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明朝永樂年間,有一神秘武器,被人誤解數百年,至今仍有人不懂

1414年,即明朝永樂12年,當時明成祖朱棣親率大軍,于馬哈木、答裡巴汗、太平等瓦剌等部落作戰,雙方作戰過程中,朱棣派出數波騎兵,去到瓦剌前挑戰,引對方來攻,馬哈木等人果然中計,

率蒙古鐵騎從山坡上順勢沖下。

眼看瓦剌就要衝到明軍陣前,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朱棣一聲令下,明軍中突然槍炮齊鳴,聲如毀天滅地之勢,令瓦剌人心膽膽寒,沖在前面的瓦剌鐵騎直接被炮火轟碎,地方頓時手足無措,士氣大挫,向後逐漸退縮。

朱棣身經百戰,眼見到這良好的戰機,便一鼓作氣,指揮明軍鐵騎反擊,從敵軍兩翼夾擊,同時明軍提供源源不斷的火力支援,一戰下來,很快大獲全勝,斬首數千,馬哈木太平等瓦剌將領狼狽逃走,這次戰爭在永樂北征中大放異彩。

經過這次戰鬥,明朝軍隊中的神器威名遠播,當時無人知道明軍用的是什麼武器,為何會有如此殺傷力,朱棣到底用的是什麼火器神機槍呢?當時這種武器太過先進,

朱棣下過命令不得外傳,所以歷史上幾乎沒有關於這種武器的記載。

《明史·兵志》中有一段話:“至明成祖平交趾,得神機槍炮法,特置神機營肄習。制用生、熟赤銅相間,其用鐵者,建鐵柔為最,西鐵次之。大小不等,大者發用車,次及小者用架、用樁、用托。

大利於守,小利於戰。隨宜而用,為行軍要器。”

這段《明史》中記載並不詳細,也沒說清楚這種“神機槍炮”到底是什麼,如何製作,只說了它用於作戰,而且非常厲害,因為這樣的記錄,後世很多專家學者便推測,最終誤認為明朝這種火器是從安南學來的(安南是古越南的稱謂)。

其實不然,明代兵書《武備志》曾有記載一種神槍,外形看起來像火門槍,其中說到“此即平安南所得者也”,即在平定安南過程中,所繳獲的武器,那麼永樂年間朱棣使用的神機槍炮是這種火器嗎?很多專家認為是,其實並不是。

邱俊所著的《大學衍義補》中記載:“近有神機火槍者,可至百步之外,捷妙如神,聲聞而矢即至矣。永樂中,命內臣監造,蓋慎之也。

”這則史料說明,永樂神機槍炮是明朝發明出來的,作為一種神秘武器,整個製作“蓋慎之也”,所以幾乎無人知道。

後來歷史專家在考古過程中,出土了永樂年間被神機營視為秘器的神機槍,經過研究對比,正是《大學衍義補》中所記載的武器,當年朱棣佔領越南後,因為當地有豐富的鐵礦資源,朱棣便命人源源不斷往中國搬運,用以製作這種神機槍。

正因為朱棣從越南拿回礦資源,所以後人誤解了數百年,認為這種神秘機槍是越南人發明的,朱棣從他們手中搶奪而來,其實是國人自己發明的,至今仍有人沒搞清這一節。

因為當地有豐富的鐵礦資源,朱棣便命人源源不斷往中國搬運,用以製作這種神機槍。

正因為朱棣從越南拿回礦資源,所以後人誤解了數百年,認為這種神秘機槍是越南人發明的,朱棣從他們手中搶奪而來,其實是國人自己發明的,至今仍有人沒搞清這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