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日本、泰國也要吃粽子?來看看外國的粽子什麼樣

午節源遠流長,漢文化影響深遠。端午節快到了,粽子文化普及日又來啦!

對於吃貨們來說,對每一個節日的記憶都是用食物來承載的。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冬至來了北方吃餃子、南方吃羊肉、臘八來了要喝粥......節日裡不吃點標誌性食物就沒了過節的味道。

在中國傳統的節日裡,端午節算的吃法真是五花八門,同樣都叫粽子,只在國內至少可以分出十來個派系,除此之外,日本、韓國、緬甸、印尼、泰國、新加坡......這些國家的粽子也是各具地方特色呢!

北京粽子

作為北方粽子的代表,也是最多的人都熟知的味道。個頭較大,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多是紅棗、豆沙餡的,也有果脯餡兒的。

四川粽子

無辣不歡的四川人怎麼會放過糯米粽子呢?雖然四川人不是只吃麻辣粽子,

但麻、辣、鮮、香真真是地道的川味粽子。

山東粽子

山東粽子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用的不是一般的糯米,而是黃米,夾個紅棗,蘸上白糖。

海南粽子

海南粽子在外觀上就和其他地方的粽子不太一樣,它由芭蕉葉包成方錐形,一個粽子就有1斤重。糯米中有鹹蛋黃、叉燒肉、臘肉等,熱粽剝開,先有芭蕉和糯米的清香,後有肉、蛋的濃香。定安肉粽最是好吃。

嘉興粽子

浙江嘉興粽子歷史悠久聞名華夏,

嘉興粽子為長方形,有鮮肉、豆沙、八寶、雞肉粽等品種。

雲南粽子

雲南粽子以竹筒棕為特色,用新鮮的金竹、香竹、薄竹、甜竹的竹筒為容器,用寬大的蕉葉、粽粑葉封口。竹的甘甜、葉的清香和糯米的軟膩融在一起,唇齒留香。

閩南粽子

閩南粽子的特別之處在於它的蘸料,廈門、泉州的燒肉粽、堿粽皆馳名海內外,吃時蘸調蒜泥、芥辣、紅辣醬等多樣作料,香甜嫩滑,油潤不膩。

日本粽子

日本的粽子是奈良時代之後從中國傳入的,最初粽子只在皇宮中舉行端午節儀式時時作為供品,後來才得以普及。日本的粽子皮也是多種多樣,有白茅、竹葉、蒿葉等等。在日本,人們包粽子不是用糯米,而是用磨碎的米粉,其粽子的形狀也與中國的不同,他們習慣于包錐形粽子。

緬甸粽子

緬甸人也愛吃粽子,不過不是與端午節聯繫在一起的。粽子用糯米做主料,用成熟的香蕉和椰蓉作餡兒。

泰國粽子

泰國人包的粽子個頭小如雞蛋,因為是用綠色粽葉包裹,所以蒸熟之後呈淡綠色,色如翠碧,很是清香。

馬上就是端午了,粽子雖然好吃,但不易消化,看看小編有什麼建議吧!

1、趁熱吃:特別是加了油脂,肉和蛋黃等食物的粽子,更要熱了再吃。因為在變冷的時候,澱粉會有回生的現象,使得粽子變硬。

2、不多吃:一次不要吃太多,對於雞蛋大小的粽子,兩三個即可。粽葉的清香,可以緩解早上食欲不振,最好早上當早餐吃。

3、選擇吃:糯米與油膩的食物混在一起,對於消化能力差的人可能會吃了感覺不舒服,所以對於消化不良的人最好選甜口的。

閩南粽子

閩南粽子的特別之處在於它的蘸料,廈門、泉州的燒肉粽、堿粽皆馳名海內外,吃時蘸調蒜泥、芥辣、紅辣醬等多樣作料,香甜嫩滑,油潤不膩。

日本粽子

日本的粽子是奈良時代之後從中國傳入的,最初粽子只在皇宮中舉行端午節儀式時時作為供品,後來才得以普及。日本的粽子皮也是多種多樣,有白茅、竹葉、蒿葉等等。在日本,人們包粽子不是用糯米,而是用磨碎的米粉,其粽子的形狀也與中國的不同,他們習慣于包錐形粽子。

緬甸粽子

緬甸人也愛吃粽子,不過不是與端午節聯繫在一起的。粽子用糯米做主料,用成熟的香蕉和椰蓉作餡兒。

泰國粽子

泰國人包的粽子個頭小如雞蛋,因為是用綠色粽葉包裹,所以蒸熟之後呈淡綠色,色如翠碧,很是清香。

馬上就是端午了,粽子雖然好吃,但不易消化,看看小編有什麼建議吧!

1、趁熱吃:特別是加了油脂,肉和蛋黃等食物的粽子,更要熱了再吃。因為在變冷的時候,澱粉會有回生的現象,使得粽子變硬。

2、不多吃:一次不要吃太多,對於雞蛋大小的粽子,兩三個即可。粽葉的清香,可以緩解早上食欲不振,最好早上當早餐吃。

3、選擇吃:糯米與油膩的食物混在一起,對於消化能力差的人可能會吃了感覺不舒服,所以對於消化不良的人最好選甜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