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俄研重型運載火箭載重160噸,中國不甘落後,百噸火箭不久面試

近日美俄接連公佈了新的太空計畫。為增強太空競爭力,俄羅斯總統普京22日提出應增加俄在軌遙感衛星數量,並加快研製超重型運載火箭。而美國雖然小幅下調了航太預算,

但對太空探索的計畫也並未放鬆。

俄羅斯現擁有在軌遙感衛星8顆。普京22日在航太領域發展會議上提出,2020年前俄在軌遙感衛星數量至少要達到15顆,以確保對俄羅斯以及全球的順利觀測。普京說,未來全球遙感資料市場需求將顯著增加,俄在這一領域具有競爭優勢,應充分利用這一優勢,擴大遙感衛星群規模。他還表示,遙感技術對俄羅斯國防安全、經濟建設、社會服務以及公共管理等具有重要意義。

俄國重型運載火箭“安加拉-A5”點火發射

俄羅斯負責國防事務的副總理羅戈津在會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普京要求加快對超重型運載火箭的研製工作。俄超重型火箭計畫2025年後面世,將能用於對月球及其他天體的環繞飛行任務。

俄羅斯國家航太事務集團去年8月宣佈,將研製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160噸的超重型運載火箭。

美國政府22日向國會提交了2018年預算草案,其中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支出為191億美元,下降0.8%。根據這份草案,美國將對行星探測項目投入19億美元,包括對火星和木衛二的探測。另外39億美元或將被用於製造“獵戶座”載人航天器項目。

正在點火的俄重型運載火箭“安加拉-A5”

中國的重型運載火箭已完成深化論證,在目前的設計藍圖中,重型運載火箭箭體直徑近10米,全箭總長近百米,運載能力是現有火箭運載能力的5倍多,完全可以滿足未來載人月球探測、火星取樣返回、太陽系行星探測等多種深空探測任務需求。中國重型運載火箭已完成深化論證,

如果相關工作進展順利,15年內有望實現首飛。重型運載火箭箭體直徑近10米,全箭總長近百米,運載能力是現有火箭運載能力的5倍多,完全可以滿足未來載人月球探測、火星取樣返回、太陽系行星探測等多種深空探測任務需求,保障中國在未來宇宙探索和更大更遠空間的話語權。

“我們計畫通過四五年的時間,突破一系列關鍵技術,為重型運載火箭工程研製打下基礎。

”楊保華說,如果相關工作進展順利,15年內有望實現首飛,這將大幅提升中國自主進入空間的能力。重型運載火箭是指火箭起飛推力在3000噸上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在100噸左右的火箭,主要用於載人登月任務和發射大型深空探測器。

長征5號重型火箭

大國太空軍事博弈靠的是什麼?我們也許會說是空天飛機、洲際導彈、高超音速武器,然而這些並非真正能拉開差距的技術。實際上縱觀人類歷史上的太空探索,我們都要克服一個問題。那就是能把多重多大的物件從地面送到太空軌道上。我們把這個能力稱之為“進入空間的能力”。

大型運載火箭的運力高低就是個硬指標,只有有了足夠大的運力,我們才能把功能更加強大的衛星送入太空軌道為我們的各種需求服務。同時大型火箭也是彰顯國力的最有力的說明。

你對這件事怎麼看?歡迎點擊下方評論按鈕,立刻參與話題討論!

長征5號重型火箭

大國太空軍事博弈靠的是什麼?我們也許會說是空天飛機、洲際導彈、高超音速武器,然而這些並非真正能拉開差距的技術。實際上縱觀人類歷史上的太空探索,我們都要克服一個問題。那就是能把多重多大的物件從地面送到太空軌道上。我們把這個能力稱之為“進入空間的能力”。

大型運載火箭的運力高低就是個硬指標,只有有了足夠大的運力,我們才能把功能更加強大的衛星送入太空軌道為我們的各種需求服務。同時大型火箭也是彰顯國力的最有力的說明。

你對這件事怎麼看?歡迎點擊下方評論按鈕,立刻參與話題討論!