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篇文章讓你瞭解共用單車的前世今生!

從2016年開始,共用單車發展越來越迅速,在各大城市的投入量也越來越大,解決了人們最後一公里的行程問題。而共用單車並不是最近才發展起來的,而且其發展也有一個慢慢的過程。

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共用單車的前世今生。

共用單車的發展離不開公共自行車系統的發展。第一代公共自行車系統在荷蘭問世,該系統採用完全免費,不上鎖且無人監管,市民可隨意取用,但無法解決自行車偷盜損毀問題;第二代公共自行車系統則採用了固定存取地點,投幣開鎖的方法,但管理難度較大;再到20世紀90年代末將自行車與資訊技術相結合;終於在2010年,

美國提出了借助手機APP和GPS定位,快速租用歸還的無樁模式運營,這是共用單車的雛形。


共用單車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即萌芽期、表演期和爆發期。萌芽期即共用單車培育期,這階段的玩家只有ofo和摩拜;表演期主要是ofo與摩拜兩家行業第一梯隊搶佔用戶市場,

爆發期則呈現共用單車井噴的趨勢。共用單車的大量出現和智慧手機的大量普及有很大關係,但是也帶來了許多社會問題。比如說環境污染、交通擁堵等。當然,隨著共用單車產業鏈的不斷完善,其服務品質也會越來越好,一些社會問題也會逐漸得到解決。

目前,共用單車的用戶覆蓋率也越來越高,其中主要以男性、青年人為主,這些主要群體將會再次推動共用單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