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全球最大體育媒體ESPN大裁員,擁有9000萬訂戶又如何?

ESPN(Entertainment and Sports Programming Network),是全球最大的體育媒體。目前,ESPN國際已經可以在全球147個國家收看,其母公司是迪士尼。作為全球最大體育媒體公司,坐擁超9000萬訂戶的它今日竟然因為天價版權費用而裁員近100位?

近日,體育版塊的新聞真不是一個多字了得,前有樂視體育先後喪失中超、亞冠、歐冠等獨家版權,現有全球最大體育媒體ESPN面臨天價體育版權而狠心裁員近100位的新聞。不少知名的媒體對ESPN裁員事件表示震驚、無法理解。

據悉,ESPN大量裁員的主要原因在於體育版權的成本幾乎從28億美元翻倍到47億,其次在於線上電視付費訂戶斷崖式的減少,近5年來損失的訂戶將近1000萬,平均每年收入減少2億美元。

此次ENSP裁員的也是一些年薪百萬美元的名嘴、NBA跟隊記者等,此番裁員似乎表示了ESPN的決心。

據業內人士反映,ESPN雖然目前依然擁有超9000萬訂戶,但是這個數字每天都在減少。原因在於人們不再願意付費在電視上觀看節目,而願意繼續付費觀看體育節目的消費人群則是看著ESPN成長的中年人,消費人群十分有限。眾所周知,現在主體的消費人群是80後、90後,這些人群更習慣在手機上分享碎片化體育內容,

主要在Facebook、Twitter等管道上去觀看,因此ESPN的訂戶逐日在減少。同時ESPN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曾經改變過電視節目的內容,增加了不少的談話節目、政治話題、家常等,此舉也一度引起了中年消費群體的反感不適。終究,在天價版權的版權費用的壓力下,收支的天秤不再平衡,ESPN被迫裁員降低成本。

用戶習慣的改變,代表著傳統行業將進行一番優勝劣汰的比賽。若能實現快速轉型,興許企業還有餘地,但一成不變的經營模式終究會被市場所遺棄。當下,互聯網的用戶在全球高達25億人次,主體人群大多也是年輕人,他們喜歡利用碎片的時間去觀看、留意體育版塊的新聞。比如某個平臺推出一個專題。

用了主持人伴隨式的專業解讀配以多個頭部賽事的錦集畫面,觀眾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享受到多場比賽的精華片段。同時也省去了他們的時間,也不用花費在付費電視節目上去觀看。反而這樣的平臺,消費人群給他們帶來的付費觀看、廣告行銷、遊戲運營等多方面也遠遠超過了體育版權費用,關鍵在於新媒體平臺的付費觀看價格比電視節目的還要低,而且方便快捷、節約時間。

因此,傳統體育媒體行業極速轉型已成為它們必備的功課。與此同時,我們看到國內的例子,樂視體育雖然也作為一個實行移動化、數位化的企業,但因內部原因前後喪失了中超、亞冠、歐冠等在中國的獨家版權,後來被蘇寧PPTV所接下,坐擁眾多體育賽事獨家版權的蘇寧,也將在中國的市場上大展身手。而與蘇寧有得一拼的則是騰訊,騰訊的優勢在於其強大的平臺和海量用戶。自從騰訊與NBA合作拿下NBA版權後,騰訊獨播NBA賽事給它帶來的諸如廣告行銷的收入也遠遠超過版權費用。因此,騰訊與蘇寧在體育市場上的戰爭,似乎又是吃瓜群眾的福利了。

小七有話說:無論是體育版塊、音樂版塊或是影視版塊的版權,獨家版權往往是決定某個平臺、網站直接虜獲整個市場、消費人群的關鍵因素。在坐擁市場的前提下,無論是傳統行業還是新型移動化、數位化的平臺網站,只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地改善運營模式,這將會給企業帶來可觀的收入。ESPN此次大幅度的裁員機制,急求轉型的例子也值得國內的傳統行業去學習,只有跟上了時代的腳步,才有機會分到一羹粥!

也將在中國的市場上大展身手。而與蘇寧有得一拼的則是騰訊,騰訊的優勢在於其強大的平臺和海量用戶。自從騰訊與NBA合作拿下NBA版權後,騰訊獨播NBA賽事給它帶來的諸如廣告行銷的收入也遠遠超過版權費用。因此,騰訊與蘇寧在體育市場上的戰爭,似乎又是吃瓜群眾的福利了。

小七有話說:無論是體育版塊、音樂版塊或是影視版塊的版權,獨家版權往往是決定某個平臺、網站直接虜獲整個市場、消費人群的關鍵因素。在坐擁市場的前提下,無論是傳統行業還是新型移動化、數位化的平臺網站,只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地改善運營模式,這將會給企業帶來可觀的收入。ESPN此次大幅度的裁員機制,急求轉型的例子也值得國內的傳統行業去學習,只有跟上了時代的腳步,才有機會分到一羹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