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投融界專訪劉天星:大眾消費走向“私人定制”,新穎旅遊開拓市場

投融界訊 近日,國家旅遊局發佈的《2016中國旅遊投資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旅遊業實際完成投資12997億元,同比增長29%,比第三產業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分別高18個百分點和21個百分點。全國旅遊投資繼續保持逆勢上揚的態勢,

成為社會投資熱點和最具潛力的投資領域。

旅遊產業作為全球公認的朝陽產業,我們國家對旅遊產業也一直比較支持,但旅遊行業發展至今,國內存在一些“結構性的不完整”。對於社會的特殊階層,旅遊市場沒有明顯的針對不同消費群體的業務發展,比如精英階層,他們的時間、消費能力和習慣有自身的特點,而市場中沒有足夠的產品能滿足他們的消費需求。

日前,投融界專訪了陝西蓮花山狩獵場專案的負責人劉天星。

參與型專案,從大眾走向小眾

據投融界瞭解,劉天星大學畢業後,就開始和同學做起旅行社。在經營過程中,他們多方面探索業務的發展,做過文化傳播公司,

同時遇到了蓮花山狩獵場這個項目。憑藉多年的經驗,團隊發現這個項目很有特點,因此創立旅遊開發公司開展這個專案。相比于傳統的旅遊行業,蓮花山狩獵場項目有兩大顯著的特點:

一、傳統旅遊多屬於觀光類,如自然觀光、歷史觀光;狩獵場則屬於純參與型項目,國內還比較缺乏。狩獵是一項技能,參與者採取合適自己的方式參加活動,挑戰自我,得到領悟和提高,促使其反復的、長期的參與消費,

這種參與式消費型的旅遊目的地比較符合精英階層的消費需求。

二、觀光類旅遊對消費群體沒有特殊限制,人流量多寡直接導致利潤的多寡,是大眾消費,比如華山、兵馬俑;狩獵場專案則受到資源瓶頸限制,做不了大量的客流,是個小眾專案。

對於資源限制的原因,劉天星解釋道:“首先,狩獵用的槍支批復率是很有限的,不能支撐大規模業務,

目前我們得到批復的數量是81支,這在2017年有過批復的已經是最多的了。其次,目前全世界野生動植物保護力度非常大,已經批復的獵場雖然肯定是滿足國家相應政策和動植物保護要求,但過度的狩獵也會使資源枯竭,從科學、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本身做不起來很大規模”。

行業壁壘高競爭小,開啟旅遊產品“私人定制”

劉天星認為,小眾旅遊項目的發展有其自身的優勢,規模小,

單體消費量卻很大。他介紹,參加狩獵活動,需要三大基礎條件:一、很高的相關素質,包括槍支使用技能、安全意識等;二、對自然的理解,真正的獵者是有選擇的獵殺,不會濫殺;三、身體力行的活動,由於具備一定的危險性,因此裝備必不可少。也就是說,狩獵專案的真正參與者,需要有時間、需求、閱歷、經濟基礎作為後盾。

另外,狩獵場項目行業壁壘高且競爭壓力小,他提到,狩獵專案需要佔用大量森林資源,還需要與國家動植物保護不能衝突,並符合其他多項條件,就算產業很好,滿足條件的地方本身不多,何況國家槍支管理很嚴格,所以壁壘很高。從市場供需看,小眾專案的會員量是確定的,而隨著經濟的發展,滿足條件的消費者不在少數,行業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因此競爭壓力很小。

經過十餘年的思考和摸索,劉天星表示,項目的整體經營思路已經完善,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綜合靶場,通過靶場開放式一到兩年的運營,讓市場自然的選擇出本身對狩獵項目感興趣的會員,為主營項目(狩獵場)打造空間。這個階段可以看作是開業的前奏,以積累到匹配的會員為目的,因為雖然大家對狩獵項目不陌生,但是大多數人的狩獵素質難以達到,比如槍支使用,安全意識等等,需要有一段培訓的時間。

第二階段主營項目(狩獵項目及配套產業)及基礎設施(餐飲酒店娛樂)的完善,這一階段的狩獵項目將採用會員制,以消費群體先到位,基礎設施後到位的模式經營,即針對有相當消費能力和消費需求的會員,可以由會員自己來提要求,盡可能達到定制的狀態。

第三階段重點打造文化產業,最終目標是通過狩獵場的基礎設施和主營項目,打造成以參與型為主,以文化展示平臺為靈魂的文化基地。狩獵活動自古就存在,現在遺留著很多狩獵的工具、典故、文字等,這個背景下,文化平臺非常容易打造,將來的狩獵活動是在整個文化形式和文化流程襯托下的活動。

“高中低”模式搭配,滿足多層次消費需求

雖然狩獵項目受限於資源,開放的客戶群體有限,但為延長產業鏈和收益狀態,專案還發展與狩獵配套的專案,比如馬術、體驗類的狩獵活動等,同時也會設計適合各種群體的其他專案,如生態農業觀光、主題餐廳等,旨在打造集“休閒度假+商務交流+體驗式旅遊“於一體的旅遊目的地。

劉天星強調,不管是狩獵項目還是餐飲住宿等其他設施,“高中低”搭配的消費結構將貫穿於每個部分,既適合普通大眾,也滿足更深沉次的消費需求。

該項目總投資3500多萬元,已投入2300萬元,此次融資1500萬元,主要用於一期專案基礎設施完善、設備採購及開業準備金。鑒於多年旅行社經驗,劉天星覺得客流來源壓力很小,將主要從嫁接旅行社、自媒體平臺的運營以及與特定單位進行長期合作三方面入手積累會員。

他預測,通過一期靶場的經營,如彈藥的消耗、服務費、培訓費、餐飲住宿費的收入,三年利潤可覆蓋融資成本。被問及專案風險情況時,他說,風險主要分為行業風險和經營風險,旅遊行業前景看好,且項目投入主要為固定資產,具有很強的增值、保值性,不存在根本性風險。

最後談及項目融資進展,劉天星笑言,專案已和多個投資方交流,正在持續進行中,希望能與上海、深圳等有更多相關資源的投資方對接。

還需要與國家動植物保護不能衝突,並符合其他多項條件,就算產業很好,滿足條件的地方本身不多,何況國家槍支管理很嚴格,所以壁壘很高。從市場供需看,小眾專案的會員量是確定的,而隨著經濟的發展,滿足條件的消費者不在少數,行業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因此競爭壓力很小。

經過十餘年的思考和摸索,劉天星表示,項目的整體經營思路已經完善,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綜合靶場,通過靶場開放式一到兩年的運營,讓市場自然的選擇出本身對狩獵項目感興趣的會員,為主營項目(狩獵場)打造空間。這個階段可以看作是開業的前奏,以積累到匹配的會員為目的,因為雖然大家對狩獵項目不陌生,但是大多數人的狩獵素質難以達到,比如槍支使用,安全意識等等,需要有一段培訓的時間。

第二階段主營項目(狩獵項目及配套產業)及基礎設施(餐飲酒店娛樂)的完善,這一階段的狩獵項目將採用會員制,以消費群體先到位,基礎設施後到位的模式經營,即針對有相當消費能力和消費需求的會員,可以由會員自己來提要求,盡可能達到定制的狀態。

第三階段重點打造文化產業,最終目標是通過狩獵場的基礎設施和主營項目,打造成以參與型為主,以文化展示平臺為靈魂的文化基地。狩獵活動自古就存在,現在遺留著很多狩獵的工具、典故、文字等,這個背景下,文化平臺非常容易打造,將來的狩獵活動是在整個文化形式和文化流程襯托下的活動。

“高中低”模式搭配,滿足多層次消費需求

雖然狩獵項目受限於資源,開放的客戶群體有限,但為延長產業鏈和收益狀態,專案還發展與狩獵配套的專案,比如馬術、體驗類的狩獵活動等,同時也會設計適合各種群體的其他專案,如生態農業觀光、主題餐廳等,旨在打造集“休閒度假+商務交流+體驗式旅遊“於一體的旅遊目的地。

劉天星強調,不管是狩獵項目還是餐飲住宿等其他設施,“高中低”搭配的消費結構將貫穿於每個部分,既適合普通大眾,也滿足更深沉次的消費需求。

該項目總投資3500多萬元,已投入2300萬元,此次融資1500萬元,主要用於一期專案基礎設施完善、設備採購及開業準備金。鑒於多年旅行社經驗,劉天星覺得客流來源壓力很小,將主要從嫁接旅行社、自媒體平臺的運營以及與特定單位進行長期合作三方面入手積累會員。

他預測,通過一期靶場的經營,如彈藥的消耗、服務費、培訓費、餐飲住宿費的收入,三年利潤可覆蓋融資成本。被問及專案風險情況時,他說,風險主要分為行業風險和經營風險,旅遊行業前景看好,且項目投入主要為固定資產,具有很強的增值、保值性,不存在根本性風險。

最後談及項目融資進展,劉天星笑言,專案已和多個投資方交流,正在持續進行中,希望能與上海、深圳等有更多相關資源的投資方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