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對話大咖|寶寶總愛生病,提高免疫力你做對了嗎?

孩子需要藥物和膳食補充劑嗎?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單獨的任何食品或者補品都不能增強免疫力。市場上絕大多數的膳食補充劑尚無明確的醫學研究證明可以增強免疫力。

對於藥物和膳食補充劑,每個國家的管理是不一樣的。歐美等發達國家生產的產品,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有效和無害。甚至補充過多還會對孩子身體造成負面影響。比如:大量補鐵、補鈣都會影響人體對於鋅的吸收,而過多得補鋅會影響人體對於其他營養元素的吸收。

第一部分是油鹽糖類,家長應該少讓孩子吃脂肪、鹽、糖含量高的速食和零食。比如炸雞、薯片、汽水和其他含糖的果汁等。並不是說完全不吃,只是要減少供應的分量和次數。要注意,不要把垃圾食品當作是獎勵,這樣會加強孩子對這些食物的喜愛程度。家裡做飯以清淡為主,三歲以內不用刻意添加鹽。

第二部分是牛奶、優酪乳、乳酪,還包括高鈣的豆奶豆腐等含鈣量豐富的食物。

兩歲以上的就是可以給孩子喝高鈣的豆奶或者低脂奶。五歲以後可以喝脫脂奶。減少攝取過多的脂肪。一般不需要給孩子喝配方奶,因為含糖量比較高。每天兩杯。360~480毫升的牛奶就可以提供孩子所需的鈣。如果經常吃如乳酪優酪乳,綠葉蔬菜豆腐等含鈣量高的食物,可以適當減少乳製品的攝入量。

第三部分是肉魚蛋及其代替品,包括幹豆類,

果仁,種子,還有一些黃豆製品,比如豆腐。這些蛋白質、鐵豐富的食物每天75~150g,過多的肉會使孩子攝入過多的脂肪和膽固醇,從而增加孩子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第四部分是蔬菜類和水果類。這些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抗氧化物和膳食纖維。每天至少要吃一碗半的熟蔬菜,水果每天一份,一個柳丁或者一個蘋果的量。

第五部分是穀物類,這部分提供身體所需的大部分能量。

建議大家給孩子多吃全穀物的食品。比如紅米飯代替白米飯,給孩子用全麥麵包來代替白麵包。讓孩子多吃燕麥等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的食物,既可以增加飽腹感也有助於孩子的大便通暢,預防腸道疾病。主食一般一天需要吃一碗半到三碗,一碗250~300ml。

第六部分是飲品,每天給孩子喝四到五杯包括清水、奶、還有湯。用於補充孩子身體所流失的水分。如果運動量增加、天氣熱或者乾燥的時候應該適當多喝水。

清水是最好的選擇,避免讓孩子喝茶咖啡以及其他含咖啡因的飲品。 果汁應該少喝,直接吃水果會更營養。

除了吃之外,規律的運動也非常重要。運動可以促進孩子的肢體的發育,促進大腦發育,保護視力。從香港衛生署的宣傳圖中可以看出,以2-6歲孩子為例,日常生活所需體能運動和高強度的體能運動,每天累計至少三個小時。其中日常生活的體能運動包括爬樓梯,收拾玩具,公園玩耍散步等。高強度的體能訓練活動包括有氧運動,騎車,跑步,伸展運動拉筋熱身等;肌肉強化運動:攀爬、健身球,集體活動:跳舞、小型球類運動,踢足球,羽毛球等。

大型的體力活動也很重要,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帶孩子去一些具有遊樂設施場所或是上體能訓練課。或者和社區的小孩子一起玩耍。對於還不會走路的孩子,在家多趴多爬,就是很好的運動,再適當出去曬曬太陽。家長不要怕孩子累,老抱著不利於孩子運動。

孩子需要藥物和膳食補充劑嗎?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單獨的任何食品或者補品都不能增強免疫力。市場上絕大多數的膳食補充劑尚無明確的醫學研究證明可以增強免疫力。

對於藥物和膳食補充劑,每個國家的管理是不一樣的。歐美等發達國家生產的產品,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有效和無害。甚至補充過多還會對孩子身體造成負面影響。比如:大量補鐵、補鈣都會影響人體對於鋅的吸收,而過多得補鋅會影響人體對於其他營養元素的吸收。

怎麼給孩子健康的飲食?

所以我們需要給孩子提供營養豐富並且均衡的食物。圖為香港衛生署制定的兒童健康飲食金字塔。以二到五歲的孩子為例。

第一部分是油鹽糖類,家長應該少讓孩子吃脂肪、鹽、糖含量高的速食和零食。比如炸雞、薯片、汽水和其他含糖的果汁等。並不是說完全不吃,只是要減少供應的分量和次數。要注意,不要把垃圾食品當作是獎勵,這樣會加強孩子對這些食物的喜愛程度。家裡做飯以清淡為主,三歲以內不用刻意添加鹽。

第二部分是牛奶、優酪乳、乳酪,還包括高鈣的豆奶豆腐等含鈣量豐富的食物。兩歲以上的就是可以給孩子喝高鈣的豆奶或者低脂奶。五歲以後可以喝脫脂奶。減少攝取過多的脂肪。一般不需要給孩子喝配方奶,因為含糖量比較高。每天兩杯。360~480毫升的牛奶就可以提供孩子所需的鈣。如果經常吃如乳酪優酪乳,綠葉蔬菜豆腐等含鈣量高的食物,可以適當減少乳製品的攝入量。

第三部分是肉魚蛋及其代替品,包括幹豆類,果仁,種子,還有一些黃豆製品,比如豆腐。這些蛋白質、鐵豐富的食物每天75~150g,過多的肉會使孩子攝入過多的脂肪和膽固醇,從而增加孩子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第四部分是蔬菜類和水果類。這些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抗氧化物和膳食纖維。每天至少要吃一碗半的熟蔬菜,水果每天一份,一個柳丁或者一個蘋果的量。

第五部分是穀物類,這部分提供身體所需的大部分能量。建議大家給孩子多吃全穀物的食品。比如紅米飯代替白米飯,給孩子用全麥麵包來代替白麵包。讓孩子多吃燕麥等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的食物,既可以增加飽腹感也有助於孩子的大便通暢,預防腸道疾病。主食一般一天需要吃一碗半到三碗,一碗250~300ml。

第六部分是飲品,每天給孩子喝四到五杯包括清水、奶、還有湯。用於補充孩子身體所流失的水分。如果運動量增加、天氣熱或者乾燥的時候應該適當多喝水。清水是最好的選擇,避免讓孩子喝茶咖啡以及其他含咖啡因的飲品。 果汁應該少喝,直接吃水果會更營養。

運動增強免疫力

除了吃之外,規律的運動也非常重要。運動可以促進孩子的肢體的發育,促進大腦發育,保護視力。從香港衛生署的宣傳圖中可以看出,以2-6歲孩子為例,日常生活所需體能運動和高強度的體能運動,每天累計至少三個小時。其中日常生活的體能運動包括爬樓梯,收拾玩具,公園玩耍散步等。高強度的體能訓練活動包括有氧運動,騎車,跑步,伸展運動拉筋熱身等;肌肉強化運動:攀爬、健身球,集體活動:跳舞、小型球類運動,踢足球,羽毛球等。

大型的體力活動也很重要,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帶孩子去一些具有遊樂設施場所或是上體能訓練課。或者和社區的小孩子一起玩耍。對於還不會走路的孩子,在家多趴多爬,就是很好的運動,再適當出去曬曬太陽。家長不要怕孩子累,老抱著不利於孩子運動。

睡好身體好

孩子的睡眠也不容忽視,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的專家根據大多數人的睡眠需求給出了睡眠建議:

0~3歲建議14~17個小時

4~11歲推薦12~15小時

11~15歲最好10~13個小時

隨著孩子年齡增長,睡眠時間變短,家長也不要孩子想多玩就多玩,要讓孩子晚上有一個規律的睡眠。

我們建議夜間的睡眠時間是7~8點,小寶寶可以再早一點,大寶寶可以稍微晚一點,最晚不過9點, 缺乏睡眠會導致孩子的免疫力下降。

其他因素

除此之外,也要讓孩子保持好心情。持續的壓力與焦慮會讓孩子的免疫力下降,這些壞情緒會影響食欲與睡眠,從而間接影響孩子的免疫力。

舉例來說,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剛上幼稚園時容易生病,這就是跟孩子的心理有關:因為沒有爸媽的陪伴而感到焦慮,甚至有的孩子會出現厭食或者暴飲暴食的現象。很多生活上的變化比如搬家、回老家、換學校等會增加孩子的壓力和焦慮 導致免疫力下降,從而容易生病。在這種情況下,家長需要給予孩子更多的愛護,不要因為孩子表現不乖就失去耐性,責難甚至打罵孩子。給孩子一個適應的過程,家長要耐心的和孩子多溝通,聆聽孩子的真實的想法,平時多擁抱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這樣子有利於孩子儘快調整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情,從而提升免疫力。

按時接種疫苗。提前利用人體的免疫系統形成防禦機制,建立對特定的疾病的抗感染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母乳餵養可以將母親的免疫球蛋白及免疫因數提供給孩子。一般建議喂到2歲及以上。這是非常有效的提升孩子免疫力的方式。

以2-6歲孩子為例,日常生活所需體能運動和高強度的體能運動,每天累計至少三個小時。其中日常生活的體能運動包括爬樓梯,收拾玩具,公園玩耍散步等。高強度的體能訓練活動包括有氧運動,騎車,跑步,伸展運動拉筋熱身等;肌肉強化運動:攀爬、健身球,集體活動:跳舞、小型球類運動,踢足球,羽毛球等。

大型的體力活動也很重要,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帶孩子去一些具有遊樂設施場所或是上體能訓練課。或者和社區的小孩子一起玩耍。對於還不會走路的孩子,在家多趴多爬,就是很好的運動,再適當出去曬曬太陽。家長不要怕孩子累,老抱著不利於孩子運動。

孩子需要藥物和膳食補充劑嗎?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單獨的任何食品或者補品都不能增強免疫力。市場上絕大多數的膳食補充劑尚無明確的醫學研究證明可以增強免疫力。

對於藥物和膳食補充劑,每個國家的管理是不一樣的。歐美等發達國家生產的產品,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有效和無害。甚至補充過多還會對孩子身體造成負面影響。比如:大量補鐵、補鈣都會影響人體對於鋅的吸收,而過多得補鋅會影響人體對於其他營養元素的吸收。

怎麼給孩子健康的飲食?

所以我們需要給孩子提供營養豐富並且均衡的食物。圖為香港衛生署制定的兒童健康飲食金字塔。以二到五歲的孩子為例。

第一部分是油鹽糖類,家長應該少讓孩子吃脂肪、鹽、糖含量高的速食和零食。比如炸雞、薯片、汽水和其他含糖的果汁等。並不是說完全不吃,只是要減少供應的分量和次數。要注意,不要把垃圾食品當作是獎勵,這樣會加強孩子對這些食物的喜愛程度。家裡做飯以清淡為主,三歲以內不用刻意添加鹽。

第二部分是牛奶、優酪乳、乳酪,還包括高鈣的豆奶豆腐等含鈣量豐富的食物。兩歲以上的就是可以給孩子喝高鈣的豆奶或者低脂奶。五歲以後可以喝脫脂奶。減少攝取過多的脂肪。一般不需要給孩子喝配方奶,因為含糖量比較高。每天兩杯。360~480毫升的牛奶就可以提供孩子所需的鈣。如果經常吃如乳酪優酪乳,綠葉蔬菜豆腐等含鈣量高的食物,可以適當減少乳製品的攝入量。

第三部分是肉魚蛋及其代替品,包括幹豆類,果仁,種子,還有一些黃豆製品,比如豆腐。這些蛋白質、鐵豐富的食物每天75~150g,過多的肉會使孩子攝入過多的脂肪和膽固醇,從而增加孩子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第四部分是蔬菜類和水果類。這些含有多種礦物質、維生素、抗氧化物和膳食纖維。每天至少要吃一碗半的熟蔬菜,水果每天一份,一個柳丁或者一個蘋果的量。

第五部分是穀物類,這部分提供身體所需的大部分能量。建議大家給孩子多吃全穀物的食品。比如紅米飯代替白米飯,給孩子用全麥麵包來代替白麵包。讓孩子多吃燕麥等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的食物,既可以增加飽腹感也有助於孩子的大便通暢,預防腸道疾病。主食一般一天需要吃一碗半到三碗,一碗250~300ml。

第六部分是飲品,每天給孩子喝四到五杯包括清水、奶、還有湯。用於補充孩子身體所流失的水分。如果運動量增加、天氣熱或者乾燥的時候應該適當多喝水。清水是最好的選擇,避免讓孩子喝茶咖啡以及其他含咖啡因的飲品。 果汁應該少喝,直接吃水果會更營養。

運動增強免疫力

除了吃之外,規律的運動也非常重要。運動可以促進孩子的肢體的發育,促進大腦發育,保護視力。從香港衛生署的宣傳圖中可以看出,以2-6歲孩子為例,日常生活所需體能運動和高強度的體能運動,每天累計至少三個小時。其中日常生活的體能運動包括爬樓梯,收拾玩具,公園玩耍散步等。高強度的體能訓練活動包括有氧運動,騎車,跑步,伸展運動拉筋熱身等;肌肉強化運動:攀爬、健身球,集體活動:跳舞、小型球類運動,踢足球,羽毛球等。

大型的體力活動也很重要,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帶孩子去一些具有遊樂設施場所或是上體能訓練課。或者和社區的小孩子一起玩耍。對於還不會走路的孩子,在家多趴多爬,就是很好的運動,再適當出去曬曬太陽。家長不要怕孩子累,老抱著不利於孩子運動。

睡好身體好

孩子的睡眠也不容忽視,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的專家根據大多數人的睡眠需求給出了睡眠建議:

0~3歲建議14~17個小時

4~11歲推薦12~15小時

11~15歲最好10~13個小時

隨著孩子年齡增長,睡眠時間變短,家長也不要孩子想多玩就多玩,要讓孩子晚上有一個規律的睡眠。

我們建議夜間的睡眠時間是7~8點,小寶寶可以再早一點,大寶寶可以稍微晚一點,最晚不過9點, 缺乏睡眠會導致孩子的免疫力下降。

其他因素

除此之外,也要讓孩子保持好心情。持續的壓力與焦慮會讓孩子的免疫力下降,這些壞情緒會影響食欲與睡眠,從而間接影響孩子的免疫力。

舉例來說,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剛上幼稚園時容易生病,這就是跟孩子的心理有關:因為沒有爸媽的陪伴而感到焦慮,甚至有的孩子會出現厭食或者暴飲暴食的現象。很多生活上的變化比如搬家、回老家、換學校等會增加孩子的壓力和焦慮 導致免疫力下降,從而容易生病。在這種情況下,家長需要給予孩子更多的愛護,不要因為孩子表現不乖就失去耐性,責難甚至打罵孩子。給孩子一個適應的過程,家長要耐心的和孩子多溝通,聆聽孩子的真實的想法,平時多擁抱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這樣子有利於孩子儘快調整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情,從而提升免疫力。

按時接種疫苗。提前利用人體的免疫系統形成防禦機制,建立對特定的疾病的抗感染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母乳餵養可以將母親的免疫球蛋白及免疫因數提供給孩子。一般建議喂到2歲及以上。這是非常有效的提升孩子免疫力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