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海珠|不離不棄照顧患帕金森丈夫近30年,她詮釋何為“夫妻”

近日,素社街在轄內開展文明家庭評選活動,其中,有15個家庭入選。今期,小e將為大家講述其中一個家庭的故事。28年前,黃謙華患上了帕金森病,手震等症狀相繼出現,開始需要照顧。

他的妻子盧瑞瓊一直相伴在旁,照顧丈夫,教育子女,一直到了如今的花甲之年。

左一為盧瑞瓊,中間為黃謙華,右一為其女兒。

照顧患病丈夫近三十年

盧瑞瓊現年66歲,丈夫黃謙華比她年長3年。28年前,黃謙華患上了帕金森病,開始手震,拿不穩筷子。後來,

其它症狀相繼出現,黃謙華的生活能力也慢慢下降,逐漸地,需要人照顧。丈夫的病對於盧瑞瓊無疑是晴天霹靂,她主動擔起家裡的重任,悉心照料丈夫,為了減輕他的心理壓力,她還告訴當時正在讀初中的女兒:“爸爸這樣的情況我們更加要堅強應對,不抱怨。”

一邊是患病的丈夫,一邊是學業繁重的女兒,盧瑞華艱難地兼顧到了。白天一早出門買菜做飯,與丈夫聊天散心,晚上輔導女兒做功課,

幾乎每一天,盧瑞瓊都是在忙碌中度過。“在這過程中,我哭過,但我不在別人面前掉眼淚,因為我知道一個好的心態對身邊的人是有多麼的重要。”於是,一家人看到的都是笑吟吟的盧瑞瓊。

◆ ◆ ◆

28年過去,黃謙華的病情日漸嚴重,在親戚朋友的勸說下,去年12月,盧瑞瓊將丈夫送進養老院,以便讓其得到更好的照顧。小e瞭解到,在丈夫住進養老院的半年間,盧瑞瓊還是每天奔波在家與養老院之間,

為的是讓丈夫依舊能吃上她親手做的飯,煲的湯。“繼續給他支持與鼓勵。”

扛起一個家,仍不忘幫助他人

盧瑞瓊說,助人為樂,鄰里和睦,是他們家庭追求的,也是他們一直在做的。據介紹,在盧瑞瓊家對面,住著一位獨居長者,每天看著老人家出入十分不便,盧瑞瓊便為其買了一把拐杖。這是盧瑞瓊力所能及的事情,不過對於老人家來說,不止是生活更加方便了,

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別人的關懷。

◆ ◆ ◆

盧瑞瓊還是小學同學會會長,有一次,同學會的一名成員生病住院了,碰巧黃謙華那時也在醫院治療,於是,盧瑞瓊每天給丈夫送湯的同時,也送一份到同學的病房中。“希望把我們家的關愛傳遞給其他人。”盧瑞瓊說。對此,盧瑞瓊的同學十分感動,“對阿瓊來說,不過是煲湯的時候多放些湯料,不過我每天喝到的卻是一份心意。

◆ ◆ ◆

由於長久以來的與人為善,鄰里都十分喜歡盧瑞瓊一家,大家的關係十分融洽。經歷了這麼多,盧瑞瓊說,心存感恩之心,保持好一個積極的心態,生活上的很多困難都會更加容易解決。

素社街舉行文明家庭及孝道徵文表彰活動。

【記者 譚啟菊】

【編輯 甄曦】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