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媽媽與老婆同時掉水裡先救誰”古人答:人盡可夫!

前文講到鄭氏三公勵精圖治,立國三代就將鄭國推向霸主地位,後面鄭國經過二十一年的大亂,鄭國一下從中原霸主淪為夾縫中求存的小國。對於這段歷史難免扼腕歎息,

對於這段記載也看了挺多次。這段記載也是精彩紛呈,在描述朝堂上大人物們的博弈之外添加了一段母女之間的對話。看了幾遍之後,也看出了點不同的味道。

《史記·鄭世家》記載:厲公四年,祭仲專國政。厲公患之,陰使其婿雍糾欲殺祭仲。糾妻,祭仲女也,知之,謂其母曰:“父與夫孰親?”母曰:“父一而已,人盡夫也。”女乃告祭仲,祭仲反殺雍糾,戮之於市。厲公無柰祭仲何,怒糾曰:“謀及婦人,

死固宜哉!”

這一段對話第一次讀,是發現了“人盡可夫”這個經常在電視劇裡聽到的罵人髒話,原來並不是那麼骯髒,我們現在對這個詞語的理解與當時的原意出入太大。本意為:一個女子的父親,因為天然的血緣關係,就只有一人,沒有辦法改變,而選擇丈夫範圍可以是天底下任何人(所以父親更重要)。

現在為貶義,形容生活作風不檢點的女子,可以和所有的男人上床,當自己的丈夫看待。

看了幾遍之後,突然發現這個也可以算是古人對於“媽媽與老婆同時掉水裡要救誰”這個史上最難問題的回答。

用“父一而已,人盡夫也。”這句話的邏輯,很容易就可以得出古人對於這個困擾了無數男人的問題會作出什麼選擇。“母一而已,人盡妻也。”人盡可妻,這背後透出的邏輯自然就是母親比妻子重要。

當然在現代社會,秉持著這樣理念,肯定是注孤生的節奏。

少年們還是好好學習游泳,爭取有兩個都救下來的實力,或者說趕緊給老媽和媳婦培訓一下游泳,那就沒這個問題啦。

木杉原創,點贊和訂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