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古代太醫為何隨意出入後宮卻不用閹割?原因很簡單,皇帝也得屈服

無論哪個朝代,皇帝的後宮是容不得男人的存在的,只有他才可以隨便出入其中,這是為了保護眾多妃子對他的忠誠。畢竟裡面住著的,可是全中國千挑萬選出來的才女佳人,

皇帝可不得防著點嘛。但是後宮的日常管理又避免不了需要男人,那麼太監這個職業也就是這樣來的吧。但其實歷史中能經常出入後宮的可不全是那些‘非正常男性’,細心觀察的人就會發現,在古代還有一群男人可以經常出入皇帝的後宮,甚至與皇上的妃子、公主都會有肌膚之親,還不用像太監一樣閹割,他們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太醫。

太醫有時候也稱為御醫,按現在的說法就是‘家庭醫生’,只為皇帝或皇宮中的妃嬪及子女服務,有時候也被王公大臣求請到家中為家人看病,大多時候都是為有錢人服務的。為皇帝服務那要求必須很高啊,必須是全國最好的,必須醫術高明,否則也沒有這種資格。但是這就存在一個矛盾,

那些醫術高明的人又不願意做太監。如果硬要他們做太監,可能他們就遠離皇宮了,不願意到宮裡去。生病了找醫生是最根本的需求,為了把這些最厲害的人召集起來,皇帝不得不妥協了,於是醫生就有了這樣的特殊待遇。其實還出於其他的考慮。

後宮裡管理很嚴格,太醫也沒多少機會,太醫入宮為妃子們看病,妃子一般都是坐在簾子之後,太醫往往都是透過薄紗來觀望病情。因為在古代,中醫看病最講究的就是切脈。可是在封建社會中,女人最忌諱手讓別的男人摸,被陌生人摸了一下手就算是“失貞”了。更何況後妃作為皇帝的女人,太醫更是摸不得。那怎麼辦?只能把一根絲線由太監遞到掛著帷帳的房間裡,

系在妃子的手腕上,另一頭留在屋外太醫的手裡,這就是傳說中的“懸絲診脈”,聽著就覺得很厲害呢!但是太醫這樣做往往只是走個一個形式,並不能準確的判定病情。要是真遇到大病,就要找來薄紗將妃子的手腕蓋住,太醫也只能隔著薄紗切脈。而太監卻不同,他們可是24小時在妃嬪身邊服侍的,而太醫只有在妃嬪生病之後,得到命令才可以入宮。而就算入宮看病,也都是有眾多宮女、太監在一旁服侍,
很難有單獨與妃嬪接觸的機會。

再就是古代都講究把特殊技能一代代傳下去,一般都是傳給兒子,木匠的後人是木匠,鐵匠的後人是鐵匠。當然,醫術也會傳承下去。要是誰說自家三代從醫,那麼他本人的水準也不會太差,就是這個道理。所以,為了把這些優秀的醫術傳下去,這群太醫就必須得傳宗接代,來確保始終古代都講究把特殊技能一代代傳下去,有人來為皇室看病。

綜合以上種種原因,太醫沒有閹割,就算太醫有機會也不敢啊,讓皇帝戴綠帽子,本人不僅要被淩遲處死,家裡人也要遭殃。

就是這個道理。所以,為了把這些優秀的醫術傳下去,這群太醫就必須得傳宗接代,來確保始終古代都講究把特殊技能一代代傳下去,有人來為皇室看病。

綜合以上種種原因,太醫沒有閹割,就算太醫有機會也不敢啊,讓皇帝戴綠帽子,本人不僅要被淩遲處死,家裡人也要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