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濟甯藝術劇院原創政德教育實景劇碼

濟甯發揮傳統文化資源優勢,打造幹部政德教育特色品牌,為此,濟甯幹部政德教育學院聯合濟寧藝術劇院,經過兩年多的創作,將原創政德教育實景劇碼《儒風雅韻》文藝演出搬上幹部政德教育的課程體系。

用本土原創節目

打造政德教育劇碼

9日晚,在位於曲阜中國孔子研究院內的小沂河畔,不大的舞臺前擺放著十余張古色古香的仿古式桌椅。此刻,來自濟寧藝術劇院、濟寧學院等單位的演員,還有數位非遺傳承人正等待著《儒風雅韻》的上演。

節目一開始,曾在孔子文化節開幕式上備受好評的唱誦節目《大愛仁德》,掀開了這場原創政德教育實景劇碼的序幕。隨後,具有濟寧地方特色的雜技《漢畫遺韻》、舞蹈《湖韻》,在孔子文化節上大放異彩的歌舞《尼山的月光》、《千年孔子》,以及在中國藝術節上斬獲群星獎的山東琴書《儒韻鄉情》、山東漁鼓《孔子試徒》陸續上演,為台下來自各地進行幹部政德教育的觀眾們獻上了一出精彩的政德教育“視聽課程”。

而這台原創政德教育實景劇碼創作,則源於兩年多以前的一次機緣巧合。“2014年下半年,當時在濟寧市委黨校進行培訓的一批幹部想要進行課外文化活動,幾經討論之後決定來劇院觀看本土原創劇碼。”濟甯藝術劇院院長趙建剛回憶說,當時演出就在劇院內的小劇場進行,囊括了山東漁鼓、琴書、舞蹈等傳統文化節目的演出博得滿堂彩,

讓藝術劇院意識到可以圍繞著幹部政德教育,用濟甯本土原創節目來打造一台劇碼。

這場演出成標配

幹部政德教育必看

“在節目的篩選上,我們要求必須要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形式來進行幹部政德教育。”趙建剛告訴記者,他們將歷屆孔子文化節開幕式、中國藝術節上反響不俗的作品都納入進來,包括《尼山的月光》、《千年孔子》、《師道》等節目。而劇院同時希望能體現濟寧地方特色,

所以曾獲得國家級大獎提名的舞蹈《湖韻》,以及新排演的小合唱《又唱微山湖》也被收錄其中。

2015年初,濟寧市開始著手打造幹部政德教育課程體系。當時已經為包括安徽蚌埠、山東聊城等多個省內外地市黨校的學員演出過的這台劇碼,被正式列入幹部政德教育中禮樂教學一類,並於10月份首次在孔子研究院內小沂河畔搭建了實景舞臺。

“當時定名為‘儒風秋韻’,

包括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上海浦東幹部學院在內的學員們都觀賞了這台演出。許多學員觀後感慨說,這是和以往幹部政德教育截然不同的一次課程,這讓優秀傳統文化更加具象了。”

每次演出之後,藝術劇院都會對劇碼反復進行打磨。但此前苦於演出場地有限,兩年間這台備受省內外幹部好評的劇碼只演了不到10場。而現如今隨著濟甯幹部政德教育學院的落成,學院也將建成一個標準化的演出劇場,趙建剛很興奮地說:“這台幹部政德教育的標配演出,以後或許可以固定下來。”

節目精雕細琢

呈現更多孔子思想

隨著濟寧藝術劇院對《儒風雅韻》不斷地精雕細琢,一些專家學者在論證之後認為,整台節目的組成劇碼,多數偏重於描寫孔子的生平,而對孔子對施政、教育的思想表現的較少。所以趙建剛提出,圍繞《儒風雅韻》進一步細化,打造成一個系列化的節目。

於是,《儒風雅韻之曲水流觴》順應而出。在創意方案中記者注意到,《曲水流觴》的主題是希望以厚重的儒家禮樂文化為風骨,從燦爛的中華傳統經典中選取素材,結合孔孟之鄉、運河之都的人文情懷,將優秀傳統音樂、詩歌、舞蹈、書畫等名家名作融于一起。

“換言之,我們希望用更多樣的藝術形式來傳遞孔子的思想,把孔子思想表現的更加具體、更加深刻。”所以在節目單中,既有漢唐舞蹈《桃夭》、音樂情景木偶劇《孔子學琴》,也有吟誦與京胡、舞劍、狂草組合的表演《三絕》。趙建剛說:“這個節目就是與孔子的六藝所結合而成的。”

趙建剛希望,隨著《儒風雅韻》這一系列節目的不斷完善,今後可以在不同的平臺呈現出不同的舞臺效果,傳遞出不同的意義。“即可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起到幹部政德教育的作用,也希望能夠表現出濟甯本土諸如運河、水滸、鄒魯等地方文化特色,還能起到推廣濟甯人文風采的作用。”

齊魯壹點記者 汪瀧

齊魯壹點用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學院也將建成一個標準化的演出劇場,趙建剛很興奮地說:“這台幹部政德教育的標配演出,以後或許可以固定下來。”

節目精雕細琢

呈現更多孔子思想

隨著濟寧藝術劇院對《儒風雅韻》不斷地精雕細琢,一些專家學者在論證之後認為,整台節目的組成劇碼,多數偏重於描寫孔子的生平,而對孔子對施政、教育的思想表現的較少。所以趙建剛提出,圍繞《儒風雅韻》進一步細化,打造成一個系列化的節目。

於是,《儒風雅韻之曲水流觴》順應而出。在創意方案中記者注意到,《曲水流觴》的主題是希望以厚重的儒家禮樂文化為風骨,從燦爛的中華傳統經典中選取素材,結合孔孟之鄉、運河之都的人文情懷,將優秀傳統音樂、詩歌、舞蹈、書畫等名家名作融于一起。

“換言之,我們希望用更多樣的藝術形式來傳遞孔子的思想,把孔子思想表現的更加具體、更加深刻。”所以在節目單中,既有漢唐舞蹈《桃夭》、音樂情景木偶劇《孔子學琴》,也有吟誦與京胡、舞劍、狂草組合的表演《三絕》。趙建剛說:“這個節目就是與孔子的六藝所結合而成的。”

趙建剛希望,隨著《儒風雅韻》這一系列節目的不斷完善,今後可以在不同的平臺呈現出不同的舞臺效果,傳遞出不同的意義。“即可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起到幹部政德教育的作用,也希望能夠表現出濟甯本土諸如運河、水滸、鄒魯等地方文化特色,還能起到推廣濟甯人文風采的作用。”

齊魯壹點記者 汪瀧

齊魯壹點用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