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移動電競進 高校再引爭議,大學生自由時間該如何善用?

昨日,觸手直播平臺電競主播藍煙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了一場遊戲分享會,不想此舉卻遭到了本校學生排斥,發帖稱此舉是“誤人子弟”。

這場演講以手游《王者榮耀》為主題,分享了藍煙自己的人生經歷以及遊戲技巧,現場聚集了不少遊戲忠實愛好者,氣氛火熱。

而就在今日,交大一位學生在本校貼吧發帖,痛斥這種行為,並稱“學校就是學習的地方,開講座教打遊戲簡直誤人子弟!”

此帖一出,立刻引來了廣大網友們的激烈討論。部分網友認為學校的確是學習的地方,還是需要厚重的學術氛圍;也有不少網友認為,校園文化應該更包容化,遊戲文化也是現代文化的一種,大學生們應該用更公正的姿態去對待。

那麼大學生到底該怎麼平衡學習與娛樂呢?

“大學就可以好好玩了”高中老師如是說

相信高三的時候,高中老師都對大家說過這樣一句話:堅持住這一年,大學你們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這句話導致很多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後逐漸放鬆學業,開始沉迷於遊戲。

大學的課業強度只相當於高中的一半,的確有更多自由時間。但大學本身就是個小社會,是社會預科班,因此這些自由時間更應該是提供給大學生們,讓他們去接觸社會的良好契機。然而據資料統計,玩遊戲的人群中有58%都是在校大學生,平均遊戲時間都在2小時以上,可以說是電競市場的主力軍。

遊戲對學生的影響有多大:退學、開除不是個例

曾一度上新聞頭條的清華大學“高考狀元”張非,多次因沉迷於網路遊戲而被學校退學,經“中國網路戒毒第一人”陶宏開教授的悉心説明,方才脫離網癮,回歸校園。

曾經的遊戲,只是作為人們放鬆休閒的工具而存在,但經過數十年來遊戲熱愛者們的努力,遊戲已經逐漸向正規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而從遊戲引申發展出來的電子競技,更是以成熟的生態體系、專業的競技規則而受到遊戲熱愛者們的追捧,近兩年智慧手機發展普及而衍生出的移動電競,更是促進了電競行業以及直播行業的飛速發展,使電競行業開始受到國家的重視。

專家觀點:量力而行適可而止 靠打遊戲走上人生巔峰的畢竟是少數

正如我們所見,電競的價值已經被國際社會所認可,也已經成為專業體育項目之一。曾經陶巨集開把電子遊戲看做電子海☆禁☆洛☆禁☆因的看法如今或許已不再可取,但依靠電競成功的畢竟還是鳳毛麟角。

雖然95後電競主播藍煙有房有車、年入百萬,被粉絲稱為“技術帝”、“全能王”;電競圈人氣女神“女流”更是有清華北大雙重超高學歷……但這些大神的成功不僅是因為遊戲技巧突出,他們身上也有值得當代大學生學習的地方,他們打遊戲時認真負責的態度以及學術精神,都是在玩遊戲玩上人生巔峰的表像下,真正值得我們去發現並學習的東西。

這次藍煙的演講會並不是移動電競首次進入大學校園,移動電競早已成為高校校園飛速發展的文化之一。未來移動電競或許將成為青少年們最關注的體育項目之一,這個行業也將發散出更多的正能量,在那之前,大學生們更不應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移動電競”這個行業,權衡給予學習以及娛樂的時間與精力,包容地去看待新興文化才是王道。

這次藍煙的演講會並不是移動電競首次進入大學校園,移動電競早已成為高校校園飛速發展的文化之一。未來移動電競或許將成為青少年們最關注的體育項目之一,這個行業也將發散出更多的正能量,在那之前,大學生們更不應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移動電競”這個行業,權衡給予學習以及娛樂的時間與精力,包容地去看待新興文化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