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索尼新財年戰略發佈,未來將推出哪些黑科技?

索尼未來將推出哪些黑科技?回到技術原點後怎樣推動企業的進一步成長?5月23日,索尼集團召開2017財年企業戰略發佈會。其中頗多資訊值得研讀。

2017年目標:第2次跨越5000億日元利潤大關

3年一個腳印,平井一夫自2012年接過索尼帥印後,利用第一個中期戰略(2012-2014)完成了企業架構改革。2015-2017,平井一夫制訂了“創造利潤並為增長而投資”的戰略目標。

2017財年是平井一夫第二個企業中期戰略的最後一年,索尼集團提出了股本收益率10%、營業利潤5000億日元的目標。

這一目標能否實現,既關係著第二個平井中期計畫能否順利收關,也關係著索尼能否在歷史上第二次跨越5000億日元利潤的大關(第一次是在1997年)。

據說,參與發佈會的媒體驚奇發現新聞稿只有一頁紙!除了再次重申2017財年股本收益率10%、營業利潤5000億日元的不可撼動之外,

關於未來索尼的發展方向就只有一句話:索尼下一步戰略將聚焦如何可持續產出高額利潤並成為一家不斷創造新價值的企業!

但更多資訊可以通過平井一夫現場的PPT發現。對此,我們也針對性梳理了4個主要的疑慮。

疑問之一:實現5000億日元利潤目標容易嗎?

此前經過不斷的強化,從投資界、媒體到索粉,其實已經對5000億日元這個利潤目標耳熟能詳,

包括《華爾街日報》和《日本經濟新聞》在內的國際媒體覺得,索尼這一目標簡直就是唾手可得。

因為只需計算一個簡單的加減法:2016財年,索尼的營業利潤雖然只是2887億日元,但熊本地震、索尼影視商譽減值以及電池和照相模組業務的調整一共減少了近3000億日元利潤,如果把這些一次性因素加上是多少?

可以仔細看下這張圖,其中對2017財年的目標做了詳細的分解。

疑問之二:回到技術原點如何刺激消費電子業務?

索尼的復興以及中期目標的實現,歸根結底還是要依靠索尼賴以起家的電子業務。

在平井一夫的第一個中期計畫中,他就堅決提出要“回到技術原點”、“重煥創始人精神”。即便在企業架構改革的艱危時刻,索尼的研發經費也保持在每年40-50億美元的水準。

如今,也正是電子業務通過黑科技的涅槃完成了第二個中期計畫中“創造利潤”這一首要目標。

且看索尼2017年的財務預期:

作為索尼擁有垂直整合優勢的數碼影像業務,將繼續通過影像感測器、影像處理器及鏡頭優勢,打造索尼在專業高端微單與鏡頭領域的優勢,不斷鞏固這一可迴圈創造利潤的業務模式;

“技術流”則成為索尼家族娛樂及音訊業務的新標籤,無論是Z9D還是OLED A1,索尼都重新成為主導電視音質畫質技術發展的風向標。曾連續虧損過十年的電視業務,不僅早被移出“特護病房”,更成為穩定的利潤貢獻者。

索尼音訊產品借“高解析度音訊”技術和對“情景使用”的深刻理解,正成為索尼增長最快的業務之一。

現在索尼的消費電子業務張嘴閉嘴都說的“三個最好”,就是說的電視、數碼和音訊這三大門類,不僅產品在業內最好,業務結構也處於歷史最好水準。

疑問之三:索尼感測器將抓住哪些領域新機會?

電子元器件業務的強勢回歸是索尼此次戰略發佈的一大亮點。過去兩年,索尼的電子元器件業務不時受到照相模組資產減值、電池設備折舊等負面消費的困擾,連續兩年都沒能再現2014財年利潤過千億的情景。2016財年,平井果斷調整照相模組的生產規模,將力量集中于高端影像感測器的研發之上,同時將電池業務轉讓給村田製作所。

此次發佈會上透露了索尼影像感測器業務的幾大發力重點:在移動設備影像感測器領域,抓住雙鏡頭帶來的市場機會,迅速推進前置攝像頭的高圖元化,引領視頻拍攝功能;除智慧手機以外,開拓在運動攝像機、工廠自動化、安防、360度VR拍攝以及互聯網汽車領域的廣闊商機。

在面向分析師的會議上,索尼進一步透露了相關資訊:一方面加強技術研發,將圖元過程和感測器性能的提高視作加強市場競爭力的源泉。高信噪比、高速幀率、HDR/LED頻閃抑制、偏振感測器、全域快門以及高速識別,這些都是索尼為整個產業帶來的技術革新。

另一方面,索尼致力於開發下一代感測器,通過加速車用感測器、偏振感測器以及三層堆疊式感測器的開發,力求使來自索尼的感測器在更多領域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可能光說這些名詞你還沒有概念,舉例來說,因為反光和眩光帶來照片上的光斑、成像不通透等問題,通常做法是用偏振隔柵安裝在片上透鏡與表面保護玻璃之間消除反光,與成像模組是獨立開來的。而偏振感測器就可以將偏振片集成到背照式CMOS之中,也就是片上透鏡和圖元層之間,在保證抗反光和眩光性能不變的前提下,讓整個相機模組的組成更加簡單,同時厚度更薄,成本也更低。不管是手機還是相機,如果有這樣的功能,當然會帶來增值。

疑問之四:其他支柱性業務收入來自哪些領域?

除電子、元器件以外,遊戲、音樂和金融業務,已經被平井一夫譽為2017財年目標實現的幾大支柱型業務。下面3張圖代表了這3項業務的願景。

這三項業務,仔細分析,其實很大程度上都已實現了“可迴圈創造利潤”的“平井模式”,遊戲軟體銷售已經超過硬體,音樂線上和數位銷售已經日趨穩定,金融保險則是做客戶一輩子的生意。

值得注意的是,索尼在VR、AI和機器人方面的佈局和考量,並沒有出現在這次號稱戰略級的發佈會上。VR、AI和機器人雖然是世界級的創業創新熱點,但從系統變現的角度考慮,這些領域要走上大規模收入之路還遠著呢。

天虎科技 曙馳

打造索尼在專業高端微單與鏡頭領域的優勢,不斷鞏固這一可迴圈創造利潤的業務模式;

“技術流”則成為索尼家族娛樂及音訊業務的新標籤,無論是Z9D還是OLED A1,索尼都重新成為主導電視音質畫質技術發展的風向標。曾連續虧損過十年的電視業務,不僅早被移出“特護病房”,更成為穩定的利潤貢獻者。

索尼音訊產品借“高解析度音訊”技術和對“情景使用”的深刻理解,正成為索尼增長最快的業務之一。

現在索尼的消費電子業務張嘴閉嘴都說的“三個最好”,就是說的電視、數碼和音訊這三大門類,不僅產品在業內最好,業務結構也處於歷史最好水準。

疑問之三:索尼感測器將抓住哪些領域新機會?

電子元器件業務的強勢回歸是索尼此次戰略發佈的一大亮點。過去兩年,索尼的電子元器件業務不時受到照相模組資產減值、電池設備折舊等負面消費的困擾,連續兩年都沒能再現2014財年利潤過千億的情景。2016財年,平井果斷調整照相模組的生產規模,將力量集中于高端影像感測器的研發之上,同時將電池業務轉讓給村田製作所。

此次發佈會上透露了索尼影像感測器業務的幾大發力重點:在移動設備影像感測器領域,抓住雙鏡頭帶來的市場機會,迅速推進前置攝像頭的高圖元化,引領視頻拍攝功能;除智慧手機以外,開拓在運動攝像機、工廠自動化、安防、360度VR拍攝以及互聯網汽車領域的廣闊商機。

在面向分析師的會議上,索尼進一步透露了相關資訊:一方面加強技術研發,將圖元過程和感測器性能的提高視作加強市場競爭力的源泉。高信噪比、高速幀率、HDR/LED頻閃抑制、偏振感測器、全域快門以及高速識別,這些都是索尼為整個產業帶來的技術革新。

另一方面,索尼致力於開發下一代感測器,通過加速車用感測器、偏振感測器以及三層堆疊式感測器的開發,力求使來自索尼的感測器在更多領域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可能光說這些名詞你還沒有概念,舉例來說,因為反光和眩光帶來照片上的光斑、成像不通透等問題,通常做法是用偏振隔柵安裝在片上透鏡與表面保護玻璃之間消除反光,與成像模組是獨立開來的。而偏振感測器就可以將偏振片集成到背照式CMOS之中,也就是片上透鏡和圖元層之間,在保證抗反光和眩光性能不變的前提下,讓整個相機模組的組成更加簡單,同時厚度更薄,成本也更低。不管是手機還是相機,如果有這樣的功能,當然會帶來增值。

疑問之四:其他支柱性業務收入來自哪些領域?

除電子、元器件以外,遊戲、音樂和金融業務,已經被平井一夫譽為2017財年目標實現的幾大支柱型業務。下面3張圖代表了這3項業務的願景。

這三項業務,仔細分析,其實很大程度上都已實現了“可迴圈創造利潤”的“平井模式”,遊戲軟體銷售已經超過硬體,音樂線上和數位銷售已經日趨穩定,金融保險則是做客戶一輩子的生意。

值得注意的是,索尼在VR、AI和機器人方面的佈局和考量,並沒有出現在這次號稱戰略級的發佈會上。VR、AI和機器人雖然是世界級的創業創新熱點,但從系統變現的角度考慮,這些領域要走上大規模收入之路還遠著呢。

天虎科技 曙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