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周忠專欄|論慕思的地緣競爭格局,如何笑傲江湖,逐鹿中原?

作者周忠,泛家居圈創始人、商業作家、資深媒體人、整合公關傳播專家

周忠在紐約曼哈頓

在全世界擁有專賣店2800多家,去年品牌價值105.88億,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寢具第一品牌,做到這個位置,慕思只花了短短的十三年時間!

考察慕思的地緣競爭格局,與考察其他品牌有所不同,不僅僅需要從中國市場入手,

更要從全球市場予以考量,因為,慕思的戰略是“全球慕思,世界品牌”。

從世界地緣競爭格局看,歐美是現代寢具的發源地。席夢思、蘭博基尼、崔卡等國際知名品牌在發達國家經營多年,根深葉茂。慕思在美國、加拿大、義大利、法國、德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開疆拓土,必然面臨來自這些國際大牌的競爭。

有意思的是,按照慕思“築夢全球”的戰略規劃,一方面是慕思以自主品牌走向發達國家市場,

另一方面,慕思又聯手國際大牌耕耘中國市場。具體表現是,慕思和蘭博基尼、崔卡等國際大牌強強聯手。也就是說,面對全球地緣競爭格局,慕思採用了“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的戰略。在國際市場,慕思做得很成功的,目前有澳大利亞悉尼、墨爾本和美國紐約,這三個城市的獨立旗艦店,我都親自去看過感受過。

從國內地緣競爭格局看,慕思同樣面臨許多新老品牌的競爭,

這種競爭主要是來自華南和華東。近幾年來,由於消費意識的覺醒,國內寢具市場迎來了其發展的“黃金時代”,特別是以慕思為龍頭的行業大牌,在健康睡眠理念和文化的推廣傳播方面不遺餘力,將這個行業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既然是“黃金時代”,那麼國內地緣競爭肯定異常激烈。

按地緣劃分,慕思處在華南版塊,同處在這一版塊的有老牌的雅蘭和穗寶,

還有左右。顧家上市後床墊即成為其沙發後的又一新增長點,左右會不會走這個路線?可能會,這是來自慕思家門口的競爭。

更大的競爭來自華東,華東版塊集中了軟體家居三家上市公司:喜臨門、顧家和夢百合。喜臨門和夢百合的主業都是床墊,有33年歷史的喜臨門去年營收22.17億元,其中,床墊銷售收入為14.3億元,占總營業收入64.51%,同比上年增長26.99%。夢百合主攻美國市場,2014年開始回攻國內市場。

顧家去年上市後,床墊成為其最重要的新增長點。顧家家居去年財報顯示,收入增長最快的品類為床類產品,實現收入6.50 億元,同比增長49.3%。顯而易見,喜臨門和顧家對慕思構成了非常有力度的競爭。

基於以上國際、國內的地緣競爭格局,對慕思的下一步發展,我提出了兩個建議:

1、繼續高舉“全球健康睡眠資源整合者”的大旗,對全球寢具產業鏈進行進一步的上下游整合,把“讓發達國家企業為慕思做OEM”的逆向整合,做到極致,構建國內、國際競爭者難以逾越的整合壁壘。

2、對已經成型的“產品、品牌、價值觀”三維環,進行進一步涵化:深化產品體驗、優化品牌內涵、強化價值觀(“善夢者,享非凡”),最近慕思策劃的“《築夢者姚明·CHANGE》用影像紀錄Yao時代”就是非常有益的嘗試,最終實現的是:慕思賣的不是床墊,而是健康睡眠,更是夢想!(就像迪士尼賣的不是哪一個具體的產品,而是歡樂!)

把“讓發達國家企業為慕思做OEM”的逆向整合,做到極致,構建國內、國際競爭者難以逾越的整合壁壘。

2、對已經成型的“產品、品牌、價值觀”三維環,進行進一步涵化:深化產品體驗、優化品牌內涵、強化價值觀(“善夢者,享非凡”),最近慕思策劃的“《築夢者姚明·CHANGE》用影像紀錄Yao時代”就是非常有益的嘗試,最終實現的是:慕思賣的不是床墊,而是健康睡眠,更是夢想!(就像迪士尼賣的不是哪一個具體的產品,而是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