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藏傳佛教藝術對元代青花瓷器紋飾的影響之火珠紋

火珠紋,與藏族的噴火摩尼相關,也稱摩尼寶,藏俗以之象徵財運昌隆。摩尼是寶石、珍寶、珠寶的梵音。 在藏族裝飾藝術中噴焰寶珠,常與七珍、八吉祥並列,出現在唐卡、壁畫中主尊座的下方,

作為供養。

火珠紋即火焰寶珠,也稱摩尼寶珠。

其形態多為一顆圓珠外包裹著向上升騰的火焰。

常見繪於器皿頸部和脛部,也有繪於大盤中心。

繪于元代青花瓷器上的火焰珠紋有兩大特徵,

一是多和雜寶紋組合出現,用於間隔上述圖像圖形,

二是多繪於變形蓮瓣紋中。

青花魚藻紋罐

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藏的青花魚藻紋罐脛部一周十二個變形蓮瓣紋中就繪有火珠紋,用來間隔各式雜寶。

青花鬼穀子下山圖罐

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

至正十一年”銘青花雲龍紋象耳瓶

青花鬼穀子下山圖罐、“至正十一年”銘青花雲龍紋象耳瓶、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等著名元代青花瓷器上均繪有火珠紋圖形。

火珠紋一般情況下都和變形蓮瓣紋組合使用,

比較特殊的使用方式見於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所藏青地白花如意花卉紋盆。

青地白花如意花卉紋盆(局部)

該元代青花瓷大盆上所繪的雜寶紋和火珠紋均沒有組合變形蓮瓣紋出現,只是規律的排布於盤心的金剛杵紋樣周圍。

青地白花鳳凰穿花紋菱口盤(局部)

伊朗國家博物館所藏同類型青地白花鳳凰穿花紋菱口盤,

雖也是細密風格青花大盤,盤中心位置所飾的四個火珠紋均是繪於變形蓮瓣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