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慧愛父母│愛有八把刀,最厲害的這把“刀”你用過嗎

文/徐潔

“會愛才是真愛”、“逆反,沒有逆,就沒有反”、“我們希望孩子好,卻一直在說孩子壞”、“沒有能力走不動,沒有動力走不遠”………這些是來自慧愛父母學堂上的“乾貨”。5月16日,濟南錦屏學校、龍德學校的家長走進齊魯晚報與曆下區教育局打造的慧愛父母學堂,

齊魯晚報家長學校導師、山東省實驗中學專職心理教師溫學琦以《倒過來的愛,給孩子學習的動力》講座,啟發了在場的家長。

“你想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16日下午,講座一開場,

溫學琦老師提問。“一個有社會價值的人。”一位爸爸馬上回答,與此同時,在座的其他父母在默默思考,“一個幸福的人”最終成為全場的共識。

“培養孩子像做其他任何事情一樣,應‘以終為始’,以目標來決定我們的教養方式。”溫學琦說,沒有人是不愛自己的孩子的,但如果不會愛,愛就變成了傷害。其實,在不知不覺中,無數父母以愛的名義,砍去了孩子的耐性、自信、希望和內心的善。

溫學琦老師說,愛有八把刀,分別是嘮叨、比較、打罵、諷刺、懷疑、抱怨、溺愛和忽略。

一是嘮叨,許多父母認為,嘮叨是出於對孩子的愛,但嘮叨砍去了孩子的耐性,會愛才是真愛,一定要有正確的表達,孩子才能接收到;

二是打罵,砍去了孩子的自尊,“我打你是為你好,是愛你呀”。許多父母在打罵孩子後,會這樣告訴孩子,在打罵中成長的孩子會成為兩個樣子:什麼都不敢做,怕犯錯誤再被痛打,

因此什麼都做不了;什麼都敢做,因為犯了錯誤大不了再被打一頓,兩種結果都很可怕;

三是比較,比較砍去了孩子的自信,還有一種父母,總拿孩子的缺點與別人的優點比,認為這樣才能督促孩子改正,其實孩子越來越失去自信,結果適得其反;

當現場的掌聲響起來的時候,溫學琦說:“在座的家長為我鼓掌、對我點頭微笑,會給我很大的動力,我收到動力講得更多、更好,

對我和每個人都有好處,這樣的道理為什麼不能適用于教育孩子呢?”

四是諷刺,砍去了孩子內心的善;

五是懷疑,砍去了孩子的希望,讓孩子走向抑鬱,好孩子都是“信”出來的,相信的力量會使孩子更加優秀。

六是抱怨,許多父母天天抱怨卻沒有覺察,有的媽媽說:“我每天洗衣做飯,請假給你開家長會,你怎麼就……”實際上,這不是愛,而是犧牲,只能讓孩子越來越不願意回家,只有把犧牲轉化為愛,

孩子才能快樂。

七是溺愛,砍去了目標,讓孩子迷茫;

八是忽略,這最厲害的一把“刀”,砍去了孩子心中的安全感,這是孩子成長的心理底線,一旦失去了安全感,孩子的心門就關閉了,很難再快樂和幸福起來。

(壹點號 慧愛父母)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佈,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齊魯壹點用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