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蘋果發佈最新透明度報告:承認去年下半年接到一封國家安全密函

據外媒報導,蘋果週一發佈了最新透明度報告,承認公司在去年下半年接到美國政府發來的至少一封國家安全密函,要求公司提供某個客戶帳戶的資訊。

蘋果每年發佈兩份透明度報告,披露政府索取資訊的相關資料。據最新報告稱,蘋果在2016年下半年收到一封國家安全密函(NSL),儘管這封密函已經被“解密”,但它並未提供相關的細節。

蘋果在之前的透明度報告中曾對國家安全密函作過解釋,國家安全密函通常被認為是調查的第一步。

國家安全密函並不依據法庭命令,因此請求缺乏相關的合法授權,而且在範圍上也是有限的。國家安全密函可以提供“事務性資料”,比如聯繫資訊。蘋果表示,如果接到這種密函,收件人必須遵守。

2016年下半年接到的這封國家安全密函是蘋果自2013年開始發佈透明度報告以來接到的第一封國家安全密函。

蘋果指出,從2016年7月至12月,公司接到的國家安全命令大幅增加,

命令總數達5750個到5999個,涉及到的帳戶數量達4750個到4999個;相比之下,蘋果在2016年上半年接到的國家安全命令總數為2750個到2999個,影響到的帳戶數量為2000個到2249個。美國政府規定蘋果在公佈安全命令資料時只能提供相對模糊的資料,浮動範圍為250個。與過去的幾年一樣,蘋果去年沒有接到要求提供大量使用者資料的國家安全命令。

此外,美國政府部門還提出了4254項要求蘋果提供相關設備的客戶資訊的命令,

總共涉及到20013台個人設備。蘋果提供了與3335台個人設備有關的資料。相比之下,蘋果在2016年上半年接到的關於個人設備資訊的命令為4822項,影響的設備數量為10260台。

雖然蘋果沒有解釋關於個人設備資訊的命令為什麼會大幅增加,但是蘋果指出,執法機關通常會將這些檔作為持續進行中的欺詐調查的一部分。政府部門也會代表那些希望找回丟失或被盜設備的使用者提出請求。

此外,蘋果還收到了美國執法部門針對1219個個人帳戶的資訊請求,蘋果部分或完全回絕了71項請求。蘋果拒絕提供資料的次數為211次,提供“非內容資料”的次數為636次,披露內容資料的次數為372次。

按照蘋果透明度報告的解釋,如果美國政府需要蘋果提供與使用者的iTunes或iCloud帳戶有關的資訊比如姓名和位址,這就屬於帳戶請求。在其他情況下,政府要求蘋果提供的資訊可能包括iCloud的內容,

比如照片、電子郵件、iOS設備備份、文檔、連絡人、日曆和書簽等。

最後,蘋果在全球範圍內一共接到各國政府提出的178項緊急請求。所謂緊急請求,指的是發生迫在眉睫的人員傷亡事件時,政府部門提出的資訊請求;如果蘋果選擇提供資料,它就必須秉著誠信的原則提供客戶帳戶的通訊記錄和其他記錄。2016年下半年,蘋果在153次緊急狀況下提供了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