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兒童風濕性心臟病到底是怎麼回事

風濕性心瓣膜病簡稱風濕性心臟病,是風濕熱引起的慢性心瓣膜病變。風濕熱與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是機體對溶血性鏈球菌產生的一種變態反應和自家免疫反應。風濕性心臟病是風濕病症狀之一。

兒童和青少年中發病率高,5~15歲多見。早期有鏈球菌感染史如猩紅熱、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急性咽炎、中耳炎、淋巴結炎等。1~4周後又出現發熱、多汗、疲乏、心慌、面色蒼白、食欲不振、遊走性關節痛、皮下結節或皮下紅斑、舞蹈症等,

並可進一步累及心臟發生心肌炎。風濕熱是一種慢性病,往往反復發作。患病後25~50%的患兒可遺留心臟瓣膜永久性損害,以至影響到成年期健康,因此,對小兒風濕性心臟病必須早期診斷,徹底治療,切莫掉以輕心。

風濕性心臟病與“二尖瓣“關係如何?

“二尖瓣“是左心房和左心室通道上的一扇門,因為有兩個門板(瓣),故名“二尖瓣“。它的任務是根據需要按時開關:當左心房的血要進入左心室時門就打開,當左心室收縮把血擠入主動脈時門就關上,防止血液逆流回心房。患風濕性心臟病的人,二尖瓣首先受到侵犯,使門的開關失靈,要關時關不緊,要開時開不大。關不緊醫學上叫做“二尖瓣閉合不全“,開不大叫做“二尖瓣狹窄“,

這兩種情況都會造成血液運行不正常,統稱為“二尖瓣病“。

除二尖瓣外,心臟還有性質與作用和它類似的另外三座“門“:一座是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間的“三尖瓣“;另一座在左心室出口處,相當於左心室的前門,與主動脈相連接,叫做“主動脈瓣“;還有一座在右心室出口處,是右心室的前門,與肺動脈相連接,叫“肺動脈瓣“。患風濕性心臟病時,除侵犯二尖瓣外,也影響其餘三個瓣,

但機會要少。按其可能性排列,其順序為主動脈瓣、三尖瓣、肺動脈瓣。

兒童風濕性心臟病能手術治療嗎?

風濕性心臟病,可以動手術把開關失靈的瓣膜加以修理,情況複雜的還可以換上一個人工製造的瓣膜,實踐證明效果不錯。不過,小兒時期(包括青少年時期)經常容易發生鏈球菌感染,

可以反復影響心臟,出現新的病情變化,使手術前功盡棄。心臟手術是不能進行多次的,所以不是萬不得已,還是等到25歲以後,鏈球菌感染的機會少了,再做手術,一次解決問題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