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歐洲用什麼手機,為什麼有些歐洲科技強國不造好手機?

歐洲一般用的手機有蘋果、三星、LG、Sony。國產銷往歐洲的有一加、華為、中興、聯想等...

科技強國不一定能造好手機的,畢竟全世界只有中國擁有聯合國認證的100%完整工業體系,第二名的美國完成了94%,所以其他國家缺少幾種產品的生產線很正常。

比如說德國,德國重點發展的是重工業所以德國的車大型機器及武器都很出名其他行業就不是非常優秀了,

畢竟一心不能多用嘛。真不是造不出好手機,而是手機本身已經變成消耗品。試想放出手機的概念就是行動電話,顧名思義可以裙身攜帶的通話工具,而當下手機用來通話的次數還占不到每天操控手機十分之一的幾率。個別職業除外例如快遞員等,而德國的代表性就是嚴謹有個笑話就說:德國人的嚴謹已經達到了他們的廚房都會有一個天枰,
放多少佐料都要精確到極致其實早些年手機裡四大品牌德國也佔有一席之地,西門子也是四大品牌之一S4在中國通信剛起步時就可以做到在山裡進行通話。德國製造給我的感覺就是精益求精,汽車、櫥櫃、廚衛家電等德國的品牌都屬於高端品牌,包括電話中西門子的電話座機依然是No.1,說德國造不出好手機本人更認為是因為手機現在駁雜而讓德國的電子製造業失去了興趣。

再比如日本,我們都會說這是一個科技非常發達的國家,但是就是這麼一個科技強國,卻沒有一個像樣的手機品牌,是什麼原因造成日本手機行業如此蕭條?

記得08年那會兒,市面上還能偶爾看到索尼和夏普的手機,現在這兩個品牌的手機基本上已經消失匿跡了,夏普更是要成為富士康的囊中之物,科技先進的日本在手機行業真的那麼不景氣嗎?手機是個競爭激烈的行業,

日本國內人口有限,國內工資水準過高,手機現在的利潤被壓得很薄,想要完成手機在國內生產基本不可能,而其現在在相機和機器人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國內財團不會為了一個吃力不討好的行業而大筆投資,而會把資金放在更容易獲得收益的相機,機器人甚至互聯網行業,日本軟銀就是一個很好的代表。

除了國內,國外的品牌因素的影響也是很大,韓國三星,只有一海之隔,蘋果公司更是獨佔鰲頭,中國華為的崛起,也是給日本手機行業帶來很大的壓力,消費者也更傾向喜歡的品牌,所以要創立一個手機品牌,真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