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宋朝最後一戰敗給漢人降將,丞相背著小皇帝蹈海殉國

宋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輝煌的時代,經濟文化空前繁榮,史學家陳寅恪曾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宋朝共曆18帝320年,最後被蒙元滅亡。

繁榮的宋朝

雖然滅亡告終,但也不輸英雄氣節。宋元戰爭從1235年爆發,到 1279年宋室覆亡,延續近50年。關係到最後存亡的崖山之戰更是空前慘烈。

崖山海戰

元朝加緊滅宋步伐,在廣東和江西二省交界處抗元的文天祥,被張弘范在海豐縣的五坡嶺生擒,標誌著宋朝陸地的抗元勢力最後覆滅。

南宋流亡朝廷逃到海上,一場事關南宋流亡朝廷生死存亡的海戰已是一觸即發。

1279年忽必烈派漢人降將張弘范為統帥,意圖最後殲滅南宋殘兵。當時南宋號稱有二十萬兵甲,實際上據統計有十余萬屬於文官,後宮和一些跟隨逃難的百姓,南宋有兩千餘艘戰船。參戰的元朝軍隊有2萬精兵(漢軍1.9萬,蒙軍0.1萬)。南宋統帥張世傑為防止士兵逃跑,燒毀所有陸地上的宮殿、房屋、據點,

決心背水一戰。並把船隻用繩索連在一起,一字排開,小皇帝的龍舟在中間,戰船吸取火燒赤壁的教訓,全都塗滿泥巴。此時南宋士氣低落,淡水也缺乏,猶如浮沉在海上的雨打萍。張弘範命人封鎖海岸,斷絕宋軍取水砍柴的通道。宋軍只能飲用海水,嘔吐不止。

崖山海戰示意圖

二月六日,張弘范為全殲宋軍,決定棄用火炮,改用兵士近身強攻。用布遮住埋下伏兵的船樓,在箭雨中緩慢接近宋軍戰船,靠近後突然撤去圍布登上宋軍戰船,結果宋軍大敗。張世傑斬斷繩索領十六艘戰艦突圍出去。丞相陸秀夫背著小皇帝被元軍圍住,只好仰天長歎,跳海赴死。隨行的軍民相繼跳海殉國,一時,十餘萬人浮屍海面!慘烈無比。

楊太后聽說小皇帝趙昺死訊後,也自盡身亡。

統帥張世傑逃出後,尋找宋室後人,意圖收拾殘兵再舉,卻不幸遭遇暴風雨溺水身亡,

宋朝至此滅亡。今天崖山海水依然起伏著,似乎向世人昭示了一個民族寧死不降,寧死不屈的大無畏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