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喜迎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沙坡頭區:移風易俗移出新民風

近年來,農村紅白喜事相互攀比、大操大辦等不良風氣逐漸蔓延,

廣大群眾深受其害又身不由己。如何改變這一現狀?深化走轉改、見證新發展記者在中衛市沙坡頭區永康鎮採訪時發現,這裡的婚喪嫁娶有了新規矩、民風民情有了新氣象。

記者 楊新竺

辦婚事,莫攀比,受益的還是咱自己。除了這接地氣的快板,像我手中的心形倡議書和移風易俗宣傳冊在永豐村也是隨處可見的,那麼開展了移風易俗活動之後,村民的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我們一起去看看。

孫銀芳是中衛市沙坡頭區永康鎮永豐村村民,她為女兒辦婚事,一改往日彩禮“萬里挑一”“三斤三兩”“萬紫千紅一片綠”的舊說法,以3萬元的彩禮,10桌酒席的實際行動,成為村裡的“移風易俗模範戶”。孫銀芳告訴記者,

自己觀念的轉變還都得益于村上成立的紅白理事會。

原來,為遏制紅白喜事相互攀比、鋪張浪費的不良風氣,今年年初,永豐村推選了村上德高望重、熱心服務的黨員和群眾代表組成了紅白理事會,

紅白事怎麼辦都寫入村規民約,宣導婚事新辦、白事簡辦,還形成了厚養老人五條新約,宣導孝老愛親、勤儉持家的道德新風。

中衛沙坡頭區永康鎮永豐村村民 吳學軍

老人活著的時候,

我們把他伺候好,讓吃好喝好贍養好,比死了以後大操大辦,花個三萬五萬、十萬八萬的,那樣攀比好像沒有多大意思。

記者瞭解到,目前,包括永豐村在內,永康鎮下轄的23個行政村都建立了紅白理事會及理事會工作室,打造了永豐村、永新村兩個“移風易俗”示範點。此外,各村還根據實際情況創新舉措,不斷豐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內容,村民們集體簽名承諾,建立了“村民公約”,由紅白理事會協調到制度約束再到自覺遵守踐行,移風易俗的新風從生活的方方面面徐徐“吹”入了群眾心中。

沙坡頭區永康鎮黨委副書記 盧珊

通過我們這項工作,現在見到了一定的實效,首先群眾對高額彩禮就已經說“不”,以事實說明了問題,說明大家還是歡迎這項工作的,一個是對雙方家庭負擔減輕了,第二在喪事的承辦上,給子女也減輕了負擔,另外一個就是在父母生前對父母孝敬了,這種民風也好了。

記者瞭解到,目前,包括永豐村在內,永康鎮下轄的23個行政村都建立了紅白理事會及理事會工作室,打造了永豐村、永新村兩個“移風易俗”示範點。此外,各村還根據實際情況創新舉措,不斷豐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內容,村民們集體簽名承諾,建立了“村民公約”,由紅白理事會協調到制度約束再到自覺遵守踐行,移風易俗的新風從生活的方方面面徐徐“吹”入了群眾心中。

沙坡頭區永康鎮黨委副書記 盧珊

通過我們這項工作,現在見到了一定的實效,首先群眾對高額彩禮就已經說“不”,以事實說明了問題,說明大家還是歡迎這項工作的,一個是對雙方家庭負擔減輕了,第二在喪事的承辦上,給子女也減輕了負擔,另外一個就是在父母生前對父母孝敬了,這種民風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