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微量元素檢查有必要嗎?說說微量元素的那些事兒

孩子一生病,或者出現問題,很多家長就擔心孩子是不是缺乏微量元素,糾結要不要查下微量元素,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微量元素。

什麼是微量元素?

所謂微量元素,就是每日需要量小於100毫克的元素,主要有鈣、鐵、鋅、鎂、銅、鉛。其中鈣主要參與體內許多神經遞質的傳遞以及骨骼的鈣化,鐵參與人體血紅蛋白的合成(血紅蛋白低就是貧血),鋅主要參與體內一些酶的構成,這些酶參與味覺的感受、生長發育、傷口癒合。

而孩子生長發育主要依賴於是蛋白質(魚肉蛋奶)、碳水化合物(米飯饅頭)、脂肪這三大主要營養元素。

孩子身高體重增長不達標

有的孩子身高體重都不達標,食欲差、挑食,不喝牛奶不吃雞蛋,不愛吃肉,家長如果只關注微量元素是否缺乏以及補充微量元素,就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此時問題的關鍵是要想辦法增加蛋白質類也就是魚肉蛋奶的攝入,只有攝入足夠量的蛋白質,才能保證孩子的基本生長需要。

孩子的這些表現與缺鈣無關

幾乎每天都有家長問到給孩子補鈣的事兒,只要孩子的生長發育稍微發現一點異常情況,家長們首先想到的原因可能就是缺鈣。下面這些寶寶發育過程中常見的現象,其實都和缺鈣沒有太大關係。

孩子夜間睡眠不好易醒:導致的原因會有很多,比如寶寶尿了、熱了、肚子餓了,還有腸絞痛、胃腸不適,或者是寶寶對母乳過於依賴等情況,都會讓寶寶頻繁夜醒、哭鬧,更可能與晚餐吃得過晚、過多或者是難於消化有關。

枕禿:不少人都會說枕禿是缺鈣造成的,實際上枕禿與嬰兒躺在床上反復地轉頭、摩擦枕部有直接的關係。另外,還與新生兒的毛髮生長週期有關。寶寶出生一段時間後,

這些胎髮都會慢慢地脫落,然後再重新長出來。因為寶寶躺的時間比較多,後腦勺的頭髮自然脫落得就更快了。

囟門晚閉:嬰幼兒的前囟門一般是在18-24個月的時候完全閉合,還有個別嬰幼兒會有兩歲後才閉合,這個時間其實和缺鈣沒有什麼關係。如果孩子缺乏維生素D的話,倒是有可能會引起佝髏病,然後導致閉合延遲。

寶寶走不穩:如果孩子在學走路的過程當中走不穩,

容易摔跟頭,也有人會把這歸為因為缺鈣。其實這和缺鈣是沒有關係的,父母耐心等待就好了。

出汗多:這個是很多媽媽都會遇到的,寶寶睡覺的時候,還有活動後出大汗,其實是很常見的生理現象,與缺鈣無關。很多寶寶都有這種情況,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只要孩子不是突然之間變得愛出汗,就不用擔心什麼了。

出牙遲:有媽媽說道:“我自己小時候就是11個月才長牙的,不知道是不是和缺鈣有關係?”有些寶寶長出幾顆牙後好長一段時間都沒有繼續長牙,這種情況很常見,與缺鈣沒有什麼關係,牙齒的生長是有階段性的,也不一定是按時間有規律地長出來的。另外,寶寶出牙晚,比如說一歲,甚至是一歲後才出牙,其實也和缺鈣沒有什麼直接關係的,更有可能是與基因因素有關係,比如說孩子的爸爸或者是媽媽小的時候出牙就很晚,孩子可能遺傳了這一點,導致孩子出乳牙也會變得比較晚。

個子矮小:相信很多媽媽都會把這個現象與給孩子補鈣聯繫起來。大家都覺得,孩子多補點鈣會長得更高,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孩子長得比同齡人矮,其實與遺傳基因有非常大的關係;另外,餵養是否合理也會影響生長發育。盲目給孩子補鈣,這種做法並不會讓孩子儘快長高的。

缺鋅的孩子沒有那麼多

孩子瘦小、愛挑食、注意力不集中更可能有其他因素導致,而不是僅僅補鋅就能解決問題。

鋅是一種微量元素,在人體內會參與上百種酶的組成,體內缺鋅的話,會影響這些酶的活性,就會造成兒童出現食欲不佳、異食癖、免疫力低下、生長發育受阻等問題。但是鋅在人體內是屬於微量元素,也就是說需要的量不大,如果孩子飲食結構不合理,比如說奶類、肉類、魚類、海產品等食物吃得太少的話,就很容易造成缺鋅。尤其是那些愛吃素的家庭中的孩子就更容易缺鋅了。

雖然說缺鋅會影響孩子的食欲,但並不是說孩子不愛吃飯就一定是體內缺鋅造成的,畢竟還有很多其它的因素也會造成孩子不愛吃飯。比如說,孩子零食吃得太多了,不餓的情況下再讓他吃正餐,肯定就吃得少了。還有些純粹是家長一廂情願地覺得孩子吃得太少,總覺得孩子沒有吃飽。其實,寶寶可能那時候已經吃不下什麼東西了。

吃飯不挑食,而且飲食搭配都合理的孩子都不太可能缺鋅,大家也最好不要隨便給孩子補鋅,補多了還會影響鐵等礦物質的吸收,反而不利於身體的健康。

缺鐵要重視

鐵劑是參與人體血紅蛋白合成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元素,如果鐵劑攝入不足或者鐵劑缺乏,可以造成血紅蛋白的合成不足,最終的結果會造成孩子的貧血。如果貧血,孩子的生長發育以及孩子各個臟器的功能都可能受到影響。所以說,在微量元素的檢查當中,如果有鐵劑低於正常值,家長應該給予更多的重視。

Ps:哪些食物含鐵比較多

1、肉類。肉類裡面,各種牛肉、羊肉、禽肉等,建議選像雞大腿部位暗色的肉,還有豬瘦肉等,這些含鐵都是比較多的;

2、魚類。尤其是金槍魚、野生三文魚等,還有肝類,豬肝、雞肝,也可以給寶寶少量地吃一些,但是建議每週最好只吃一到兩次就行了,不能多吃;

3、植物類的,如黑芝麻、黑木耳、大豆、豆腐、小扁豆、帶皮的土豆、甘薯,還有強化鐵的麥片,深綠色的蔬菜等。

4、動物血。比如說豬血、雞血,其實當中含鐵也是挺豐富的,可以少量吃一點,和肝類要求差不多。

孩子需不需要查微量元素?

如果選擇要去做,建議一定要選擇非常正規的醫院去做,先不管說微量元素檢查到底是不是忽悠,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如果誰建議你帶6個月以下的寶寶去做這個檢測的話,就真的有可能是在忽悠你了。這是因為6個月以下的寶寶基本上都是以喝奶為主,不管喝的母乳還是配方奶,攝入的這些奶完全可以確保他人體對各種微量元素的需求。

不知道是不是和缺鈣有關係?”有些寶寶長出幾顆牙後好長一段時間都沒有繼續長牙,這種情況很常見,與缺鈣沒有什麼關係,牙齒的生長是有階段性的,也不一定是按時間有規律地長出來的。另外,寶寶出牙晚,比如說一歲,甚至是一歲後才出牙,其實也和缺鈣沒有什麼直接關係的,更有可能是與基因因素有關係,比如說孩子的爸爸或者是媽媽小的時候出牙就很晚,孩子可能遺傳了這一點,導致孩子出乳牙也會變得比較晚。

個子矮小:相信很多媽媽都會把這個現象與給孩子補鈣聯繫起來。大家都覺得,孩子多補點鈣會長得更高,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孩子長得比同齡人矮,其實與遺傳基因有非常大的關係;另外,餵養是否合理也會影響生長發育。盲目給孩子補鈣,這種做法並不會讓孩子儘快長高的。

缺鋅的孩子沒有那麼多

孩子瘦小、愛挑食、注意力不集中更可能有其他因素導致,而不是僅僅補鋅就能解決問題。

鋅是一種微量元素,在人體內會參與上百種酶的組成,體內缺鋅的話,會影響這些酶的活性,就會造成兒童出現食欲不佳、異食癖、免疫力低下、生長發育受阻等問題。但是鋅在人體內是屬於微量元素,也就是說需要的量不大,如果孩子飲食結構不合理,比如說奶類、肉類、魚類、海產品等食物吃得太少的話,就很容易造成缺鋅。尤其是那些愛吃素的家庭中的孩子就更容易缺鋅了。

雖然說缺鋅會影響孩子的食欲,但並不是說孩子不愛吃飯就一定是體內缺鋅造成的,畢竟還有很多其它的因素也會造成孩子不愛吃飯。比如說,孩子零食吃得太多了,不餓的情況下再讓他吃正餐,肯定就吃得少了。還有些純粹是家長一廂情願地覺得孩子吃得太少,總覺得孩子沒有吃飽。其實,寶寶可能那時候已經吃不下什麼東西了。

吃飯不挑食,而且飲食搭配都合理的孩子都不太可能缺鋅,大家也最好不要隨便給孩子補鋅,補多了還會影響鐵等礦物質的吸收,反而不利於身體的健康。

缺鐵要重視

鐵劑是參與人體血紅蛋白合成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元素,如果鐵劑攝入不足或者鐵劑缺乏,可以造成血紅蛋白的合成不足,最終的結果會造成孩子的貧血。如果貧血,孩子的生長發育以及孩子各個臟器的功能都可能受到影響。所以說,在微量元素的檢查當中,如果有鐵劑低於正常值,家長應該給予更多的重視。

Ps:哪些食物含鐵比較多

1、肉類。肉類裡面,各種牛肉、羊肉、禽肉等,建議選像雞大腿部位暗色的肉,還有豬瘦肉等,這些含鐵都是比較多的;

2、魚類。尤其是金槍魚、野生三文魚等,還有肝類,豬肝、雞肝,也可以給寶寶少量地吃一些,但是建議每週最好只吃一到兩次就行了,不能多吃;

3、植物類的,如黑芝麻、黑木耳、大豆、豆腐、小扁豆、帶皮的土豆、甘薯,還有強化鐵的麥片,深綠色的蔬菜等。

4、動物血。比如說豬血、雞血,其實當中含鐵也是挺豐富的,可以少量吃一點,和肝類要求差不多。

孩子需不需要查微量元素?

如果選擇要去做,建議一定要選擇非常正規的醫院去做,先不管說微量元素檢查到底是不是忽悠,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如果誰建議你帶6個月以下的寶寶去做這個檢測的話,就真的有可能是在忽悠你了。這是因為6個月以下的寶寶基本上都是以喝奶為主,不管喝的母乳還是配方奶,攝入的這些奶完全可以確保他人體對各種微量元素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