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韓媒瘋轉的照片告訴你,中國人不高興的後果

近些日子

在各大新聞媒體以及我們的朋友圈中

大家不難看到

薩德事件仍在持續發酵

中國人民在關鍵時刻團結一致

堅決對韓國說

對於此番事件

中國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讓我們來看看

自韓國樂天集團簽署供地協議後

韓國經濟受到了多大的影響

1韓國樂天在中國的地位持續下滑

中國多家超市

已將樂天旗下商品甚至全部韓國產品下架

其它零售門店

如大潤發全國所有門店

目前已經全線下架樂天品牌所有商品

並停止銷售 全部退貨

樂天集團是韓國五大集團之一

世界五百強跨國企業

它在中國的事業佔據其整個版圖的29%

而且

在韓國的樂天免稅店

整體購買額中 70%來自中國消費者

如今

樂天在中國的處境越來越糟糕

對韓國的經濟無疑是巨大的打擊

2韓國文化產業在中國發展受阻

促進文化產品出口

是韓國國家戰略的優先選項之一

中國是“韓流”的最大市場

韓劇韓星被中國觀眾遺棄

將沉重打擊韓國社會的民族自豪感

我們可以發現

網上所有韓國綜藝的2017年新視頻都無法播放

國人們也紛紛抵制韓劇韓星

韓國娛樂文化在我國受到唾棄

因為

我們都知道

國家面前無偶像

3韓國製造業也受到沉重打擊

三星手機等電子產品

和起亞、現代汽車

都是韓國製造業代表性的終端產品

而中國對這兩家來說都是第一大市場

中國市場的利潤占三星總利潤25%

起亞中國區利潤占比10.2%

現代中國區利潤占比19.7%

而今

抵制韓國製造

已經成為中國人的口號

那麼三星和現代

在中國還有什麼發展未來?

4韓國旅遊業更是嚴重受挫

3月3日

國家旅遊局就中國人赴韓旅遊發佈提示:

“提醒中國公民,清醒認識出境旅行風險,慎重選擇旅遊目的地”

韓國曾與日本和泰國等國一樣

是備受中國人歡迎的旅行目的地

2016年,韓國入境外國人為1741.8萬餘人

其中中國遊客人數最多

為826.8萬多人,占47.5%

2017年1月訪問韓國的中國遊客人數達56.5萬人

占訪韓外國人整體的46.3%

中國,構成了韓國旅遊業的半壁江山

據調查公司資本經濟推算

受中國人赴韓旅遊減少影響

2017年韓國的增長率(GDP)

將被壓低0.3個百分點

至此為止

多方面的韓國經濟危機

難道都不夠他們後悔和收手?

讓我們自豪地告訴他們:

如今的中國,強大到什麼地步!

莊嚴地宣告:

中國不是好欺負的!

中國/China

這個熟悉的名字

從一出生就開始跟隨著我們

小青想問問大家

#你眼裡的中國,現在到底有多強大?#

還記得2015年

在習近平主席訪英期間

當中國有望與英國簽訂

承建英國高鐵二號線工程的巨額訂單的消息傳來時

網上很快出現了一個戲擬的笑話

女 王

你們都談了些什麼?

首 相

老佛爺,洋人要來給我們修鐵路了!

網友們不禁感慨,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

早在1885年,紫禁城內

中堂大臣李鴻章也對慈禧說了這句話:

“老佛爺,洋人要來給我們修鐵路了!”

中國的確在一步步前進

科技越來越發達

經濟越來越繁榮

相較於以往

有了更多的底氣與大國的從容

身在世界各地的網友

都曾用自己耳聞目睹的例子

來說明在他們的眼中

中國現在到底有多強大

科技、軍事實力的進步

在科技領域,網友感歎中國當前的“刷榜”,而更可怕的是中國強勁的潛力。

@倚聲

中國現在有多強大?我想現在最強大的地方是人才梯隊,例如長征六號研發團隊平均年齡只有34.5歲。嫦娥一號研發團隊平均年齡30歲,副總指揮34歲,副總設計師37歲,總體主任設計師36歲。這才是中國最強大、最可怕的地方。

長征六號總設計師兼總指揮張衛東(最右)和他的團隊

@妞妞的蜀黍

我在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這邊工作,這裡裝備有全美最快的超級電腦。和實驗室的博後聊天,他說實驗室馬上要配備新的超算設備,目標是超過中國的天河2,成為全球第一。我悠悠地說,幾天前中國的taihulight已經是第一,咱們的設備充其量全球第三。

印度小哥不屑臉故意問,你們晶片哪裡買的。我說中國自己生產的,兩個人同時吼出一句“holy shit!”

他們倆穀歌了一下,指著“神威”問是什麼意思,我說“power of god”,實驗室迷之沉默……

@躍升翻轉

EMRS歐洲材料研究學會,每年春天在法國開三千人的大會,算是歐洲材料和凝聚態物理領域的頂級會議了吧。大會有幾十個分會場,會有評委評每個分會場報告的學生獎。

2012年我第一次去,最後評獎公佈的時候好像一個中國人都沒有。2014年我第二次去,最後評獎的時候差不多1/4的名字一看就是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我有幸也是其中一員。

@李雷

中科院已經連續4年是nature index的頭把交椅了。如今,你想看篇不包含中國人名字的文章,其實挺不容易的。

@胡逗

記得初中時候看著網上yy的航母和四代機對同學說,真希望若干年後能抱著兒子一起看中國航母服役……現在再看看……我連女朋友都還沒有。

文化實力的增強

在文化方面,不少網友都提到了漢語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一隻雪兔

想起參加過的一個學術會議。法國東方語言學院的漢語系系主任,編寫了法國的漢語教材的那位老爺爺,他說,在80年代時,他跟法國人說他是學漢語的,法國人都會很奇怪地問他為什麼,現在,他跟法國人說他是學漢語的,法國人都說“真是太有遠見了”。

@lowgift

我是在國外教漢語的。有一對家長,歐洲人,天天逼著自己幾歲的女兒來我們孔院學漢語,上課考試,不學不行,這小姑娘每次都愁眉苦臉的,說漢語太難了,她媽說不行必須學,因為中國現在發展太快了,你必須學。哈哈哈。

發一張監考的時候偷拍的圖,大家感受一下中東白袍做漢語聽力的畫風。

國際影響力的提升

中國的國際影響,既有漢族等文化軟實力輸出,更依賴於硬實力的建設。許多網友都表示,在貧困的非洲也能得到家的感覺。而韓國電視臺則關注了中國在印度洋沿岸建設港口,保障石油運輸路線。

@綠棕子先生鐘

去年我和小夥伴們去摩洛哥旅行時,一名同伴誤食了山裡的一個毒水果,上吐下瀉將近虛脫,已近不省人事。當時在撒哈拉沙漠深處,帳篷老闆派了一個沙地摩托去接,一路上更是遇到各種當地好心人愛心接力,送到了最近的一家醫院(原諒我當時連地名都念不好)。

從保安,到護士,所有醫護人員看到我們過來了,都熱情地忙前跑後,恨不得拍照合影。病人安置好了,發現原來這裡有中國醫生!原來他們是中國來對口援助的!這個中毒小夥伴被妥善安置,並接受了最好的治療(也就是打吊針,但是一般病人是沒有這個待遇的)。

@維摩詰

上海援助摩洛哥長達40多年。目前,上海在摩洛哥有一支總隊部(首都拉巴特)和八支醫療分隊,分別是賽達特,穆罕默迪亞,舍夫沙萬,塔紮,梅克內斯,本格裡,阿加迪爾,然後就是我們隊,位置最遠的,撒哈拉沙漠旁邊,拉西迪亞。

@猹與大西瓜

肯亞很多樓都是中國公司蓋的,火車、公路、高架的建設基本也被中國人包圓了。肯亞每個大超市都有一個小的中國食品區。

匿名

05年前軍校畢業下海軍基層部隊,一堆千噸以下的破船,天天在家門口兜來蕩去。那時為了四塊錢的航補,想出海想的不行,哪怕再苦再累的巡礁、偵查任務都搶著去。

十來年光景,已執行三批亞丁灣護航任務和多次出訪,足跡遍佈除南北極外世界各個角落,趕上南美的狂歡節、吃過東南亞的美食街、看過非洲人披著獸皮跳舞、見識了穆斯林齋月滿大街的蕭條、詫異於經濟危機下的雅典人在街頭一杯咖啡喝一天。

現在只想回家喝碗鴨血粉絲,鴨肝鴨腸double。

@TayouEissuo

感受一下韓國KBS電視臺拍攝的《Super China》紀錄片。

工程領域的中國奇跡

到底有多少事情是中國工程師才能做到的?網友們紛紛舉了例子。

@李良

全美最長的懸索橋Verrazano-Narrows Bridge要刻上Made in China的烙印。因為紐約的大都會交通局根本找不出一家美國企業有這樣的經驗和產量來生產滿足維修這座吊橋所需的鋼鐵,同時還保證工期不會延誤。我剛好住在海邊,經常沿著這座橋瞎溜達。

@曾少賢

國外有一個專門收羅世界上最高橋樑的網站,在世界上前100座最高的橋樑中,有85座橋樑是中國建造的。

中國武漢,工程師花費90分鐘,把17,000噸的橋樑旋轉,將它和其他道路連接到了一起。為了不影響鐵路的正常運行,橋樑的主體選擇在旁邊建設好,再旋轉合併。在旋轉的過程中,鐵路依舊正常運行,沒有受到絲毫的影響。

@桃子胃痙攣

哈哈,給大家看一頂帽子。

強大的技術改變了祖國面貌

中國工程師在世界各地創造了一個個奇跡,也用技術改變了祖國的面貌。抗洪、修路、通電纜……在受災受難的地方,在偏遠落後的角落,都能感受到中國的強大。

匿名

2016年的汛情比1998年還嚴峻,堤壩上卻不再是當年的解放軍。沒有戰士肩挑手扛,也沒有成排的子弟兵站在洪水裡堵決口。取而代之的是各種機械施工設備,現場幾乎看不到太多的人員。

有人問,人都去哪兒了?一位網友的回答得到了最多的轉發:“其實還是有人的,都在焊鋼筋籠,裝沙包,修車,給老百姓休整魚塘,排水,測繪,做飯,加油,衛生防疫,衛星通訊……”

@冬青語

16年夏在雲南迪慶,我有幸結識了一位真正有著赤子之心的人,一位藏民,斯那定珠。

13歲那年,他連漢語都說不了幾句,卻因為對外面世界和公路的渴望,花四天四夜走出了他的家鄉巴拉村。從此他開始闖蕩中國,下海經商,三十多歲時已是一位資產數千萬的成功商人。他回到了家鄉,投入自己的一切為家鄉修了一條多五十多公里的公路,還建了巴拉格宗國家公園,發展旅遊。路通了,電也通了,公園開張了,他的身家卻從三四千萬變成了負債八億。但他改變了自己家鄉一千三百多年來的一切。

他是改革開放後最早一批下海的,也因此積累了後來回饋家鄉的財富,所以足以體現一種發展。

斯那定珠在香格里拉大峽谷內仰望遠方

@翟棟棟

我父親以前是一名戍邊軍人,在雲南的某個偏僻的大山裡,翻過幾個山頭就是越南。貧窮,只有一所希望小學,部隊的家屬在做老師。艱苦,飲用水裡永遠一股消毒粉的味道,泛著白。偏遠,動不動就停電,一停電晚上就只能打手電點蠟燭。

就是這麼一個地方,我爸呆了快20年。後來轉業退休,今年八一,戰友組織回去聚會。我爸可高興了,一路上不停的朋友圈,曬照片。前兩天我幫他買了流量,怕他發圖太猛不夠用。於是今天就問他要不要買。

我爸說:

不用,這裡有wifi。

@彭振烈

我家鄉是離縣城都30多公里的小山村。

端午回家看到了這個:

@熊熊

本人某製造業銷售,傳統製造業,現在一家民營企業中國500強,該行業內公司排名國內TOP5。做什麼的呢?線材,對,沒錯,銅加皮的線材,市場上隨處可見,小到家裝基建,大到上天入海的軍事裝備都離不開的線材。

早在1992年前,國內的通信設備用線是沒有阻燃性能的,一旦起火,就順著電線蔓延,燒個透。通信阻燃耐火軟線纜依靠進口日本的,價格貴,週期長,很是憋屈;後來公司和上海研究所的專家一起研發了國內第一根通信用阻燃軟電纜,從此填補國內空白,產品供不應求,老闆也淘到第一桶金。隨後的20幾年,我們公司注重研發,現在神七上,珠峰的信號塔上都有我們公司的線,更是huawei的全球線纜類合作夥伴。

小小電纜行業,折射出的是祖國強大的縮影。

你是什麼樣,中國就是什麼樣

網友的回答雖多,也多不過

每個中國人都在為“中國到底有多強大”交出的答卷

也許我們不是英勇的中國軍人

沒有足夠的力量上陣殺敵

但是

請所有青年同胞 以及廣大祖國群眾

都能做一個明辨是非 善惡分明 熱愛祖國的人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 魯迅

2017年

又是一個百年

中國人依舊屹立在世界民族之巔

在四大文明古國中

古希臘、古巴比倫、古埃及

都消失在歷史塵埃中

如今 只有我們中國依舊強盛

依靠的 就是我們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永無止境的奮鬥 和永不屈服的信念

願我中華永立於世界民族之巔

一位中國老人在海關翻找護照,韓國女海關尖酸的問:你來過首爾?

老頭兒:來過一次。

女海關:怎麼不知道提前拿護照?

老頭兒:我上次來沒檢查護照。

女海關:不可能!中國人來韓國都要檢查護照!你上次來是什麼時候?

——《抗美援朝》

當年

我們的祖先在韓國無所畏懼

今天的我們,也無需畏懼!

很好 很硬氣

即便天崩地裂

我大中國也在所不惜

神聖的民族尊嚴不可侵犯!

請挺直胸膛

鑄就我大中華的脊樑

韓國曾與日本和泰國等國一樣

是備受中國人歡迎的旅行目的地

2016年,韓國入境外國人為1741.8萬餘人

其中中國遊客人數最多

為826.8萬多人,占47.5%

2017年1月訪問韓國的中國遊客人數達56.5萬人

占訪韓外國人整體的46.3%

中國,構成了韓國旅遊業的半壁江山

據調查公司資本經濟推算

受中國人赴韓旅遊減少影響

2017年韓國的增長率(GDP)

將被壓低0.3個百分點

至此為止

多方面的韓國經濟危機

難道都不夠他們後悔和收手?

讓我們自豪地告訴他們:

如今的中國,強大到什麼地步!

莊嚴地宣告:

中國不是好欺負的!

中國/China

這個熟悉的名字

從一出生就開始跟隨著我們

小青想問問大家

#你眼裡的中國,現在到底有多強大?#

還記得2015年

在習近平主席訪英期間

當中國有望與英國簽訂

承建英國高鐵二號線工程的巨額訂單的消息傳來時

網上很快出現了一個戲擬的笑話

女 王

你們都談了些什麼?

首 相

老佛爺,洋人要來給我們修鐵路了!

網友們不禁感慨,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

早在1885年,紫禁城內

中堂大臣李鴻章也對慈禧說了這句話:

“老佛爺,洋人要來給我們修鐵路了!”

中國的確在一步步前進

科技越來越發達

經濟越來越繁榮

相較於以往

有了更多的底氣與大國的從容

身在世界各地的網友

都曾用自己耳聞目睹的例子

來說明在他們的眼中

中國現在到底有多強大

科技、軍事實力的進步

在科技領域,網友感歎中國當前的“刷榜”,而更可怕的是中國強勁的潛力。

@倚聲

中國現在有多強大?我想現在最強大的地方是人才梯隊,例如長征六號研發團隊平均年齡只有34.5歲。嫦娥一號研發團隊平均年齡30歲,副總指揮34歲,副總設計師37歲,總體主任設計師36歲。這才是中國最強大、最可怕的地方。

長征六號總設計師兼總指揮張衛東(最右)和他的團隊

@妞妞的蜀黍

我在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這邊工作,這裡裝備有全美最快的超級電腦。和實驗室的博後聊天,他說實驗室馬上要配備新的超算設備,目標是超過中國的天河2,成為全球第一。我悠悠地說,幾天前中國的taihulight已經是第一,咱們的設備充其量全球第三。

印度小哥不屑臉故意問,你們晶片哪裡買的。我說中國自己生產的,兩個人同時吼出一句“holy shit!”

他們倆穀歌了一下,指著“神威”問是什麼意思,我說“power of god”,實驗室迷之沉默……

@躍升翻轉

EMRS歐洲材料研究學會,每年春天在法國開三千人的大會,算是歐洲材料和凝聚態物理領域的頂級會議了吧。大會有幾十個分會場,會有評委評每個分會場報告的學生獎。

2012年我第一次去,最後評獎公佈的時候好像一個中國人都沒有。2014年我第二次去,最後評獎的時候差不多1/4的名字一看就是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我有幸也是其中一員。

@李雷

中科院已經連續4年是nature index的頭把交椅了。如今,你想看篇不包含中國人名字的文章,其實挺不容易的。

@胡逗

記得初中時候看著網上yy的航母和四代機對同學說,真希望若干年後能抱著兒子一起看中國航母服役……現在再看看……我連女朋友都還沒有。

文化實力的增強

在文化方面,不少網友都提到了漢語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一隻雪兔

想起參加過的一個學術會議。法國東方語言學院的漢語系系主任,編寫了法國的漢語教材的那位老爺爺,他說,在80年代時,他跟法國人說他是學漢語的,法國人都會很奇怪地問他為什麼,現在,他跟法國人說他是學漢語的,法國人都說“真是太有遠見了”。

@lowgift

我是在國外教漢語的。有一對家長,歐洲人,天天逼著自己幾歲的女兒來我們孔院學漢語,上課考試,不學不行,這小姑娘每次都愁眉苦臉的,說漢語太難了,她媽說不行必須學,因為中國現在發展太快了,你必須學。哈哈哈。

發一張監考的時候偷拍的圖,大家感受一下中東白袍做漢語聽力的畫風。

國際影響力的提升

中國的國際影響,既有漢族等文化軟實力輸出,更依賴於硬實力的建設。許多網友都表示,在貧困的非洲也能得到家的感覺。而韓國電視臺則關注了中國在印度洋沿岸建設港口,保障石油運輸路線。

@綠棕子先生鐘

去年我和小夥伴們去摩洛哥旅行時,一名同伴誤食了山裡的一個毒水果,上吐下瀉將近虛脫,已近不省人事。當時在撒哈拉沙漠深處,帳篷老闆派了一個沙地摩托去接,一路上更是遇到各種當地好心人愛心接力,送到了最近的一家醫院(原諒我當時連地名都念不好)。

從保安,到護士,所有醫護人員看到我們過來了,都熱情地忙前跑後,恨不得拍照合影。病人安置好了,發現原來這裡有中國醫生!原來他們是中國來對口援助的!這個中毒小夥伴被妥善安置,並接受了最好的治療(也就是打吊針,但是一般病人是沒有這個待遇的)。

@維摩詰

上海援助摩洛哥長達40多年。目前,上海在摩洛哥有一支總隊部(首都拉巴特)和八支醫療分隊,分別是賽達特,穆罕默迪亞,舍夫沙萬,塔紮,梅克內斯,本格裡,阿加迪爾,然後就是我們隊,位置最遠的,撒哈拉沙漠旁邊,拉西迪亞。

@猹與大西瓜

肯亞很多樓都是中國公司蓋的,火車、公路、高架的建設基本也被中國人包圓了。肯亞每個大超市都有一個小的中國食品區。

匿名

05年前軍校畢業下海軍基層部隊,一堆千噸以下的破船,天天在家門口兜來蕩去。那時為了四塊錢的航補,想出海想的不行,哪怕再苦再累的巡礁、偵查任務都搶著去。

十來年光景,已執行三批亞丁灣護航任務和多次出訪,足跡遍佈除南北極外世界各個角落,趕上南美的狂歡節、吃過東南亞的美食街、看過非洲人披著獸皮跳舞、見識了穆斯林齋月滿大街的蕭條、詫異於經濟危機下的雅典人在街頭一杯咖啡喝一天。

現在只想回家喝碗鴨血粉絲,鴨肝鴨腸double。

@TayouEissuo

感受一下韓國KBS電視臺拍攝的《Super China》紀錄片。

工程領域的中國奇跡

到底有多少事情是中國工程師才能做到的?網友們紛紛舉了例子。

@李良

全美最長的懸索橋Verrazano-Narrows Bridge要刻上Made in China的烙印。因為紐約的大都會交通局根本找不出一家美國企業有這樣的經驗和產量來生產滿足維修這座吊橋所需的鋼鐵,同時還保證工期不會延誤。我剛好住在海邊,經常沿著這座橋瞎溜達。

@曾少賢

國外有一個專門收羅世界上最高橋樑的網站,在世界上前100座最高的橋樑中,有85座橋樑是中國建造的。

中國武漢,工程師花費90分鐘,把17,000噸的橋樑旋轉,將它和其他道路連接到了一起。為了不影響鐵路的正常運行,橋樑的主體選擇在旁邊建設好,再旋轉合併。在旋轉的過程中,鐵路依舊正常運行,沒有受到絲毫的影響。

@桃子胃痙攣

哈哈,給大家看一頂帽子。

強大的技術改變了祖國面貌

中國工程師在世界各地創造了一個個奇跡,也用技術改變了祖國的面貌。抗洪、修路、通電纜……在受災受難的地方,在偏遠落後的角落,都能感受到中國的強大。

匿名

2016年的汛情比1998年還嚴峻,堤壩上卻不再是當年的解放軍。沒有戰士肩挑手扛,也沒有成排的子弟兵站在洪水裡堵決口。取而代之的是各種機械施工設備,現場幾乎看不到太多的人員。

有人問,人都去哪兒了?一位網友的回答得到了最多的轉發:“其實還是有人的,都在焊鋼筋籠,裝沙包,修車,給老百姓休整魚塘,排水,測繪,做飯,加油,衛生防疫,衛星通訊……”

@冬青語

16年夏在雲南迪慶,我有幸結識了一位真正有著赤子之心的人,一位藏民,斯那定珠。

13歲那年,他連漢語都說不了幾句,卻因為對外面世界和公路的渴望,花四天四夜走出了他的家鄉巴拉村。從此他開始闖蕩中國,下海經商,三十多歲時已是一位資產數千萬的成功商人。他回到了家鄉,投入自己的一切為家鄉修了一條多五十多公里的公路,還建了巴拉格宗國家公園,發展旅遊。路通了,電也通了,公園開張了,他的身家卻從三四千萬變成了負債八億。但他改變了自己家鄉一千三百多年來的一切。

他是改革開放後最早一批下海的,也因此積累了後來回饋家鄉的財富,所以足以體現一種發展。

斯那定珠在香格里拉大峽谷內仰望遠方

@翟棟棟

我父親以前是一名戍邊軍人,在雲南的某個偏僻的大山裡,翻過幾個山頭就是越南。貧窮,只有一所希望小學,部隊的家屬在做老師。艱苦,飲用水裡永遠一股消毒粉的味道,泛著白。偏遠,動不動就停電,一停電晚上就只能打手電點蠟燭。

就是這麼一個地方,我爸呆了快20年。後來轉業退休,今年八一,戰友組織回去聚會。我爸可高興了,一路上不停的朋友圈,曬照片。前兩天我幫他買了流量,怕他發圖太猛不夠用。於是今天就問他要不要買。

我爸說:

不用,這裡有wifi。

@彭振烈

我家鄉是離縣城都30多公里的小山村。

端午回家看到了這個:

@熊熊

本人某製造業銷售,傳統製造業,現在一家民營企業中國500強,該行業內公司排名國內TOP5。做什麼的呢?線材,對,沒錯,銅加皮的線材,市場上隨處可見,小到家裝基建,大到上天入海的軍事裝備都離不開的線材。

早在1992年前,國內的通信設備用線是沒有阻燃性能的,一旦起火,就順著電線蔓延,燒個透。通信阻燃耐火軟線纜依靠進口日本的,價格貴,週期長,很是憋屈;後來公司和上海研究所的專家一起研發了國內第一根通信用阻燃軟電纜,從此填補國內空白,產品供不應求,老闆也淘到第一桶金。隨後的20幾年,我們公司注重研發,現在神七上,珠峰的信號塔上都有我們公司的線,更是huawei的全球線纜類合作夥伴。

小小電纜行業,折射出的是祖國強大的縮影。

你是什麼樣,中國就是什麼樣

網友的回答雖多,也多不過

每個中國人都在為“中國到底有多強大”交出的答卷

也許我們不是英勇的中國軍人

沒有足夠的力量上陣殺敵

但是

請所有青年同胞 以及廣大祖國群眾

都能做一個明辨是非 善惡分明 熱愛祖國的人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 魯迅

2017年

又是一個百年

中國人依舊屹立在世界民族之巔

在四大文明古國中

古希臘、古巴比倫、古埃及

都消失在歷史塵埃中

如今 只有我們中國依舊強盛

依靠的 就是我們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永無止境的奮鬥 和永不屈服的信念

願我中華永立於世界民族之巔

一位中國老人在海關翻找護照,韓國女海關尖酸的問:你來過首爾?

老頭兒:來過一次。

女海關:怎麼不知道提前拿護照?

老頭兒:我上次來沒檢查護照。

女海關:不可能!中國人來韓國都要檢查護照!你上次來是什麼時候?

——《抗美援朝》

當年

我們的祖先在韓國無所畏懼

今天的我們,也無需畏懼!

很好 很硬氣

即便天崩地裂

我大中國也在所不惜

神聖的民族尊嚴不可侵犯!

請挺直胸膛

鑄就我大中華的脊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