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貝加爾湖畔有一支叫布裡亞特人的蒙古部落

蘇武北海(貝加爾湖)牧羊的故事婦孺皆知,它無意間向我們描繪了貝加爾湖的景象:荒草萋萋,杳無人煙。但事實上,貝加爾湖地區風光旖旎,周圍有著眾多的遊牧民族。比如,現在生活在俄羅斯貝加爾湖地區的布裡亞特人的祖先就世世代代遊牧於這一地區。

布裡亞特人在種族上屬於蒙古厄魯特近支,相貌、穿著及居住等與蒙古人類似。布裡亞特人目前有四十多萬,主要分佈在俄羅斯布裡亞特自治共和國,在蒙古國和中國的內蒙古自治區也有少量的布裡亞特人,其中,中國有近8000人,蒙古國有4萬多人。

布裡亞特牧民

布裡亞特人的遠祖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就分佈在貝加爾湖沿岸的居民,其先祖很可能就是古書所說的"扶餘",與“丁零”相鄰,這個時期的布裡亞特人的祖先與蒙古人並無交集。最早提及布裡亞特人的是《蒙古秘史》,成吉思汗的兒子術赤曾經征服過一隻名為"不裡牙惕"的林木中百姓部落,

這便是布裡亞特人的先祖,時間應該是在十三世紀。此後蒙古人逐漸進入這一地區,與當地被征服的居民融合,當地部落逐漸蒙古化,說蒙古語。蒙古人把布裡亞特人所在地區劃歸嶺北行省管轄,這個時期布裡亞特人人口大量增加。到十七世紀,該地區的布裡亞特人又吸收了貝加爾湖西岸的布拉加特人、埃希裡特人、杭戈多爾人與東岸的霍林人等,形成布裡亞特部族。

布裡亞特共和國地圖

十七世紀,沙皇俄國開始了對東北亞地區的侵略擴張,與這一地區的布裡亞特人發生了衝突。1622年,俄國侵略者開始進入貝加爾湖地區,遭到布裡亞特人的激烈反抗。俄國人於1652至1654年間建成尼布楚要塞,才控制住了布裡亞特蒙古地區,

此要塞成了俄國人統治貝加爾湖以東地區的據點。1658年,貝加爾湖北部的布裡亞特人因不滿俄國官員的殘暴統治,一部向南投入喀爾喀蒙古,還有一部分,當清軍在黑龍江以西打敗俄國人時投向中國,被賜名"巴爾虎人",編入八旗,並安置在呼倫貝爾地區。

1727年8月20日,清朝和俄國在波爾河河畔舉行邊界談判,簽訂了《布連斯奇條約》,根據這個條約,布裡亞特人的領土全部劃給俄國。

《布連斯奇條約》的簽訂,不僅使中國永遠的失去了貝加爾湖地區,而且將歷史上統一的蒙古地區劃在了兩個國家,這當然是蒙古民族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貝加爾湖風光

俄國十月革命之後,被紅軍擊潰的一部分白匪殘部竄入布裡亞特地區,盤踞在邊境附近進行垂死抵抗,一時間戰火在布裡亞特地區燃起。部分佈裡亞特人不堪騷擾,與1918年攜家帶口遷入了中國呼倫貝爾境內,後來又遷徙到了呼倫貝爾的錫尼河兩岸。中國政府隨後在錫尼河地區成立了布裡亞特旗,從此,在現代中國境內的蒙古族裡又多了一個布裡亞特蒙古族。

盤踞在邊境附近進行垂死抵抗,一時間戰火在布裡亞特地區燃起。部分佈裡亞特人不堪騷擾,與1918年攜家帶口遷入了中國呼倫貝爾境內,後來又遷徙到了呼倫貝爾的錫尼河兩岸。中國政府隨後在錫尼河地區成立了布裡亞特旗,從此,在現代中國境內的蒙古族裡又多了一個布裡亞特蒙古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