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萬曆十五年的蝴蝶效應,讓明王朝不可避免走到終點

《明實錄神宗實錄》卷之一百九十二記載了一段不起眼的小事,西元1587年,明帝國萬曆十五年,遼東巡撫顧養謙在明帝國政府OA系統上發了一封內部郵件給總理申時行,說我發現最近遼東有匪患,

必須清剿,以便保持我大明的太平。結果開原道參政王緘不聽號令,擅自把剿匪改成了安撫,縱容匪患勢力擴大,反覆其詞貽禍邊疆,建議朝廷對王緘重加議處。

被參的這位參政王緘回了一份帖子,說這事是有原因的,在我們開原這個地方,

屬於邊疆,軍人要升遷只能靠軍功,所以有些武將就會濫殺無辜,把那些少數民族平民的頭砍下來冒充匪患,其他將領都還好,就遼東總兵李成梁最愛生事,經常殺良冒功,我是怕他激化民族矛盾,引發大規模戰爭,所以才改剿為撫。

王緘的帖子引起京中監察官的同情,他們反過來參劾遼東巡撫顧養謙。

偏偏當時執政的總理申時行是個和事佬,建議萬曆皇帝對此事冷處理,

這兩個帖子就當沒看見,不對任何一方的意見發表看法,也不對任何一方作出處理。

這本是歷史長河中非常不起眼的一件小事,過去了就過去了。只不過,某些改變歷史命運的關鍵事件往往都發端於某些被忽略的事情裡。

亞馬遜雨林一隻蝴蝶翅膀偶爾振動,

也許兩周後就會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蝴蝶效應在這次的事件中發生了作用,顧養謙帖子中提到的這個匪患名叫努爾哈赤。

而王開原道參政王緘回帖裡特別點名批評的總兵李成梁,和努爾哈赤家族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早在西元1557年,還是上一任主席嘉靖當值時,努爾哈赤的外祖父王杲偷襲撫順,殺死守備彭文洙,大肆進行劫掠,

之後的交戰中還殺死明朝數十位官員,就已經和明帝國結下了梁子。西元1575年,明帝國萬曆三年,李成梁率軍攻打建州,王杲被擒,磔於北京。

王杲死後,王杲的兒子阿台、阿海繼續招兵買馬和明帝國作對。西元1583年,明帝國萬曆十一年,李成梁殺死阿海後,又把阿台圍困在古勒城,打了兩天沒打下來,破城之後進行了屠殺。

在這場屠殺中,有父子兩人剛好當時在古勒城裡,這父子倆的名字分別叫覺昌安和塔克世,只不過,這兩位的姓都是愛新覺羅,也就是努爾哈赤的爺爺和父親。

據史料記載,當時覺昌安和塔克世是建州左衛的首領,屬於親近明朝的女真部落首領之一,在古勒城是想勸降阿台來著,結果被明軍誤殺,所以努爾哈赤才開始造反。

王緘帖子裡之所以特意點名李成梁,也就是因為這一段公案,因此王緘認為,建州左衛本來是明帝國的偽軍,卻被李成梁屠城誤傷導致反叛,所以他想以安撫為主,讓努爾哈赤重新歸順明帝國。

當然,後來的結局歷史已經給出了答案。以當時明帝國的軍事實力,把隱患消匿於無形還是可以做到的,不過明王朝這架龐大的機器在運轉了200多年後自己內部產生了許多的問題,導致三十二年後薩爾滸戰役的潰敗,也終於讓龐大的帝國再也無法繼續苟延殘喘,走向覆滅的終點。

王緘帖子裡之所以特意點名李成梁,也就是因為這一段公案,因此王緘認為,建州左衛本來是明帝國的偽軍,卻被李成梁屠城誤傷導致反叛,所以他想以安撫為主,讓努爾哈赤重新歸順明帝國。

當然,後來的結局歷史已經給出了答案。以當時明帝國的軍事實力,把隱患消匿於無形還是可以做到的,不過明王朝這架龐大的機器在運轉了200多年後自己內部產生了許多的問題,導致三十二年後薩爾滸戰役的潰敗,也終於讓龐大的帝國再也無法繼續苟延殘喘,走向覆滅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