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溥儀一生最愛的女人——二十二歲就香消玉殞的“明賢貴妃”譚玉齡

譚玉齡

1932年春,在日本的扶持下,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在東北建立偽滿洲國,

首都設在新京(今長春)。溥儀雖然名義上是偽滿洲國的最高統治者,但實際上卻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傀儡,他所謂“皇帝”的權力也只限于位於長春的偽滿“皇宮”之內。在“皇宮”內的溥儀也沒有人身自由,他時刻處於日本關東軍的嚴密監視之下,每天應該見什麼人,做什麼事都不是他這個“皇帝”說了算,而是由關東軍指定。溥儀前往東北不久後,皇后婉容也從天津來到長春,
但不久後婉容就對這種形同坐牢的生活徹底失望並染上了鴉☆禁☆片,加之溥儀本就對她不滿,“帝后”之間更是形同陌路。為了充實“後宮”,溥儀令滿蒙貴族選了一名女子入宮為妃,她就是命運悲慘、死因成謎的“明賢貴妃”譚玉齡。

愛新覺羅·溥儀

譚玉齡來到長春時才剛剛滿十七歲,在北京的中學讀書。她出身滿族貴族,原姓他他拉氏,後在民國時改姓譚。1937年初,譚玉齡離開北京來到長春,在偽滿皇宮中被三十二歲的溥儀封為“祥貴人”,住在緝熙樓樓下西側,從此開始了她的“後妃”生活。溥儀對這個溫順賢慧,聰明能幹的貴人非常喜愛,在形同牢獄的皇宮之中,譚玉齡的到來給了他心靈上的極大慰藉。為了使初入宮中的譚玉齡不覺得宮中苦悶,

溥儀常命侄媳等女客陪她散心,還時常為她照相。譚玉玲是一個心地善良、性格溫柔的人,在宮中不擺皇妃架子,禮貌待客,對下人也十分和氣,由此得到宮中眾人的喜愛。

溥儀貼身收藏的照片

溥儀對譚玉齡的寵愛被關東軍任命的帝室“御用掛”吉剛安直中將看在眼裡。

在吉剛的眼裡皇帝寵愛的應該是一個日本貴族女子,這樣才能生出有日本血統的皇室後裔,以便日本能更加牢固的控制東北。在譚玉齡入宮五年後的1942年8月,譚玉玲患病,“帝室御用掛”吉岡安直叫來當時長春市立醫院院長-----日本醫生小野寺為她治療,譚玉玲於第二天猝然去世,年僅22歲。對於譚玉齡的死,溥儀始終認為是日本人所為,
在之後的遠東軍事法庭作證時,溥儀更是直接說道:“我的愛妻譚玉齡是被吉岡安直中將害死的。”

偽滿皇宮中譚玉玲臥室

譚玉玲死後,溥儀追封譚玉玲為“明賢貴妃”,她的葬禮也極為隆重,僅奉移”時的隊伍就有數百人之多,長春城內數萬民眾前來觀看。譚玉玲的照片也被溥儀放入錢包內貼身珍藏,溥儀特赦後,便把譚玉玲的骨灰盒接到自己家裡,直到和李淑賢成婚才送到侄兒家安放。2006年9月2日,根據溥儀生前的遺願,愛新覺羅的族人將存放在長春偽滿皇宮的譚玉玲骨灰領回,與溥儀合葬在河北易縣華龍皇家陵園。

譚玉玲的照片也被溥儀放入錢包內貼身珍藏,溥儀特赦後,便把譚玉玲的骨灰盒接到自己家裡,直到和李淑賢成婚才送到侄兒家安放。2006年9月2日,根據溥儀生前的遺願,愛新覺羅的族人將存放在長春偽滿皇宮的譚玉玲骨灰領回,與溥儀合葬在河北易縣華龍皇家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