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企業+合作社+貧困戶” 脫貧路上有“靠山”

金鑼集團將仔豬送到錢家店鎮福森種養殖合作社。

本報特約記者 劉長亮 攝

科爾沁區錢家店鎮西億棵樹村的王春德家裡生活十分困難。今年58歲的他患肺病已有20多年,長年靠吸氧維持,妻子患有嚴重的類風濕,導致手已經變形。“我們兩口子都沒什麼勞動能力,家裡有6畝地自己沒法種,全都承包出去了,一年的收入還不夠看病的。”王春德說,“兒女也不富裕,還要接濟我們。”

在西億棵樹村,像王春德這樣的貧困戶,不止一戶。為了不讓一個貧困群眾在奔小康的路上掉隊,

西億棵樹村逐戶瞭解情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脫貧計畫。在村書記劉宏的帶動下,幫扶2016年本村和鄰村的13戶貧困戶和2017年新增加的11戶貧困戶加入福森種養殖合作社,依託“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脫貧致富。

早在2015年春季,錢家店鎮黨委書記魏勇就組織了一批想養豬的農戶前往山東臨沂金鑼集團總部考察洽談養豬事宜。2016年4月再次到金鑼集團洽談養豬事宜,

5月初,金鑼集團總公司主要領導帶隊到錢家店鎮實地考察合作社建設及仔豬風險押金等有關問題,最終啟動了通遼地區首家與金鑼集團合作養殖專案。“新建的這幾排豬舍投資70萬元,周圍的附屬設施投資40多萬元,都是按照企業的要求高標準建設的。仔豬、飼料還有技術,由金鑼集團來負責,每天都有技術員來察看豬仔的長勢,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跟大企業合作我們心裡更有底。”合作社帶頭人、村書記劉宏說,“除了前期基礎設施投入和仔豬押金,其他的我們基本不用太操心,把豬養好就等金鑼回收,企業給我們支付代養費。不僅企業降低了生產成本,我們也獲得了利潤。”

提及“精准脫貧”,村書記有自己的想法,“幫老百姓脫貧致富要想又‘精’又‘准’,必須得結合實際。像我們村,有些貧困戶家裡根本沒有勞動力,你給他買牛買羊也沒法養,

你給他三五千塊錢沒多久花沒了,買米買面只能緩解暫時困難,都不是長久之計。這樣的貧困戶,只能給他找個好靠山。”劉宏說,“我這個合作社是在鎮裡的扶持下建起來的,作為村書記我不能忘了大傢伙兒。養一口豬也是養,養一群豬也是養,只要群眾相信我,我就白幫著養,讓貧困戶也富起來。以後就是沒了扶貧項目,我幹啥也都得拽他們一把。”就這樣,
在合作社的帶動下,王春德將政府發放的3000元扶貧資金抵押給金鑼集團購進仔豬10口,由合作社幫助義務飼養管理,出欄後金鑼集團回收成豬,支付代養費,每口豬利潤在140元左右,並退還抵押款。王春德高興地說,“村書記主動找到我家,想幫我一把。現在,我跟著合作社一起幹,一年能養三茬豬,我就能收三茬錢,最後還把押金退回來。要不是政府給補助的錢和村上的合作社,我哪有這些收入啊!”

這個“靠山”找的好

隨著國家對“三農”的政策扶持和各級政府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及產業發展的大力投入,農民的生產生活環境和生活水準與過去相比有了顯著提高。在農村,肯吃辛苦、肯動腦筋的老百姓都過上了充實富裕的生活。可是,仍有一些因學致貧、因病返貧、因殘致貧的群眾在奔小康的路上碰到了難題。西億棵樹村採取“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為這些貧困戶找到了“靠山”,保證了他們持續增收,穩定脫貧。

西億棵樹村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探索建立的“企業+合作社+貧困戶”新型幫扶模式,讓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依靠企業發展帶動、合作社統一管理、國家扶貧政策支持,參與到產業發展當中,探索出了一條極為有效的精准扶貧路子。

我哪有這些收入啊!”

這個“靠山”找的好

隨著國家對“三農”的政策扶持和各級政府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及產業發展的大力投入,農民的生產生活環境和生活水準與過去相比有了顯著提高。在農村,肯吃辛苦、肯動腦筋的老百姓都過上了充實富裕的生活。可是,仍有一些因學致貧、因病返貧、因殘致貧的群眾在奔小康的路上碰到了難題。西億棵樹村採取“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為這些貧困戶找到了“靠山”,保證了他們持續增收,穩定脫貧。

西億棵樹村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探索建立的“企業+合作社+貧困戶”新型幫扶模式,讓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依靠企業發展帶動、合作社統一管理、國家扶貧政策支持,參與到產業發展當中,探索出了一條極為有效的精准扶貧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