經提升了三次,到了3500元,如果再去一味地提高費用扣除標準,恐怕不太現實。

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主任劉劍文:從個稅改革方向來看,提高起征點不再是改革的重點,重點應該是徵收模式上,下面要把11類合併為綜合所得,再保留一部分分類所得,成為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稅制度。

專項抵扣個稅改革的一個“亮點”

新一輪個稅改革的方案將以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為目標,逐步建立“基本扣除+專項扣除”的稅前扣除制度。

再教育支出或成為專項抵扣首選,首套房貸款利率也有望納入選項。

長期來看,根據社會配套條件和征管機制的完善程度,贍養老人、撫養二孩等家庭支出也有望逐步納入抵扣。

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李萬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指出,下一步將考慮將一部分教育、房貸、養老等支出,納入扣除項,這也意味著貸款購房、家有老人孩子等大多數群體都能從中受益。

專項扣除在操作的時候存在一定的難度,比如是按家庭計征還是按個人計征等都面臨一些問題。“為了使這項改革能夠順利推進,一開始可以考慮不實行家庭扣除,還是按照個人來徵收,這樣實施起來相對容易一些。子女教育實施起來問題不是特別大,難的是‘房貸利息抵個稅’,因為住房涉及的金額相對高一些,額度到底怎麼確定,要經過詳細的測算。”張學誕建議。

肖捷也表示,從國際經驗來看,實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增加稅前扣除的一些專項專案,都需要相對成熟的社會配套條件。如對稅收征管部門來說,需要掌握與納稅人收入相關的涉稅資訊,以保證新的個人所得稅制度改革能夠順利實施。另外,按照稅收法定的原則,個人所得稅改革方案研究制定之後,還需要相應地修改稅法,並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財政部新設“個稅處”個稅改革提速

為適應稅制改革的推進,財政部的內部機構也在做相應的調整。

去年有媒體報導稱,財政部稅政司所得稅處已經分拆為個人所得稅處和企業所得稅處,《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從財政部相關部門人士處證實了這個消息。

另外,去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啟動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增收的實施意見》,要求進一步減輕中低以下收入者稅收負擔,發揮收入調節功能,適當加大對高收入者的稅收調節力度。

隨後,有媒體披露個稅改革正在提速推進,個稅改革方案有望在2017年上半年出爐。

編輯 / 曾喵喵

實習編輯 / 陳紫怡

來源 / 新華社、中國經濟週刊、新京報、經濟參考報綜合

因為高收入者降稅幅度更高,獲益更大。”費用扣除標準已經提升了三次,到了3500元,如果再去一味地提高費用扣除標準,恐怕不太現實。

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財經法研究中心主任劉劍文:從個稅改革方向來看,提高起征點不再是改革的重點,重點應該是徵收模式上,下面要把11類合併為綜合所得,再保留一部分分類所得,成為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稅制度。

專項抵扣個稅改革的一個“亮點”

新一輪個稅改革的方案將以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為目標,逐步建立“基本扣除+專項扣除”的稅前扣除制度。

再教育支出或成為專項抵扣首選,首套房貸款利率也有望納入選項。

長期來看,根據社會配套條件和征管機制的完善程度,贍養老人、撫養二孩等家庭支出也有望逐步納入抵扣。

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李萬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指出,下一步將考慮將一部分教育、房貸、養老等支出,納入扣除項,這也意味著貸款購房、家有老人孩子等大多數群體都能從中受益。

專項扣除在操作的時候存在一定的難度,比如是按家庭計征還是按個人計征等都面臨一些問題。“為了使這項改革能夠順利推進,一開始可以考慮不實行家庭扣除,還是按照個人來徵收,這樣實施起來相對容易一些。子女教育實施起來問題不是特別大,難的是‘房貸利息抵個稅’,因為住房涉及的金額相對高一些,額度到底怎麼確定,要經過詳細的測算。”張學誕建議。

肖捷也表示,從國際經驗來看,實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增加稅前扣除的一些專項專案,都需要相對成熟的社會配套條件。如對稅收征管部門來說,需要掌握與納稅人收入相關的涉稅資訊,以保證新的個人所得稅制度改革能夠順利實施。另外,按照稅收法定的原則,個人所得稅改革方案研究制定之後,還需要相應地修改稅法,並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財政部新設“個稅處”個稅改革提速

為適應稅制改革的推進,財政部的內部機構也在做相應的調整。

去年有媒體報導稱,財政部稅政司所得稅處已經分拆為個人所得稅處和企業所得稅處,《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從財政部相關部門人士處證實了這個消息。

另外,去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啟動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增收的實施意見》,要求進一步減輕中低以下收入者稅收負擔,發揮收入調節功能,適當加大對高收入者的稅收調節力度。

隨後,有媒體披露個稅改革正在提速推進,個稅改革方案有望在2017年上半年出爐。

編輯 / 曾喵喵

實習編輯 / 陳紫怡

來源 / 新華社、中國經濟週刊、新京報、經濟參考報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