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如何鑒定“CA19-9假陰性”胰腺癌?

虞先濬教授團隊首先證實通過FUT-3檢測即可準確找到“CA19-9假陰性”亞群。

來源丨醫學界腫瘤頻道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胰腺外科虞先濬教授團隊關於“CA19-9假陰性”胰腺癌人群鑒定的相關研究在外科學領域排名第一、被譽為“外科學聖經”的《外科學年鑒》(《Annuals of Surgery》)上發表。

糖類抗原19-9(CA19-9)是目前公認的在胰腺癌的篩查、診斷、預後判斷以及治療指導中最為重要的腫瘤標誌物。這一抗原最早被單克隆抗體116NS19-9識別,並在臨床中廣泛使用,因此命名為CA19-9。

CA19-9水準的變化可以提示胰腺癌的發生發展,血清中的正常值範圍一般認為0-37U/ml。胰腺癌發生後,其術前血清水準可達1000U/ml及以上,術後CA19-9值可下降至正常水準。隨訪中,胰腺癌復發時CA19-9多再度升高,因此這一標誌物可用于提示腫瘤復發。

但CA19-9也有一定的缺陷,Lewis抗原(岩藻糖基轉移酶)是CA19-9合成的關鍵酶,Lewis抗原陰性的個體無法正常分泌CA19-9。Lewis抗原陰性的個體臨床上稱為“CA19-9假陰性”個體,患者可能已經罹患胰腺癌,

但CA19-9指標卻無法提示,不能起到鑒別診斷及預測預後的作用。

“CA19-9假陰性”胰腺癌患者的生物學特性如何?何種標誌物可用於“CA19-9假陰性”胰腺癌的診斷、監測與隨訪?這不僅是很多患者的疑問,也是胰腺腫瘤專科醫生經常面臨的難題。

虞先濬教授團隊通過對682例胰腺癌患者的基因測序,首先證實通過FUT-3檢測即可準確找到“CA19-9假陰性”亞群;再進一步分析了該人群的血清學腫瘤標記物的變化,

發現對於“CA19-9假陰性”的胰腺癌患者,可以利用糖類抗原CA125+CEA(癌胚抗原)鑒定此類腫瘤的惡性特徵,並能準確預測這些患者的不良預後,提示該組人群因為具有很強的侵襲轉移能力,所以適合在術前接受新輔助化療篩選。

該研究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目前臨床上面對假陰性CA19-9患者診斷和預測的窘境,指導了進一步治療策略的制定,研究結果2017年發表於外科學頂級雜誌《Annals of Surgery》。

該項研究優化了CA19-9在胰腺癌中的應用價值,並提出了針對不同亞群的個體化治療新策略,指導臨床從原先單一的手術切除,逐步走向基於篩選和分型的有選擇的個體化手術綜合治療 (新輔助治療+根治性手術+術後輔助治療),對提高胰腺癌手術綜合治療的療效具有深遠的意義。這項研究結果的發表反映了我院胰腺腫瘤研究已達國際先進水準,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和實際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